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2005年,國內的鱔魚市場行情非常好。湖南懷化的張松,看到這裡面的商機後,轉行養起了黃鱔。當時,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把收來的鱔魚苗暫時養在泥塘裏,哪怕鱔魚一點不長呢,等到年底的時候,價格也能翻上一番,從中賺取差價。可真到年底捕撈的時候,他傻眼了,投下去的鱔魚所剩無幾。
2005年,從沒有養過鱔魚的張松,把買來的鱔魚苗一股腦地倒在了泥塘裏,就等著年底的時候大賺一筆。
(採訪)張松:撈的時候一看沒幾個黃鱔,根本就看不到,以為鑽到泥土了,結果泥土翻起來也沒有翻到幾個黃鱔。
張松當時就蒙了,怎麼也想不通。
(採訪)張松:因為以前沒養過,也沒學過。當時找不到原因,料也喂了,不知道原因在哪?
難道,鱔魚逃跑了?
(採訪)張松:我們那個雖然是泥塘,但旁邊這個泥巴很厚、很好的,根本不可能逃跑。
後來,張松又諮詢了一些水産專家,請他們幫忙找原因。
(採訪)張松:他問我説,當時你這個黃鱔怎麼養的?我就説收回來就放下去。他説你肯定沒有分級,大大小小一起放的。我説是的。
黃鱔投放還要分級?這事張松還是第一次聽説。為了弄個明白,他把專家請到了現場。
(採訪)張松:請到現場來看,他説你這個黃鱔逃跑是不可能,應該就是大黃鱔吃小黃鱔這個原因。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原來是大魚吃小魚!張松這才恍然大悟。專家告訴他,為了預防大吃小,買回來的鱔魚苗,就一定要按照大小分級,這是養好鱔魚非常關鍵的一步。因為目前養殖戶投放的鱔魚苗,一般都是賣魚苗的人從野外,比如稻田啊,河流啊,湖泊邊上啊捕捉回來的,大的,小的都有。
(採訪)張松:這就是我們收購回來野生鱔魚苗,當時收回來它有大有小,這個大的也就是很大,像這種,大概有2兩到3兩左右。小的有這樣小的,大概只有15厘米左右,不到15厘米。
大小差別這麼大,如果不分開,就會問題。
(採訪)王立青:像這麼大的黃鱔,如果不分出來的話,它會把這個小的黃鱔,這裡面有這麼小的黃鱔把它吃掉。
(採訪)張松:這個黃鱔就是小黃鱔被大黃鱔咬過,吃過的,吃了以後,遇到它骨頭太硬了,又吐出來的,這個情況非常嚴重,黃鱔它只要沒有吃的,它就會吞食自己的同類,甚至可以吃和它一樣大的黃鱔。
(採訪)王立青:還有就是説,把這個一些小黃鱔的餌料全部搶食。
大鱔魚、小鱔魚,因為生長速度不一樣,飯量上,還有搶食能力上,都有很大差別。小鱔魚擠不到食物跟前,吃不上食,生長髮育就會受影響。
(採訪)王立青:這個小的永遠可能都沒得吃,大的永遠都吃得飽飽的。這個大的永遠都長得很快的,小的永遠都長不上去了。
所以説,買回來的鱔魚苗一定要進行分級。不過,您或許想不到,這給鱔魚分級呢,其實就是分公母。為什麼這麼説呢?因為鱔魚的大小,實際上是從公母的性別上體現出來的。但這鱔魚的公母卻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它們身上有一個奇妙的生理特性。
(採訪)王立青:它一生有兩次性,第一次性成熟就是説在從胚胎到産卵之前,也就是説20厘米以內,大部分都是母的。然後它産完卵以後它這個卵巢就開始逐步變為精巢了。在卵巢變為精巢的這個期間叫為雌雄兼體。然後隨著個體的增大,這個黃鱔,卵巢變為精巢以後就是第二次性成熟。第二次性成熟以後呢,這個永遠都不再變回來了,永遠都是一個公的了。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原來,鱔魚小的時候,都是清一色的雌性;等發育成熟,産完卵以後,就會由雌性逐步向雄性轉變。而長大後,粗粗壯壯的鱔魚,又都成為清一色的雄性。
(採訪)王立青:我們是根據黃鱔的變性這個習性來分級的。
給鱔魚分級,説白了,就是分出鱔魚由雌到雄,變性前後的三個階段。
(採訪)王立青:變性之前一個等級,還有變性之中一個等級,還有這個呢,變性完以後呢,又一個等級把它分出來。
那要想把鱔魚公母準確地分開,具體的有什麼方法,按什麼標準來分呢?
