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科技苑》欄目,海鮮好吃,養海産品當然也能賺錢。但這只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是,經濟風險大,環境危害也大。今天的節目,就從如何減少海水養殖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入手,介紹海水生態養殖的一些經驗和做法。
人們喜歡用“浩瀚”來形容大海的遼闊和博大。大海的浩瀚不僅在於海洋的面積,而且在於海洋裏豐富的生物。目前已知的海洋生物有21萬種,而專家預計實際的數量大約是210萬種。如此之多的海洋生物在自己的世界裏,共同維護著各物種間的生態平衡。
(採訪)王良輝:小時候下海,小半天就可以抓到魚蝦,讓一家人吃一頓飯都吃不完。
然而,餐桌上的享受,使近海海産品供不應求。於是,人工養殖成為滿足需求的最佳途徑。
福建雲霄的王良輝在海邊長大,打漁摸蝦是經常的事。於是1988年,他加入了人工養殖海産品的行列。
(採訪)王良輝:那時候,養殖氾濫,就是誰想養什麼就上什麼?誰養多少,就養多少,沒有規劃。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海水養殖的興起,豐富了海鮮市場,同時,經濟效益與環境保護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專家認為,海洋環境的退化,給海水養殖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但同時,海水養殖業也是水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採訪)福建省雲霄縣海洋與漁業局工程師方志亮:超容量的養殖,這些必然會造成海水的富營養化,富營養化會造成海區氮磷大量的超標,造成藻類的過多的繁殖,赤潮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由赤潮引發的赤潮毒素比河豚的毒素高20倍,比眼鏡蛇的毒素高80倍,這些毒素可以在魚蝦等動物體內積累,如果一旦被人食用,後果十分嚴重。赤潮的光臨,更是讓生機勃勃的海洋瞬間一片死寂,漁民有種無收。
20多年前,王良輝第一次認識赤潮,20年後,他還是心有餘孽。
那陣子在海區上十幾畝養殖泥蚶和文蛤,眼看著就要收成了,海區出現了赤潮,兩三天都死亡了,海灘上都是白花花的殼子,臭氣熏天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主持人)面對肆虐的“海上赤魔”,人們採取了許多“馴服”它的措施,然而,要想徹底降服“赤魔”,還得從“治本”下手。那就是要加強環保意識、加大環境保護力度,探索生態養殖技術,掐斷“赤魔”的營養源。
(採訪)黃舜斌:這些年隨著養殖面積不斷擴大,所以對整個海區,跟整個生態的破壞還是非常嚴重,所以這幾年我們縣裏面在探索一條循環,生態養殖的模式。
深受赤潮其害的王良輝也在思考、探索,也在嘗試。他從海區搞養殖,轉到岸上搞池塘養殖,就是想加強養殖的可控性。但是如何讓塘內的海水活起來,這就成了池塘海水養殖的關鍵。
(字幕)一、活水是前提
誰都知道,養魚活水好,因為活水中有充足的氧氣和微生物。而想讓塘內的海水活起來,勤換水是最容易想到的辦法。王良輝説,水是要勤換,但能讓海水直接進入池塘。
(採訪)如果是你從海區裏面,漲潮時直接引用這個海水,海水它裏面含有多種東西,一個就是説海水裏面也會把這泥漿,漂浮物其他一些有害的東西也會帶進來。帶進來這個就會直接造成對魚蝦蟹塘那個水質的影響。
尤其是魚、蝦、蟹都是用鰓呼吸的,如果它們把泥沙吸入呼吸系統,就會堵塞鰓瓣,使魚、蝦、蟹無法正常的呼吸。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於是,王良輝在池塘邊修了這個沉澱池,每次將海水沉澱2個小時以後,再引水入塘。10
而且在沉澱池與池塘之間設置了過濾網,省的那些外來的入侵者進入魚塘,與魚蝦蟹爭吃爭喝。然而沉澱和濾網擋住了看得見的敵人,卻擋不住隱形殺手。
(採訪)方志亮:海水裏面的細菌、病毒,還有敵害生物,會隨著海水一併注入我們的養殖池中。必然會給我們養殖的品種造成危害。
對於海水中的隱形殺手,王良輝並沒像別人那樣,用化學藥品來消毒。因為在他看來,殺死有害生物的同時,也殺死了海水中有益的微生物。這樣做既不生態也不科學。
