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講座、名角兒演出、名師收徒,日前落幕的“北京崑曲周”活動豐富多樣、形式不一,對於多年前經歷過“臺上演員比台下觀眾更多”的崑曲人來説,這是崑曲復興中的一次盛事。不過,其間也折射出崑曲發展的一些“內傷”,比如傳承問題。
“人才已經斷檔”
5月23日、24日,北京梅蘭芳大劇院座無虛席,由南昆名家張銘榮、計鎮華、梁谷音等人主演的崑曲《兒孫福 勢僧》、《爛柯山》、《琵琶記》吸引了眾多崑曲迷。這場在北京難得一見的演出,也掀起了北京崑曲周活動的高潮。
今年71歲的張銘榮輕鬆做出180度旋轉仰倒的動作震驚全場;70歲的梁谷音嗓音甜潤,表演細膩動人,刻畫人物入木三分;69歲的計鎮華在舞臺上,唱腔醇厚高亢,表演出神入化,還可跪行幾十步。反觀5月19日青年演員的專場表演,年輕人雖然努力,但唱功、做派與前輩相差甚遠。時代有轉變,環境各不同,老先生們純熟的功夫、醇美的嗓音、淋漓盡致的表演,還有他們視舞臺為生命的敬業精神,如何傳承給崑曲年輕的“後來人”,是必須解決的問題。
“我們從小科班出身,一直刻苦練功,現在年輕演員的刻苦比不了我們那個時候,但他們的實踐機會增多,理解能力也比我們更強。”説起年輕演員,一直從事著教學工作的張銘榮喜憂參半。
“其實,現在人才已經斷檔了。”北方崑曲劇院老藝術家、著名旦角張毓文對崑曲的傳承更多的是擔憂。“一些老藝術家都沒了,我們也60多歲了,培養出來的兩撥兒學生中一撥兒40多歲,再下面最年輕這撥兒也將近30歲了。”張毓文認為現在崑曲傳承的突出問題主要集中在:青年演員的“家底”還很薄,離師長和觀眾對他們的期望仍有相當差距;行當不全,發展不平衡,現在只以小丑、小旦、小生“三小”為主,武戲演員的上臺機會相對較少。
“能演的不過50齣”
實際上,傳承的難題並不只是當下的問題,近百年來崑曲曾一次次面臨著瀕臨消失的險境,這種境況造成了崑曲傳承的“先天不足”。北京國際曲社社長靳飛介紹説,明末清初是崑曲的鼎盛時期,到了清朝中期,乾隆皇帝曾經大力提倡,可是當時滿清貴族們漢文化修養比較低,理解不了崑曲的雅致。之後,崑曲發展的命運起起伏伏,到了1949年解放前夕,全國上下竟只有“半個”崑曲團。徘徊在瀕臨消失的邊緣,崑曲在傳承發展過程中已遺失了很多傳統的東西。
著名崑曲表演藝術家蔡正仁對此深有體會,他表示,新中國剛成立時,政府就開始搶救崑曲,當時的“傳字輩”老師們正值40歲到50歲的年齡。1961年“昆一班”從學校畢業時,正是繼續深入學戲和進行舞臺實踐的大好時期,但3年後全國大演現代戲,傳統戲只能靠邊站。這一擱就是15年,許多優秀的“傳字輩”老師如朱傳茗、華傳浩、方傳蕓、張傳芳在這期間先後離世……
每當提起崑曲傳承,圈兒裏人總要提到一組“輝煌”而又讓人“憂心”的數字:歷史上崑曲劇目有據可考的有3000多個劇本傳世。到了“傳字輩”,保留在舞臺上的崑曲傳統劇目尚有600余出。而新中國成立後培養的一代演員,只能演200余齣戲了。到現在30歲左右的新一代,能演的不過50齣。
蔡正仁説,現在的戲曲學校崑曲師資力量明顯不足,老師數量少而且年齡偏大,傳承的任務十分緊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