(採訪)王立青:可以根據它體長。母的話,個體比較小一些的,像這種的,24厘米以內的要把它分出來。但是呢,這個母的它還有兩個級別,有的是在懷孕的,像這個肚子裏面有懷卵的,有懷孕的,有卵,這個有卵粒的又把它分在另一邊,沒有卵的又把它另放在一個盆子裏面。
怎麼區分母鱔魚是懷孕了還是沒懷孕呢?
(採訪)王立青:懷孕的話呢,一般在肚子裏面有卵的。像肚子裏面比較腫大一點,比較圓,比較肥大一點,就可以完全能看到肚子裏面有一些橙紅色的,黃色之類的卵粒,透明狀的,都可以看出來的。
(採訪)王立青:一般的沒有卵粒的話,這個肚子都是平實的,沒有膨脹起來的。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只要體長在24厘米以內的,就可以保證都是變性前,母的鱔魚。接下來,就要挑出變性之中的鱔魚了。
(採訪)王立青: 25厘米到40厘米它産完卵以後,這個就是説它也不是母的,也不是公的,這樣我們又分一個等級。
這個大小階段的鱔魚呢,基本上就處於變性過程當中,屬於雌雄同體的。
而個頭在40厘米以上的,就是變性之後,完全是公的鱔魚了。
除了按個體長短來分級,王老師説,鱔魚的公母,也可以按體重來判斷。
(採訪)王立青:個體比較小一些的話,我們看一下,比如説這個20克左右的,像這種的話,基本上都是母的。
稍微大一點,30克以上的,基本上就是變性之中,雌雄同體的了。
(採訪)王立青:像這個呢,個體比較大的,大概是50、60克以上的,甚至到70、80克,這個我們就可以説是公的了。
王老師説,鱔魚分級的這兩種方法中,最常用的還是根據個頭大小來分,因為看長短比稱體重更容易,所以這種方法好掌握,準確性高。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主持人)嘿,鱔魚分個公母都這麼多道道呢。張松也明白了,要依據鱔魚變性的習性,把公母分開。可分開後又該如何區別對待,科學飼養呢?接下來,張松能不能把分級後的鱔魚養好呢?
依照鱔魚變性的三個階段,鱔魚的等級是分好了。可分級後的鱔魚,分別要如何飼養呢?
(採訪)王立青:像這個母的話,我們就把它放在這個池子裏面去養。這個是分級好了的懷孕母鱔,我們要單獨飼養。
變性前母的鱔魚,之所以還要把懷孕的和沒懷孕的分開,是因為它們飼養的時間和投放的密度不一樣,所以要分開飼養。
先來説説飼養的時間。懷孕的鱔魚,一旦産完卵,就要性別轉換了,産完以後就要馬上撈出來,拿去催肥。所以飼養的時間長度呢,就是一個産卵的過程。
(採訪)王立青:因為它準備要産卵,然後我們每天都要去觀察,産卵以後我們又可以把這個卵粒再拿來孵化,變成小苗,小黃鱔出來。然後呢,這個母的黃鱔我們就把它撈起來然後放到網箱裏面去催肥。
而沒懷孕的小鱔魚呢,因為還要慢慢發育,所以飼養的時間就長。
(採訪)王立青:在這裡面養的話,可以養到十月份,就進入冬眠了。只能等到明年清明節以後,水溫升到15度以上,它才出來。養到五月份的時候,到繁殖期以後,它産完卵以後,我們再把它撈起來。
再説投放的密度。懷孕的鱔魚,因為養的時間短,就可以投密點。
(採訪)王立青:投放的密度呢,每平方米可以放兩斤這樣子。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而沒懷孕的小鱔魚呢,因為飼養週期長,要留出生長空間,所以要少投點。
(採訪)王立青:投放的密度大概是在每平方米1.5斤到2斤左右。
那變性中和變性後的鱔魚又該怎麼養呢?
(採訪)王立青:這個是分級後的過渡期黃鱔,這是完全變性的雄性黃鱔,我們要拿去進行催肥養殖。然後呢,養成商品黃鱔,上市掉了。
對於變性中和變性後的公鱔魚來説,同樣都是要拿去催肥,那為什麼也要分開飼養呢?
