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新聞調查]鄉村醫生(20110716)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7日 00: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19552709b82f4319a244f0bb7e4d47f2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新聞調查):近幾年,隨著我國新農合的普及,我國農村的醫療衛生狀況正在逐步改變,但在一些偏遠地區,“看病難、看病貴”仍然是突出的問題。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赤腳醫生曾經是農村醫療的守護人。幾十年後的今天,農村醫療和公共衛生的職責承擔者已經變為鄉村醫生,其中有很多就是當年的赤腳醫生。今天他們雖然已經年老,但仍然繼續在鄉村行醫,那麼他們曾經見證了怎樣的歷史?今天又怎樣給偏遠地區的農民帶去健康?《新聞調查》記者趕赴廣西、河南尋找他們。

  譚良智,69歲,廣西桂林市龍勝縣勒黃村鄉村醫生,行醫40年。高寶林,67歲,河南新鄭市梨河鎮高班莊村鄉村醫生,行醫50年。

  這是廣西桂林市龍勝縣勒黃村,地處廣西北部山區,勒黃村衛生所開在譚良智的家裏。
  記者:這個老屋是哪年建的?
  譚良智(鄉村醫生):68年吧,1968年。
  記者:好多年了,老屋還挺大的。
  譚良智:不見得吧。
  記者:醫療室在什麼地方?
  譚良智:醫療室就在這裡。
  記者:就是這個挂這個牌子的?
  譚良智:對,村級定點醫療機構。
  記者:這個房子是比較新一點。
  譚良智:比較新一點。
  記者:是哪年建的?
  譚良智:是六年前。
  記者:這個房子應該是你們家最好的房子了?
  譚良智:是的,從現在我們自己家來説比較好的。
  記者:比較明亮,然後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我覺得你這個地方這是最有特色的,這個,如果我沒有看到輸液的用具,我是想象不到它是幹什麼用的,從哪撿的?
  譚良智:我們從山上去找,看那些樹,看著比較順心的,我們就把它拿下來。
  記者:正好分了幾個杈是吧?
  譚良智:又不往上,又不往低,正好我們挂上。
  記者:插在這個地方當作一個輸液架。
  譚良智:減少佔用平面的位置。
  記者:床呢?床也是自己做的?
  譚良智:床是自己做的。
  記者:老鄉身上哪不舒服?
  村民:扁桃體發言,喉嚨痛。
  記者:輸液輸了多長時間了?
  村民:兩三天了。
  記者:像這樣一個簡陋的木床就當做了病床,包括這個,從山上撿下來的樹杈就當做了輸液用的支架,可能無論怎麼想象,你都無法把這個地方和我們印象中的醫務室、診所聯絡在一起。只有這個牌子,村級定點醫療機構説明了它的身份,而這兩間病房也是譚良智家最好的房子了。

  解説:這是河南省新鄭市梨河鎮高班莊村,地處平原,離新鄭市不遠,高班莊村衛生所以前開在高寶林家裏,2006年由中國紅十字會基金會和新鄭市共同出資,在村裏修建了醫療條件比較好的衛生所。
  高寶林(鄉村醫生):這是全部我們村一千多口人都在這裡邊,每個村民組的村民(健康)檔案都在這裡邊。
  記者:能拿一個我們翻一翻?
  高寶林:可以。
  記者:從哪一年開始建的(健康)檔案?
  高寶林: 2004年建的。這就是一戶,裏邊包括戶主,另外他的配偶,另外他的兒子、媳婦,或者他的孫子、孫女都在這裡邊,這是一個戶的。
  記者:就可以起到一個跟蹤檢查。
  高寶林:對,就是這個意思。

  解説:為農民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的鄉村醫生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叫赤腳醫生。

  解説:這是上個世紀70年代拍攝的一部反映赤腳醫生生活的故事片,在當時經濟落後,缺醫少藥的廣大農村,赤腳醫生最接近基層的老百姓,他們走村串戶,深入田間地頭,及時地為農民解除病痛。譚良智和高寶林當年都在農村做過赤腳醫生。
  譚良智:1972年就正式行醫了,這本多少時間。
  記者:我幫你看看。
  譚良智:你看。
  記者:這個證是1979年發的,照片上你還很年輕那時候。你那個時候對赤腳醫生是怎麼理解的?
  譚良智:就是既要做農活又要做醫生。
  高寶林:那時候記工分,當醫生的記工分,那時候生産隊都是記工分,咱們農民下地幹活都是記工分,當醫生也是記工分。
  記者:首先是個農民,然後才是醫生。
  高寶林:對。你主要任務是看病,可是你不看病時候,你照樣得參加生産隊幹活。

