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央視網 記者:單士兵
今年四月“國五條地方細則”實施以來,政府試圖穩定樓市價格,但開發商應對招數頻出,調控政策面臨考驗。央視網記者通過調查,隱約發現了樓市各方正進行著的激烈博弈。[詳細]
關注孩子營養,是一個文明國家不可繞行的選擇。去年秋天,中國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按每生每天3元的標準,由國家每年投入160多億元中央財政,為試點地區相關學生提供營養膳食補助。然而,營養餐在實踐過程中暴露出種種問題,令人揪心。
最近貴州織金縣小學生吃營養早餐後,疑似食物中毒,把營養餐問題推向了關注高潮。儘管“疑似”這兩個字,為這起事件的性質起著某種遮蔽作用,但是,這起事件暴露出來的營養餐管理亂象,已經足以説明,公眾對營養餐的質量懷疑,絕不是空穴來風。比如,在貴州織金學生營養餐決定供應商的招標會上,來自衛生與工商部門的代表都投了棄權票,但這兩個關鍵部門的棄權票並沒有引起任何人的重視。
這種情形,其實與很多公共管理問題一樣,屬於“有程序,沒正義”。營養餐在實踐過程中,各個環節需要滿足的程序,往往都並不缺失,既有政府公共財政的保證,又有招標流程的規定,還有補助方式的設計,問題是,擺出來了這些流程設計,但在具體執行的細節中,卻又往往呈現出漏洞百齣的尷尬,最後只是流於形式。於是,制度在實踐中被打折,營養餐也不能把營養真正送到學生那裏。
事實上,儘管營養餐上面有了公共政財做保證,到下面,卻還是改變不了遭受雁過拔毛的尷尬。最具代表性的事例,就是此前廣西暴露出學生3元錢的營養改善補助並沒有被“全部吃進肚子裏”,之間還出現了一元差額。當然,當地官方回應,這一塊錢不是利潤,只是被用到了運費、搬運費、汽油費等多項支出中了。如果再往細節深處探詢,還會發現更多的相關懸疑,民意與權力的博弈,也就掉進無休無止的爭議陷阱。
面對太多的“疑似”與“懸疑”,相關責任主體在回應時,總是可以放到大的制度框架下,説起來振振有辭,冠冕堂皇。到最後,只剩下公眾一頭霧水的疑慮,看不到任何主體去承擔責任,眼睜睜地看著營養餐不能真正給予學生營養。中國很多問題,也都是説如此,有制度,有資金,但在執行過程中,卻總是會走偏了。比如,食品安全問題也是如此,有太多的制度規定,但食品安全仍然成為這個時代公眾無法祛除的傷痛了。
從這個意義講,營養餐作為一項善政,不能得到信仰與執行,才是問題本質。一項善政,必須得到真正信仰,才能更好的執行。營養餐維繫著巨大的公益性,也必須得到更為廣泛的認同。當然,現在各地營養餐暴露出來的問題,更多聚焦在執行層面。再舉一些相關事件,比如,在雲南宣威市,某小學給學生提供的麵包是“三無”産品;在青海,竟然還有學校將營養餐補助款用來採購薩其馬等零食。種種情況都説明,營養餐在實踐過程中,很容易成為各個環節的主體眼中的唐僧肉。由於信息不對稱,公眾缺少知情權,也就難以行使監督權,造成相關權力肆無忌憚。
包含著複雜利益博弈的營養餐問題,需要從法制完善、管理監督和資金籌措等等方面來公共承擔。從制度與資金的角度,現在形成共識並不難。問題是,如何改變這項善政在執行過程中出現諸多問題,才是關鍵。面對種種執法不公,權大於法、制度執行難的等等現實困境,面對相關監管體制混亂,很多問題“政出多門、推諉扯皮”的沉疴固疾,營養餐要尋找到一種不被毀損的突圍之路,需要公共管理部門真正沉下心來,厘清思路,最大程度進行信息公開,來還公眾知情權。營養餐也只有充分地被公開透明執行,最後才能把營養真正輸送到迫切需要的孩子那裏。
版權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央視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央視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已經本網(臺)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央視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6月3日清晨,吉林省德惠市一禽業公司發生火災,截至中午12時46分,火災已造成61人死亡,數十位人受傷。據公安部消防局最新消息,該事故是因液氨泄漏引發爆炸。目前被困人員搶救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中。
在樓市專家看來,目前北京出臺的調控新政依然是對過去舊政策的延續,沒有實質性變化,對於市場走勢也很難有突破性影響。未來,政府可能還會依據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對房價進行重新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