(採訪)王立青:因為它個體是不一樣的,它攝食量也不一樣,然後我們就要必須分開。大的攝食量就比較大一點,小的攝食量就比較小一點的。
變性後,個頭稍大一點的公鱔魚,吃得多、長得快,所以,為了便於管理呢,最好分開養。
學習了鱔魚分級的技術後,張松明白了,原來,這鱔魚變性前後的養法和用途是不一樣的。
(採訪)張松:一般的這個雌性黃鱔不是商品的,都是種苗,就是選種來的。商品黃鱔必須是性變以後,雄變以後經過催肥的,相對來説這個個體比較大的,然後市場價格也會好一些。
概括起來説呢,就是變性前瘦瘦小小的雌鱔魚,作為魚苗,我們要把它們養育到第一次性成熟。等産完卵以後,就算告一段落了。
而正在變性中和變性以後的鱔魚呢,直接就可以進行催肥飼養。然後根據市場的行情,隨時等待出售。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掌握了鱔魚分級的技術以後,2006年,張松聽取專家的建議,改成用水泥池飼養。他把分好級的鱔魚,分別放到了不同的池塘當中。
(採訪)張松:但改成水泥池養呢,我們為了給黃鱔創造一個好的環境,就是倣照這個野生的,這個自然的條件,那我們在水泥池裏面又加了泥土。
本想著,這分級也分了,又給鱔魚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這下應該沒問題了吧。可沒多久,張松就發現了死魚。
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採訪)張松:放了這個泥土以後,出現兩個問題。第一就是泥土這個水容易渾濁,然後水一渾濁,這個黃鱔不容易觀察,觀察不到。
因為池水混濁,鱔魚歡實不歡實,愛不愛吃食,有沒有剩飯,這些都看不到。有病的鱔魚呢也不能及時發現,馬上挑選出來。所以,産量並沒有提高。而且,到了年底捕撈的時候,也特別費勁。
(採訪)張松:因為這個黃鱔全部鑽到泥土裏去了。捕撈的時候就非常麻煩,必須要把泥土全部翻起來。
鱔魚平時不都待在水草根上的嘛,為什麼會鑽到泥裏去了呢?原來,到了11月份以後,鱔魚進入冬眠期,都鑽到泥裏睡覺去了。所以,給捕撈帶來困難。可這一年當中,年底時鱔魚的行情最好,能賣上高價,鱔魚這一鑽,就把張松的效益都給鑽沒了。
(採訪)張松:所以05年、06年我們都是沒賺到錢的,都是虧錢。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主持人)第二年,張松雖然知道了變性前後的鱔魚要分開飼養,但因為水泥池底有泥,一方面,不容易觀察鱔魚生長情況;另外,催肥後等待上市的鱔魚也不好捕撈。所以,這一年的養殖,又以失敗告終。那第三年,張松在養殖技術上,又做了哪些改進呢?
經過前兩年的失敗教訓,張松懂得了,沒有技術可真不行啊。於是,他到全國各地大的鱔魚養殖場去學習、取經。一打聽,敢情人家現在都興無土養殖技術了。就是池塘底不鋪泥,用清水來養小鱔魚。而催肥的商品鱔魚呢,多是用網箱來養,這樣,隨賣隨撈,方便省事。於是,2007年,張松就把養殖方法做了大的改進。
(採訪)張松:首先是把這個泥清掉,當時我記得我們的員工非常發牢騷,把這個泥巴拉到池塘裏面,結果又弄出去,他們説是胡搞,增加勞動負擔什麼的。
雖説費了不少事,但無土的池塘,水就清澈多了。不僅便於觀察,而且水也不容易被污染。只要池水不乾淨,立馬換水就解決了。
張松在逐步改進的過程中就發現,鱔魚養得好不好,通過觀察水草和水體就能知道個大概齊。
(採訪)邱天文:第一個是看它的水草,因為水草養得好,它跟黃鱔起到一個相互的作用。因為黃鱔它是排出二氧化碳,那麼水草産生氧氣,它們就起到一個共同相互的作用,那麼還有一個就是黃鱔在這個水草裏面,鑽來鑽去的,它可以鬆動這個水草根,水草透氣方面都比較理想的,所以這個水草長得比較茂盛,比較好看。
