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你好,這裡是科技苑。眼下又要到水稻收穫的季節了,令農民頭疼的就是剩下來的秸稈。因為每畝水稻收穫多少糧食,就會剩下多少秸稈。今天我們要向您介紹的水稻秸稈還田腐熟技術,是一項變廢為寶、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好技術。咱們到成都市的雙流縣去看一看。
水稻秸稈還田腐熟技術。這項技術在四川成都的雙流縣推廣的相當不錯。
這裡的農民,家家戶戶都採用這稻田秸稈還田腐熟技術,就是把水稻秸稈灑上催腐劑再還田,促進它們快速地分解成有利於作物生長的營養物質,這項技術看似很簡單,其實這裡面的道道還是挺多的。
先説這還田的時間。在南方的很多地區,晚稻的收割和下一茬作物的種植之間,通常都會有一定的時間間隔。就拿雙流縣來説,水稻收割是在9月下旬,下一茬作物小麥要等到30—40天之後的11月上旬才會播種。因為水稻秸稈還田主要是給下一茬作物提供養料的,所以水稻收穫之後,秸稈就直接放在稻田旁邊的田埂上,要等到下一茬作物播種時再還田,也就説播種和還田是同時進行的。
(字幕)稻田秸稈還田時間:下茬作物播種時
在下茬作物播種和秸稈還田的前七天,先得做一項工作——除草。
(字幕)播種前七天:除草
南方的很多地區10月中下旬到11月初還很暖和,而且雨水充足,所以這收完水稻空下來的地,很容易就會鑽出雜草來,另外,遺留的稻穀顆粒也會迅速發芽出苗。
(採訪)陳站長:收割以後,不管你是人收、人工收割還是機械收割,那麼難免有一部分要丟失,丟在我們土壤田裏頭,那麼有三十多到四十天時間,因為我們這南方,天氣雨水比較多,如果是溫度濕度高了,它就發芽,又出來,我們農民叫話就是説這洋蔥(音譯)…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為了不影響下一茬作物的生長,都得把這些雜草除掉。方法很簡單,每畝用除草劑200克對水20-25公斤噴施。
噴施除草劑之後,還要等上個一兩天的功夫,地裏的雜草就會枯萎死亡了。
(採訪)陳站長:主要是除草劑要到24小時以後,然後這雜草才開始死亡,地裏的雜草枯萎死亡之後,還不能馬上開始播種,因為除草劑揮發還要等上幾天。死亡以後還要等它這個除草劑還有一個揮發過程,還要對這個種子發芽出苗不能有影響,所以一般我們是在五至七天才安全。
5-7天以後,地裏的雜草全部乾枯死亡了,除草劑也揮發乾淨了,才可以做小麥播種和秸稈還田。這兩項工作説起來很簡單,但是要講究一個先後順序,----先播種,後還田,也就是先把小麥種子撒在土壤表面,再在上面覆蓋秸稈。如果把這個順序顛倒過來,就會影響小麥的出苗率。
種子發芽出苗是一件很辛苦的事,需要耗費很多的能量,還需要隨時獲得水分和養料的補給。一般來説,這些補給都是種子的根從土壤裏吸收的。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如果先撒上秸稈再播種,這就等於在種子和土壤之間添了一個夾層,大多數種子就不能直接接觸到土壤了。為了獲得水分和養料,小麥種子就得耗費很多能量,讓它們的根穿過這個秸稈夾層、夠到它下面的土壤。這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有不少種子會堅持不下來,半途死掉。那些最終能夠接觸到土壤、獲得水分和養料補給的種子,也因為耗費了太多的能量,變得體質虛弱,發出的苗很多都會變成弱苗甚至死苗。
如果按照正確的做法先播種後撒秸稈,還能大大降低弱苗和死苗現象。
(採訪)在它分解前起到保墑、起到一種保護種子發芽等等這方面的作用,就是把秸稈的作用給它發揮的最大化。
先把種子撒在地上再蓋上秸稈,種子就直接接觸到了土壤,發芽出苗所需要的養料和水分,隨時都能從土壤裏獲得,渴不著也餓不著。這上面的一層秸稈,像一床被子,起到了保溫和保墑的作用。吃的、喝的、蓋的都不缺,發出來的苗能不壯壯實實的嗎?
