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我國非遺研究人才培養面臨三大問題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26日 17:35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中國文化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人類勞動與智慧的結晶,也是人類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世代相承的文化瑰寶。非物質文化遺産作為不可再生的珍貴資源,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其文化生態環境正發生巨大變化,其生存環境受到嚴重威脅。要做好非遺的保護和傳承,除了全面保護和積極培養傳承人之外,非遺研究人才隊伍建設和素質情況,越來越成為制約我國非遺保護的瓶頸。如何正確認識與合理利用非遺研究人才資源,已成為目前整體推進非遺保護工作進程中的一個不可回避的課題。

       非遺研究人才培養現狀

       從目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領域專業人才的培養與隊伍情況看,由於各種類型人才分屬於不同的部門,培養機構與人事管理機構交叉混合,還沒有形成統一的運作協調的管理體系。但一個有目共睹的客觀事實,就是該領域的專業研究人才的數量正在日益增多,並在具體學術實踐中逐步規範和成熟。

       日益多元的研究機構為非遺研究人才的成長搭建了平臺。近年來,隨著我國對非遺研究工作重視程度的不斷加強,許多高校和科研單位成立了非遺研究的專門機構並設置了專門編制。統計資料顯示,進入21世紀之後,我國成立的非遺研究機構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特別是基層成立的地方性非遺保護和研究機構更表現出良好態勢。例如,自2004年以來,我國高校中有意識強化非遺保護和研究學科建設的單位超過30家,其中有9家提出明確的學科建設規劃和相關教學要求。這些非遺研究機構往往承擔著國家和地方相關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研究項目,並培養有關研究人才,為非遺的確認、保護、研究和傳播提供了有力的學術保證和學術支持,是目前非遺專業人才較多且相對集中的地方。

       非遺研究人才培養的層次性初步形成。儘管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提出非遺學科建設問題至今已有20多年的歷程,但高校和研究機構真正開展非遺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直到近幾年才漸成氣候。

       本科生教育形成一定規模。目前一些高校中開設了非遺專業,專業招生不斷規範,報考人數不斷增加,質量不斷提高。如中央美術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中心設有人文學院文化遺産係,培養本科生,每年數十名本科畢業生走向社會。

       碩士研究生培養步入規範。與本科生相比,研究生教育更注重專業特色和研究能力,成為培育非遺研究高層次人才的孵化器。如中國社科院、中國藝術研究院等作為國內較早進行非遺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研究機構和高校,辦學的十幾年間,培養的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數以百計。

       博士研究生招生引起關注。博士生培養目標堅持培養教師和注重理論研究的科研人才與應用研究人才並重,具有“學術兼顧”的特色。目前我國一些教學、科研機構已經在一些特色領域招收與非遺相關的博士研究生。

       上述情況表明,我國非遺研究人才隊伍在近幾年得到迅速發展,儘管與我國非遺保護工作的迅速發展相比,特別是與一些發達國家的非遺研究人才狀況相比,還存在明顯差距,但總體上看,非遺研究人才、研究隊伍正在不斷充實。

       非遺研究人才隊伍存在的問題

       研究機構分散,人才價值體現不充分。目前,我國雖然已經成立了不同層級、不同類型的非遺研究中心、研究基地或研究部門,但不同地區和部門在建立機構的目的、形式和研究內容上有很大差別。有的非遺研究機構由文化管理部門設立,有的則由教育部門認定,有的由教育實體自己設立,還有的社會社團按照當地需要而臨時組建。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非遺研究機構的社會認知度和專業特色。同時,機構的不規範往往會出現政出多門、重復建設和人浮於事的現象,給非遺研究人員的使用和管理帶來相應的問題。如有的沒有長期發展規劃,只是為了本地區目前的申遺工作;有的是為了迎合目前學科發展需要;甚至還存在著研究人才不能用、不適用、不夠用現象。

       職業取向不明確,研究人員缺乏身份認同。價值觀、動機和需要是制約一個人選擇何種職業的重要因素,但由於目前社會環境和組織環境對非遺研究機構缺少剛性標準,導致一些研究者對自己的職業定位不明,經常游離于非遺專項研究之外。從目前對一些非遺研究機構人員情況的跟蹤調查可以看到人員分散、缺乏人才發展的統一規劃等問題,甚至在研究人員的實際工作中存在“三多”現象。一是散兵遊勇多,有的研究者只是憑一時興趣涉獵非遺研究,並沒有專門從事此項研究的知識儲備;二是兼職現象多,有的研究者身份多變,身兼數職,影響了研究工作的深入;三是短期研究多,有些非遺工作者只是為了眼前功利性目的而做些臨時性研究,沒有職業意識和長遠目標。

       學科發展不夠成熟,整體協作能力欠缺。非遺研究是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公約》頒布後才真正興起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儘管目前一些高校和科研機構已經初步建立了非遺學科的模式,但如何將這些模式規範化為科學體系,卻顯得力不從心,較短的學科發展歷程不僅表現出教學內容和教學資料的捉襟見肘,而且學術理論的提升更成為學科發展中亟待破解的難題。這種情況説明,非遺教育及人才培養體系的真正建立還任重道遠。雖然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設立了非遺方面的學科或課程,但仍處於探索階段,沒有足夠的師資儲備。在教材方面,諸如《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方法》、《非物質文化遺産文獻學》等一些必要的專業教材和文獻積累還相當匱乏。一些高校非遺學科建設跟風現象普遍存在,造成了重復建設與資源浪費。同時,研究人員各自為戰,對微觀研究普遍看好而宏觀把握相對不足的局面可能會削弱非遺學科的體系建構,成為制約今後學科長遠發展的桎梏。

       綜觀近年來我國的非遺研究人才培養建設,在取得了一定成績的同時也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要形成一支與非遺保護現狀和機制相適應的研究人才隊伍,必將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歷程。

 

熱詞:

  • 非遺
  • 人才培養
  • 保護工作
  • 文化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