王良輝的獨到見解是:用勤換水,來減少海水中細菌和敵害生物的積累。換水的方法也是王良輝在實踐中摸索出來的。
(採訪)從它投苗的第一天算起,我們通常採取那個排2天停1天的做法,到滿一個月之後,我們正常是那個每天排放一次。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經常換水,就是還沒等細菌、病毒,在池塘裏站穩腳跟,就讓流水把它們帶走。這個道理似乎與講衛生勤洗手的做法比較接近。然而光靠換水,並不能完全解決水體污染的問題,因為老的池塘只有一個閘口,每次換水時並不能將養殖污水徹底更換,而且剛引進的新鮮海水,也面臨著被污染的危險。王良輝説要想健康養殖,一定要給魚、蝦、蟹、貝一個乾淨、舒適的家。
(字幕)二、池塘的結構
從開始搞海水養殖起,王良輝就給自己定了一條鐵律,堅決不用藥,養殖無公害産品。那麼怎麼才能不讓魚塘變成藥房和污水製造廠呢,王良輝的經驗還是從失敗中總結出來的。
(採訪)那時候養蝦、眼看著蝦養的多好,這麼大的蝦一條撈出來一斤才十幾條。那個時候心貪婪了,不想多等幾天再賣嗎,價錢高一點。結果,因為那池裏面蝦越長越大,後面那段水都沒辦法換。拖了幾天結果蝦病了,死了。
就因為換水不徹底,讓王良輝5個月的辛勞全白費了。面對著十幾口老蝦塘,他有了一個大膽的設想,改造老蝦塘。
(採訪)一般老的池塘就是説整體把它挖深,挖平,結果就是説蟹,蝦它們吃的,住的,吃喝拉撒睡都在一起,那殘餌也沒辦法打撈掉,糞便也堆積在一起。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在高溫下,這些殘渣剩餌和糞便,經耗氧細菌的作用,就會迅速氧化、分解,不僅消耗水中的氧氣,而且還會産生大量硫化氫和沼氣等有害的物質,危害魚、蝦、蟹、貝的健康。愛琢磨事的王良輝,發現老塘設計上一個致命的缺陷。
(採訪)閘門設置不合理、不科學,它就會導致水交流不徹底,在池的周邊留有很多的死角。
這是因為老塘只有一個閘門,既是進水口也排水口。新鮮的海水進來時,就會把殘渣剩餌推到閘門對面的塘底,而排水時又很難將塘底的污垢帶出去。而且每次只能排放三分之一的養殖污水。
(採訪)如果排得再多了,那裏面的魚、蝦,都受不了,會死的。
王良輝的設計首先要解決塘底存污納垢問題。他在原有的閘門兩側,增開兩個閘門。然後根據養殖品種的不同,又調整池塘的內部結構。
(採訪)這是我們現在蝦蟹塘的那個模型,這邊是進水閘門,兩側是排水閘門,中間是投餌臺,四週都是環溝。
兩個排水閘門設置在塘底的側邊的五分之四處,這樣在排水時就能帶走塘底的大量污垢,不留衛生死角。中間的長68寬48米餌料臺,也就是蝦蟹的餐廳。在距塘邊6米的這條寬10米、深1米的環溝就是蝦蟹遊樂場。
(採訪)這個就是我們魚塘,跟那個蝦蟹塘的共同點就是在它同樣有三個閘門,不同的地方呢,把它那個蝦蟹塘中間這塊投餌臺挖掉,變成魚的休息室。魚塘的那個投餌臺呢,設置在四週。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三個閘門的功能,還是一進兩排。沿四週是6米寬的投餌臺,其餘部分深挖4米,水深才能養大魚嘛。
(採訪)這個是貝類池,它跟魚蝦蟹塘的構造基本一致,只有池塘裏面養殖這個場地跟排水溝的分佈不同。
貝類池養殖的泥蚶和縊蟶與魚蝦蟹不同,它們是餓了就到水中找吃的,吃飽了就鑽到泥裏休息,中間寬1深0.6米的t字溝,把塘底分成了三塊養殖埕地,是為了讓它們有更大的棲身之地。而塘邊四週寬0.45米深0.3米的環溝,還有埕地上每隔4.5米挖一條0.2米深0.2米的小溝。是為了含有硅藻的海水送到每一塊埕地上。
(採訪)讓那池子中間那些貝類都同時得到一些食物,不會説這邊吃了很撐了,這邊就喝的白開水。
改造後的池塘,讓魚、蝦、蟹、貝不僅有了固定的餐廳和休息室。更重要的是不僅每次的換水量能夠達到95%。而且池塘裏面這些大大小小的水溝,讓魚、蝦、蟹在換水時有了藏身之處,有了這些水溝還有一個好處,在換水時,飼養員不僅能夠從餌料臺上觀察餌料的剩餘情況,來判斷投喂是否適量,還能定期清洗餌料臺,從而避免了殘渣剩餌污染水質。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雖然改造後的池塘在結構上有所差別,但主要目的卻是相同的,保障水質,清除污垢。當然,相同之中也有不同,貝類塘的閘門功能與魚蝦蝦蟹塘就不一樣,魚蝦蟹塘是一進兩齣,貝類塘則是兩進一齣。這是為什麼呢?
