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新華網評:“呼籲醫生漲工資”為何刺耳?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7日 00: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台灣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醫務人員的工資本來就應該比別人高,問題是高多少。我認為應該高5-10倍,這樣醫生才能有尊嚴地活著,醫改才能成功。”昨天,廣東省政協委員、省婦幼保健院副院長王頎這番言論在網絡上引起了爭議。(1月14日東南網)

  “呼籲醫生漲工資”為何刺耳?恐怕很大的原因在於,人們覺得醫生收入越高,患者就醫負擔越沉重。在一個“紅包”與“回扣”儼然已氾濫成顯規則的前提下,憑什麼還要給醫生漲5倍以上的工資?儘管很多醫者會認為,滋生這些醫療亂象,恰恰是因為醫生收入太低惹的禍,因此,漲工資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

  為什麼醫生會有漲工資的要求?或者説,政府為什麼不經常給醫生漲工資?原因並不複雜。在政府財政衛生投入普遍吃緊的當下,管理者會有一種削減辦醫成本的天然動力。在種種的選擇中,維持醫生的待遇及福利可能是阻力最小,也最為容易執行的一種,而且會引來就醫者的支持。這也就是為什麼多數人至今仍留有這樣的印象:醫生收入越高,病人就醫負擔越沉重,就得多掏自己的錢來承擔成本。

  以上問題是怎麼造成的?病根很可能在勞務補償機制上。

  原本從市場規律的角度出發,醫生應該獲得何種待遇,應該由政府按照勞動力成本,比如一名醫生的實際培養成本和他們的醫療資歷來計算。除此以外,還應該從各种醫生崗位中,醫生具體實施診療的時間、技術難度、消耗的體力與腦力、面對的職業風險與壓力等綜合因素,來確定工資收入的高低。但遺憾的是,在現有的勞務標準評判體制下,國內醫生的勞動價值更多體現在能夠創造多少業務收入上。他們時常被當成“業務員”,拿著很低的底薪,然後主要收入由創造多少業務收入、由賣藥賣器械來決定。最後,自然而然製造了經濟對立的醫患關係,患者多失去,醫生才能多獲得。

  這種對立還體現在以下這些方面。從醫療的本質來看,原本應該是“病人越健康,生病越少,住院次數越少,醫生的收益越多”。但在醫生勞務價值被錯誤定義的背景下,出現的卻有可能是相反的怪現象,只有生病的人越多,患病越嚴重,醫生才越受益。最後造成的結果是,醫生們無比熱衷於做發病診治的工作,而不願意做發病預防及管理的工作。在這種錯位的衝動下,疾病發病率得不到有效控制,病人越來越多,醫生提供的醫療服務越來越多,但醫患關係卻有可能朝相反的方向走。

  因此,只有儘快結束這種落後的勞務補償關係,使醫生們的待遇由其實際的勞動力價值來決定,而不是由“創造了多少經濟收入”及“用了多少藥物器械”來決定,如此,醫生的高收入不但不“與民爭利”,反而可能會增加公眾的福利,才有可能令醫改破冰前行,打造醫患雙贏的社會局面。

   

熱詞:

  • 醫生收入
  • 醫生會
  • 漲工資
  • 紅包
  • 回扣
  • 病人
  • 醫患關係
  • 患者
  • 醫改
  • 就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