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守土有責”更要強調農民權利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07日 05: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國際在線 黎明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廣東佛山實現了一個新的政策,因此吸引了很多考察團前去取經,這個新的做法簡而言之就是“農民種地,政府補貼”。我看,媒體管這叫“新政策”並不準確,佛山主要是新在補貼力度和方法上:一是補貼數額較大,按每畝200元到500元不同標準;二是搞“連坐”,一戶出現撂荒或者破壞,全村的補貼就拿不到。

  去年底,國務院隆重舉行全國糧食生産表彰獎勵大會,會上宣佈了糧食總産“八連增”的好消息,同時強調進一步強化糧食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增加農業補貼資金……切實讓重農抓糧者、支農興糧者、務農種糧者政治上有榮譽、經濟上有實惠、工作上有動力。此背景下,佛山經驗似乎適逢其時。

  援引相關調查,佛山做法的效果,主要是80%左右的農民願意種地了,而在補貼政策出臺之前,有55%的村民願意種地,有66%的村幹部希望國家徵用耕地。

  似“糧食安全”這等戰略大事,並非都必須具體落實到每個狹小區域。佛山GDP超5000億元,農民人均耕地卻不到兩分,因而佛山經驗的好處並非表現在本地糧食安全這方面,但從全國範圍來看,它還是具有一定的 “宏觀價值”。

  政府用補貼來把農民吸引回土地,顯然寄託著一些願景。在農民無法融入城市和工商業不可持續高速增長的情況下更是如此。佛山官員的一個思路很有意思,這思路,似乎將農民當作“土地保護神”,農民“守土有責”、“保地有責”,政府現在需要給予農民的只是經濟利益,由此即改變了農民有義務無利益的局面。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農民對土地的感情之深沒得説。而實際上,只要有關部門要拿地,農民不管對土地感情有多深,他都保不住他的地;哪怕農民的土地每年的收穫超過他的打工收入,要被拿走另作他用,一經立項、審批也就拿走了。農民也知道土地是他們祖祖輩輩的保障,也知道他們的土地被賤賣,但這都沒用。

  説眼下之事,種田補貼給多少才合適?佛山每畝約400元左右,但當地農民的希望可能遠遠不止這些。農民“守土有責”,或者説農民要成為國土與耕地的“守護神”、保家護土,其實是個農民權利、國民權利問題。

  農民確實擔負戰略保障任務,他們存在的社會價值,在於“為全社會保底”。糧食安全戰略,出於極端情況可能出現的考慮,這需要往最壞處想,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既然具體操作的種地農民擔負如此重任,那就必須承認他們的戰略地位。誰都不可以吃大苦受大累而白白為全社會擔承重任,也沒有理由讓這個群體永遠低等和貧困。起碼,以低保標準、最低工資標準為參照,應該。

  特別在物流、市場成本高昂的情況下,農業産值比重偏低的地區,更有必要保留一定數量的農田,促進農業增産和農民增收。農業補貼翻番增長,這種國民收入再分配行為,讓非農人口在經濟上受益更大,其實是花小錢辦大事。

  農民要求不高,還因為他們還沒有把賬算完整。例如,土地污染威脅到全社會,其責任在誰,不難得到答案,農民是直接受害者,而治理成本之高昂幾達無望的地步,種田補貼,還談不上這項“戰略開支”。( 黎明)

熱詞:

  • 農民權利
  • 農民增收
  • 糧食安全
  • 守土有責
  • 種地農民
  • 守護神
  • 連坐
  • 新政策
  • 種田
  • 農業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