(字幕)三、循環的換水模式
從海區養殖改到池塘養殖,王良輝除了養魚、蝦、蟹,還養了一部分泥蚶和縊蟶,剛開始的時候長勢喜人。
(採訪)王良輝:有時候晚上睡睡坐起來,覺得還好笑,我一定成了。
可是沒想到,4月個後,塘裏藻類都被這些泥蚶、縊蟶慮食光了,眼看著泥蚶、縊蟶光混日子不長個,王良輝想了許多辦法。
往池塘裏面倒肥料、什麼七七八八那個土辦法都用上了。結果,還是救不了,貝類在長期饑餓之下餓死了。
王良輝是個不服輸還善與思考的人。
(採訪)當時我們養魚、養蝦、養蟹,不都死了嗎,死的原因不就是因為藻類過盛嘛,多了嘛,那養貝類要的不就是這些東西嘛。
泥蚶和縊蟶都是濾食性動物,硅藻正是它們的主食。它們通過進水口吸入海水,濾食海水中硅藻,然後從排水口排出多餘的海水,這一進一齣帶來的變化有多大呢?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我們來做一個實驗,大約用了15分鐘。泥蚶和縊蟶用它的消化系統,為我們完成了一次生物凈化水的表演。
(採訪)這杯水是剛才從那個魚塘裏面打出來的水,這杯水現是從貝類池打出來的水,你看,它們放在一起,那個顏色就不一樣,這邊呢,魚塘裏面的水含有很多的藻類,這邊呢,就很乾淨了。
一個池塘大概2000立方水,96萬隻縊蟶64萬隻泥蚶,只需要兩個小時,就能把裏面的硅藻濾食乾淨。
於是王良輝在設計池塘佈局的時候,就把泥蚶、縊蟶的家,搬到了魚、蝦、蟹塘的旁邊。與魚、蝦、蟹塘的排水口對應的貝類塘的閘口就成了進水口,時刻威脅著魚、蝦、蟹健康的藻類,也就成了泥蚶、縊蟶的美食。
而泥蚶、縊蟶對水質的處理能力,讓王良輝又想到了對貝類塘裏的海水進行再利用。
(採訪)貝類塘裏的那個水多乾淨,這不就是那個蝦蟹它們所需要的水環境嗎。
那麼如何把貝類塘的海水,調到魚、蝦、蟹塘呢?王良輝的具體方法是在退潮的時候,第一步先把沉澱池中的海水排幹,第二步再把貝類塘的海水抽排到沉澱池,第三步再把魚、蝦、蟹塘的海水分別排到相鄰的貝類塘,第四步,再把沉澱池經過貝類濾食過的海水,分別排到魚、蝦、蟹塘。這樣就完成了養殖污水的再利用。如果水不夠,再等漲潮時引入新鮮海水加以補充。王良輝説,這才真正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然而泥蚶和縊蟶也不是萬能的,它只能濾食海水的硅藻,對於大型藻類滸苔,卻是束手無策,對於這個潛伏在水底的敵害,王良輝還是堅持不用藥,尋找到生物防治的方法。
(字幕)四、各盡所能的清潔工
其實泥蚶和縊蟶作為治理養殖污水清潔工,可以説濾食硅藻的高手,但是對於這些滸苔,只有束手就擒的份。
(採訪)滸苔一長出來,它就會把那個貝類像毛毯一樣的覆蓋著,貝類沒辦法進食,也沒辦法呼吸氧氣,這樣導致貝類窒息死亡。
更重要是滸苔多了,會和魚、蝦、蟹、貝爭奪水中氧氣,當氧氣不足時,就會發生倒水。
(採訪)倒水就是整體那個水體中的藻類死亡,出現水清澈一樣,但是水中含有毒素,導致魚蝦蟹窒息而死亡。
對於這個害群之馬,如果不用藥,只用人工清理,費時費力,甚至越耙越多,越長越快。
怎麼辦?在紅樹林邊上長大的王良輝,看著紅樹林下,有那麼多的生物生活在一起,有爭鬥,也互相依賴,他就想能不能找到一種既不影響貝類生長,又能夠把這個滸苔吃乾淨的魚呢?