(採訪)先撒種子再蓋秸稈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利用秸稈覆蓋,起到保水保土的作用。土壤有機質多了以後,那麼它可以減少土壤對磷素的固定,可以減少養分的損失,它可以起到一種,對土壤養分起到一種緩衝的作用,雙流人以前種小麥,都要對土壤都進行翻耕,然後在把小麥的種子播散到地裏,再用土埋上。翻耕不但繁瑣,而且不利於保護土壤的有機質。用了秸稈還田腐熟技術之後,這樣做不但省了翻耕這道工序,秸稈還起到了就起到了保護種子的作用,而且不翻耕土地,還能減少土壤中的養分揮發,對土壤有機質是個保護。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因為不需要翻耕,種子就直接鋪撒在地表,不過在鋪撒種子的時候,均勻程度是很重要的,這關係到産量。
(採訪)因為不均勻,它是有的地方很密,有的地方很稀。那麼我們田裏面以後的這個小麥的基本苗保證不到,保證不到你就不能得高産。
人工鋪撒種子沒有那麼均勻,那麼怎麼能夠做到不影響小麥的生長和産量呢?陳站長給提供了一個好方法。
(採訪)我們為了保證這個密度要高,保證這個機密度要高,所以我們運作量我們一般是多增加了二至三斤。
小麥種子播種完了之後,還不能馬上覆蓋秸稈。先要施一次肥料。這一遍肥料很關鍵,它不但給種子提供營養,更重要的是避免了秸稈和小苗為了爭氮打架。因為秸稈在分解的時候需要大量的氮,如果不及時加入氮肥的話,秸稈就會和秧苗爭奪土壤中的氮,秧苗氮肥不足,就長不好。
施完肥之後就可以覆蓋秸稈了,在覆蓋秸稈的時候,要儘量覆蓋均勻。覆蓋完秸稈之後,還要噴施催腐劑。催腐劑的作用就是能夠更快的讓秸稈分解。每畝使用10克催腐劑,用20公斤的水來進行勾對。催腐劑要在秸稈還田前24小時就開始勾對,因為這種催腐劑對水之後要經過24小時才可以完全溶解,發揮作用。經過24小時浸泡的催腐劑就可以噴灑在秸稈上了。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經過了除草、播種、施肥、鋪秸稈、施催腐劑,稻田秸稈還田腐熟技術的整個過程就完成了。
還田的水稻秸稈,在小麥的生長前期可以起到增溫保墑、提高出苗率等作用,到了小麥生長的後期,秸稈逐漸被腐熟,緩慢地分解成有機質,會給小麥生長提供足夠的營養,所以使用這項技術,在小麥生長後期就不用另外施肥了。秸稈轉化為了有機肥,也改善了土壤環境。
(採訪)有機質也可以改善土壤中的化學特性。對土壤養分起到一種緩衝的作用,使土壤養分不至於釋放的太快,但是也不至於釋放的太慢,這土壤有機質從這個意義上説就是土壤有機質是衡量土壤肥料的重要的一個指標。
土壤改善了,農作物的産量和品質得到了提升,增加了農民收入,免耕又能節約一部分開支。一季的農作物算下來增收了不少呢。
(採訪)陳站長:因為我們推廣這項技術,減少經費是四十到,八十到一百元,也就是一季要減少經費是四十元到五十元,第二筆帳呢,就是第二筆帳就是增産了,因為我們推廣這項技術,它這個增産幅度一般在百分之三到五之間,第三點還節省勞力,三至五個工又節省了錢,所以這是農民增收了。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秸稈腐熟還田,機耕費每畝一年能節省80—100元;由於土壤有機質增強,水稻每畝增産30—50斤,也就是增收50-80元;另外,這項技術因為操作相對簡單,節省勞動力3—5人,也就是節約200元,這三筆帳加起來,一共能夠增收380元左右。
使用這項技術是省工又省錢,當地的農民的的確確也得到了好的收益。
(採訪)使用這個技術的現在産量要高些。為啥子呢,一個呢,就是秸稈全部變成了肥料,每年都變成了肥料,現在你看,天天吧,到處都鋪滿了草,作物也好了,對土質也好了,對大家老百姓也增收了。起碼是20%以上,多收了,增收了,在原來基礎上使用稻田秸稈還田腐熟技術增産又增收。不過,這項技術有一定的適用條件,您可得記好了。
(採訪)首先在秸稈腐熟過程中需要兩個基本的條件,一個有微生物的存在,第二個得有水分,那麼這樣的話在我國南方地區比較潮濕,有利於保水,也有利於腐熟劑的微生物生長,那麼如果這個技術在北方,特別是不翻耕條件下,那麼這樣因為秸稈上的水分,馬上就會幹掉,所以微生物也沒辦法生長,那麼在北方這個效果就不好。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主持人)這秸稈還田腐熟技術,適合在南方雨水多、比較潮濕的地方推廣,如果乾燥少雨,就不太適用。不過這樣的地區,可以推廣另外一項技術——催腐劑堆肥技術。
秸稈除了還田之外,還可以用來堆肥,做成有機肥料,來替代化肥使用。
秸稈堆肥技術運用的範圍非常的廣,如果説秸稈還田腐熟技術需要水源充足的地區才能適用。秸稈堆肥技術就沒有什麼條件限制了。
(採訪)沒有水源保證地方,我們就採用秸稈使用推肥技術來秸稈還田,輔助還田使用這個技術來解決這個問題,
換句話説,如果當地的氣候比較乾燥,雨水少,就不太適合稻田還田腐熟技術,就適合把秸稈拿來堆肥,做成有機肥來還田。
用秸稈堆肥做肥料,有兩個好處。
一是縮短了秸稈中有機質的分解時間。用秸稈直接還田,有機質的分解速度很慢,差不多相當於一季作物的生長時間,但用秸稈堆肥,只需要一個月左右就能完成分解過程,然後就可以隨時施用到地裏了。
二是在田間施用已經腐熟好的肥料,可以避免秸稈與作物爭氮。
(採訪)如果是新鮮的作物秸稈,施到土壤裏面以後,它還和作物産生了增氮的現象,因為它的分解過程微生物也需要氮素,它再配合一下措施,比如在前需要多補充一些氮肥等等。但是用堆物的方式來還田,那麼它的好處就是縮短了時間,把它降低了秸稈中的碳氮比就不會以作物爭氮。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用秸稈堆出的肥料,不僅不會和作物爭氮,還可以替代其它肥料。
(採訪)我們使這個堆肥的時候就不需要存在這個問題了,反而農作物施肥的情況下,還要減少一定的施肥增長使化肥的用量,來減少。
這堆腐好的秸稈,在糧食、蔬菜等各種農作物上都可以施用,方法也簡單,直接撒在地裏就行了,肥力比起其它的肥料還要好一些。
(採訪)只要有腐熟以後,那就是有機的並且是産生有機食品的最好的肥料。
秸稈堆肥變成有機肥料的好處不少,不過要想堆出好用的有機肥料技術環節也要把握好。
堆肥,挑地兒就很關鍵。這地方不能離田裏太遠,要不用起來不方便,更不能佔用耕地。那麼選什麼樣的地方最合適呢?