茂盛的水草,不僅能給鱔魚遮陽,而且還能凈化水質,為鱔魚提供一個棲息、納涼,舒適的家。鱔魚的生活環境好了,自然也就不生毛病。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另外,通過看池水,也能判斷鱔魚的生長情況。
(採訪)邱天文:黃鱔有這個愛乾淨的習性。到了晚上活動的時候,它把一些糞便、一些殘渣,推到池子旁邊,所以這個水池特別清、比較爽、比較乾淨。
如果早晨巡視時,發現池塘邊上有垃圾,而水草下面很乾淨的話,就證明鱔魚生活起居正常,身體很健康。
生活環境舒適、衛生,就有利於鱔魚的生長髮育。等鱔魚産過卵以後,就要捕撈出來,送到網箱去催肥了。利用鱔魚的習性,張松他們還獨創了一種池塘鱔魚的捕撈技術,就是用漁網來捕。
(採訪)邱天文:因為黃鱔它有一個習性,它生存在草的底下,我們為什麼不拿這個網箱去捕撈?後來我們通過這個方法去試一下,這個效果真的是很好,不錯。
鱔魚平時不都呆在水草的根上嘛,所以把漁網,貼著水草下面鋪過去,然後把四個角兜起來。接下來,只要把水草撈出來,鱔魚抖下來就行了。
最後,鱔魚都落在了漁網裏面,可以説是一網打盡。省時省力,比過去的老辦法效率高多了。
(採訪)邱天文:過去就把水放幹,放幹了黃鱔在裏面亂蹦亂跳的,所以撈的時候,比較不方便。這麼多池子,如果我們每天把這個池子放幹的話,這個時間就比較長了,勞動量也比較大,而且也浪費了很多水。
捕撈出來的鱔魚,經過催肥,就可以變成商品鱔魚了。有了泥塘不好捕撈的教訓後,2007開始,張松就把要催肥的鱔魚,都轉移到網箱去養殖,催肥效果非常明顯。
(採訪)張松:關鍵的問題在於網箱裏面養黃鱔不容易出現感冒、生病這種情況。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為什麼鱔魚在網箱裏養,就不容易生病呢?
(採訪)張松:在這個網箱裏面養,因為這個水面非常大,水位深,那麼這個溫度變化相對非常小。你像7、8月這個時候,在我們湖南懷化,一齣太陽大概溫度在37到38度,但如果突然之間下一場暴雨可能溫度會到20幾度。
黃鱔對水的溫度特別敏感,水溫超過40攝氏度,黃鱔就會中暑死亡。
而水溫低於20攝氏度,鱔魚就會感冒發燒。
(採訪)王立青:這個黃鱔,如果溫差幅度超過3度以上的話,或者5度這樣子,然後就導致大批量的死亡。
網箱的水面大,水位深,那麼調節水溫的功能就比池塘強,水的恒溫效果就好。而水溫恒定,鱔魚的健康就不會受影響。身體倍棒,吃嘛嘛香,自然長得也就快。
(採訪)張松:性變以後的黃鱔放到網箱養,我們這個催肥階段一天是喂兩次。早晚喂一次的,這個黃鱔長得非常快,它基本上就是一個月能夠翻一倍,那麼兩個月可能翻到兩倍。
鱔魚之所以長得快,不僅是因為生活環境好,還跟伙食有關係。為了能讓鱔魚多吃,達到催肥的效果,張松他們想方設法地給鱔魚做好吃的。
(採訪)邱天文:通過加這個小雜魚,或者一些蚯蚓,還有一些魚蝦都可以,還有一些螺螄加進去,打成肉醬,加2/3左右都比較理想。
因為鱔魚非常愛吃蚯蚓,張松他們還專門養了蚯蚓,給鱔魚當餌料。開飯前,把蚯蚓剁成段,拌在顆粒飼料裏,鱔魚是既愛吃,營養又均衡。
科學的飲食,再加上舒適的居住環境,才使網箱催肥的鱔魚真正獲得了高産。
(採訪)張松:網箱的這個效益比池塘裏面的效益要提高了30%到50%,就是經濟效益。首先它這個産量提高了,然後這個效益也就大了。
(主持人)一開始,張松連鱔魚變性的常識都不懂,經過幾年的摸索,總結了一套鱔魚變性前後的養殖技術。也就是説,變性前放在水泥池飼養,變性中和變性後的放在網箱中催肥。這樣做,不僅容易管理,而且有利於鱔魚生長,獲得高産。看來,特種養殖,要想取得好的經濟效益,還得靠科技來幫忙 。
>>進入 科技苑 空間
責編:劉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