(採訪)我們就根據這個魚的習性來排列,想想,最後呢,選擇蘭子魚這種魚。
蘭子魚是食草性魚類。看,這塊我們專門扔進池塘的西瓜皮,十來條蘭子魚,幾分鐘的時間,就吃剩下青皮了。一棵水草也就是眨眼工夫就被吃得四分五裂。池塘裏有了它們,就等於請了個打掃滸臺、水草的清潔工!那麼在每個池塘放多少合適呢?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字幕)貝類塘:放養5000條,魚、蝦、蟹塘:放養1000條
池塘裏放養蘭子魚,既能省藥錢,又省人工,還消除了污染水體的隱患。而投放蘭子魚的做法,又給王良輝提了個醒兒:按照水生物生態習性的規律,以魚治水,讓各施其職、各盡所能不是很好嗎?於是他給魚塘中的石斑魚又多請了幾個清潔工。
(採訪)放一些那個鯛魚類下去,把那掉下去的餌料吃掉。
生性懶惰的石斑魚,通常在水中1米左右的地方生活,而且只吃挂在籃中的食物。掉到池底餌料時間一長就會污染水體,王良輝就把喜歡沉底的黃鰭鯛和金鯧魚請進來,專門吃石斑魚的剩飯。
(採訪)放這緇魚的作用呢,就是在水的上層,有時候那個夜晚比較靜的時候那個水都不動,那個鯔魚在上面可以打漂。
鯔魚在水面上打漂,可以攪動水流産生氧氣,所以,水中有了它,就等於給池塘了添了臺增氧機。
(採訪)我們魚塘呢,主要是養殖以石斑魚為主。
所以,請來的搞衛生,就要主次要分清,養殖比例一旦失調,就會僧多粥少挨餓了。
(字幕)
魚塘中:石斑魚25克/條左右,放3000條,黃鰭鯛50克/條左右,放400條
金鯧魚100克/條左右,放200條,蘭子魚30克/條左右,放2000條
鯔,魚50克/條左右,放1600條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在王良輝的魚塘裏,上層有鯔魚,在水面上製造氧氣,下層有鯛鰭鯛、金鯧魚,吃殘羹剩飯,塘底有蘭子魚清理的滸苔和水草,連它們的洗澡水,都是由泥蚶、縊蟶進行污水處理後再返回魚、蝦、蟹塘,他的這種做法既保護了環境又實現了生態養殖模式。
(採訪)這幾年我們探索跟推廣了這種循環跟生態養殖的模式,這種模式第一,提高了産品質量、確保食品的安全。第二就是通過這種循環養殖保護了整個環境,能夠使養殖能夠得到可持續發展。
這種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生態養殖模式,也讓王良輝得到了實惠。他的産品不僅獲得了農業部頒發的無公害産品證書,而且他養殖的海産品的死亡率始終保持在10%以下。
(主持人)王良輝把自己失敗的經歷變成了思考的起點,把養殖的體會和積累,化作對實踐的把握。他的這套池塘海水生態養殖的方式,契合著一個大道理,違反自然規律,就會受到懲罰。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責編:劉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