(採訪)就是要選擇我們農村這個空閒鉤編戶邊田邊的地方,平臺但是還有一定低窪,但是積水也不能保證濕度,這是選擇條件。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所以堆肥就要找一個離水源近、離田裏近的地方,一般都選擇田地或公路旁邊比較低窪平坦的地方。地方選好了,如何堆肥也是有講究的。要求高度在1-1.5米之間,寬度在1.5-2米左右。堆肥的時候秸稈要分層堆放。
(採訪)它這個這樣的,為啥要分層呢。你這個比方我們使用的碳銨使用尿素它使用輔助劑它就不能均勻的,充分的讓它副減。這是一個原因,第二就是為啥要用碳銨用尿素,因為那個秸稈裏頭含著很多碳源素,因為它秸稈它要碳源素需要氮肥料,這樣它才能充分的副減。這樣加進碳…然後能夠達到副減的這個要求,所以它才能孵減。
這個碳大概這個,因為那個秸稈它含碳元素,而且是出現含碳這種元素,碳素的肥料去…它,然後孵減的這個比例,它才能充分的孵減、腐爛。
為了讓秸稈更好的腐熟,每層的厚度在20厘米左右。每鋪到20厘米左右的時候,就把秸稈儘量踩實。
(採訪)你不把它踩進踩實的話不容易達到57度就不能達到高溫,沒達到高溫就不容易發酵,把秸稈踩實,這樣堆出的秸稈能達到發酵的溫度,而且能夠持續高溫。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把秸稈踩實後澆上清水或是清糞水,讓秸稈充分濕透後灑上尿素,每畝秸稈撒3公斤的尿素。之後就可以直接把催腐劑施用在秸稈上。每畝秸稈施用2公斤的催腐劑。等這道工序做好之後繼續覆蓋秸稈,每隔20厘米左右厚度的時候都按照以上的方法處理一次。堆到1.5米左右高度這個秸稈就堆好了,接下來可以打包了。就是把堆好的秸稈用塑料布像粽子一樣的包裹好,包裹的越緊、越密越好。這樣水分蒸發不出去,能夠保持堆肥裏的溫濕度。堆好的秸稈一般3天后溫度就會自然升溫,達到50℃,秸稈就開始慢慢腐熟了。這個時候農戶還要經常檢查,如果溫度超過57℃,還要及時進行翻堆,讓秸稈能夠均勻受熱腐熟。那麼秸稈需要經過多長時間才能夠完全腐熟使用呢?
(採訪)比方我們南方這個地方,溫度最高的時候就是7—8月份最高,那個時候一般是在1個月以內全部分解完,比方我們現在已經到11月份,我們只有10幾度,據我們多年的實踐經驗,像這種情況下,要達到年開春2月份到3月份氣溫回升溫度高了然後才能徹底腐熟完。
秸稈腐熟的時間是根據當地的氣候和當時的季節溫度決定的。不過用秸稈堆出的有機肥還有保質期呢。
(採訪)因為腐熟的這個有機肥,它的很多養分已經變成了速效養分,比方鉀和氮已經釋放出來了。所以如果存放時間過長,那麼這些養分會遺失的,所以説就是一經腐熟我們提倡馬上要使用。再一個這個有機肥體積也比較大,放在環境裏面對環境也産生一種不利的影響。
今天給您介紹了2種秸稈的利用方法,您只要因地制宜使用好秸稈,掌握好秸稈的各項利用技術,它就不會成為您的累贅,而是你耕田種地的好幫手。
(主持人)沒用的秸稈通過腐熟還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為農作物增産作出貢獻,以上兩項技術,都值得大力推廣。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責編:劉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