  解説:赤腳醫生都來自農民,他們大多數是從農村的優秀知識青年中選拔出來,經過短期的專業知識培訓以及考試以後走上工作崗位。高寶林所在的村莊雖然地處離縣城不遠的平原,但是一個赤腳醫生當時要負責一個大隊、九個自然村、3800人的醫療保健工作。
  高寶林:那個時候出診特別多,那個時候是早晚叫早晚到。
  記者:只要有人喊必須就得去。
  高寶林:隨喊隨到。我那最多的一晚上,那一天我記憶最深刻,那是冬天的時候,下著大雪,那雪下得到膝蓋深,那一晚上我起來11次,那一宿就沒有睡,去完這村去那村。
  記者:那時候像這樣頻繁的出診,找你們看都什麼病啊?
  高寶林:因為覆蓋面積比較大,像農村這條件也比較(差),設施也有限,你這看病一般也是屬於常見病、多發病多一些,像我説的這個冬天的時候,一般這個呼吸道毛病多,感冒比較多。

  解説:譚良智所在的龍勝縣勒黃村村有17個生産組,近2000人,除了靠近國道的個別生産組以外,大多數生産組都位於不通公路的深山裏。六七十年代這裡有白喉、鉤端螺旋體和痢疾等常見病、多發病,嚴重影響著村民的身體健康。
  記者:你們周圍這個村寨在當時那個環境下,老百姓看病有多難?
  譚良智:他們看病都要步行,嚴重的就要抬著走,沒有辦法,沒有交通,沒有車子,都是大山,都要走崎嶇小路。

  解説:沒有赤腳醫生以前,村民們生病只能步行50多裏到縣城裏去看病。
  記者:那個時候最遠的人家如果要去縣城看病,他要走多長時間?
  譚良智:就要走四個鐘頭、五個鐘頭。
  記者:這麼長時間?
  譚良智:要。
  記者:那在那個年代,可能我想象中很多人就會因為路程遙遠、道路不便就耽誤了這個病。
  譚良智:對,耽誤了這個病情,有的就沒有辦法救了。老人家不去(醫院),病重的就在家過世了。
  記者:乾脆就不去看病。
  譚良智:難去,一個是沒有經濟,經濟困難,再一個是路途遠。

  解説:赤腳醫生的出現為經濟困難、交通不便的偏遠地區的老百姓提供了最及時的醫療救助。只要有患者求助,赤腳醫生會第一時間趕到患者身邊為他們解除痛苦。譚良智的家人至今還記得他當年為了給村民治病而冷落了家人。
  譚金榮(譚良智的女兒):我們從小到大的話,感覺我爸就是對別人好,對我們家裏面的人是不太關心的,有那種感覺。
  記者:為什麼覺得對別人好,對你們不好?
  譚金榮:比如別人的小孩病了,他先管別人的小孩,就不管我們,我們同樣的是有病,感冒,他就説來點草藥吃就行了,然後他就走了,一走就是三五天,還沒回來。以前我奶奶還在的時候,我奶奶就是有點怪我爸,就是像我們説的,所以我爸對我們是不關心的,對別人關心,所以在小的時候是這樣子,有這種想法,以後也慢慢長大了,好像對他也慢慢地理解了。

  解説:上個世紀50年代末,廣東省東莞縣的楊屋鄉在我國最早進行了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探索。1965年6月毛澤東提出要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促進了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在全國進一步發展。1977年底,全國有85%的生産大隊都實行的合作醫療,赤腳醫生的人數達到一百五十多萬名。
  記者:具備了什麼樣的資格才能稱得上是一個赤腳醫生,在那個時候?
  譚良智:你要起碼懂一些醫學知識,再有一條就要全心全意,有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心,就是比如你去出診回來,你做完了十個小時,或是八個小時,你回家別人都還來,你一天有時候二十多個小時你都得幹,有時候天亮了,雞叫了你才能睡一下。
  記者:只有親身來到這裡,你才能夠體會到為什麼廣西北部會被人們稱作“十萬大山”,腳下是山,眼前是山,翻過去還是山,層層疊疊一眼望不到邊,也就是這樣的山、這樣的路,從當年的赤腳醫生到現在的鄉村醫生,譚良智一走就是四十年。

  解説:當年做赤腳醫生時,譚良智曾拜師於民間的中草藥醫生,向他們學習採藥、配藥等知識,在以後的行醫過程中,譚良智為了讓經濟困難的老百姓能看得起病,經常上山採藥,利用廉價的中草藥來為他們治病。
  譚良智:虎杖。
  記者:叫什麼?
  譚良智:虎杖。治肝炎的、退燒的。
  記者:得洗一洗?
  譚良智:洗一下。

責任編輯:劉一

熱詞:

  • 新聞調查
  • 鄉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