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劉敏:從“引渤入新”看公共工程決策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8日 08: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長江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引渤海水入新疆工程最近廣受關注。中國工程院16日召開新聞發佈會,10多位院士、專家認為這一工程“不可行”、“不可想象”。

  “引渤入新”消息最初來自於日前在烏魯木齊召開的一次會議,其基本設想是從天津附近的渤海口取水,跨越5000公里,通過玻璃管道將海水經內蒙古後調入新疆,從而解決新疆缺水問題,治理沙漠,並被認為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中國工程院的院士、專家們則從工程造價、氣象學、生態環境影響等多個方面,得出該工程不可行、不可想象的結論。

  在網絡上,大多數人將“引渤入新”看作是類似“給喜馬拉雅山炸開口”、“長城貼瓷磚、黃河建護欄、赤道鑲金邊”的空想笑談,然而隨後的報道顯示,一些地方和企業對此事相當積極,部分外圍工程據稱已經開建。雖然經證實國家以及相關省份發改委並未正式立項,但“引渤入新”工程恐怕並非空穴來風。

  有些重大工程從設想、論證到付諸實現,人們並不知情,信息沒有充分公開,“引渤入新”同樣是一個大型工程,不論其最後論證是否可行、國家是否立項、是否變成現實,其爭論過程擺在在公眾面前,進行充分的公開論證,人們可以獲取相關信息,這應該是任何重大事項信息發佈的正常狀態。

  可行不可行是“引渤入新”爭論的一方面,事實上,任何重大工程哪怕是工程構想之所以重大,不僅在於技術和資金是否能夠完成的問題,還因為它們往往産生社會政治、文化、地質、生態等諸多方面的影響,有些影響甚至是暫時不可預見的。

  每個人都可能靈機一動,提出無比宏偉的設想,政治人物、科學人物也不例外。頭腦裏的想法可以不考慮可行性,不考慮這樣那樣的現實影響,但想法打算變成現實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有些宏偉設想可能會變成現實,而有些設想即便初衷看上去有道理,也未必一定要、一定能變成現實。很難判斷“引渤入新”究竟是哪一種,但要將構想變成決策,就必須進行公開的、科學的論證。

  “引渤入新”還處在科學論證階段,在這方面已經出現了截然對立的觀點,由於專業性程度較高,普通民眾很難參與到論證過程中。對於某些重大工程來説,論證主要在專業群體中進行,審批立項權則掌握在政府手中,但是工程通過論證、正式立項,並不表示需要實際施行起來。重大工程能不能實施,還要經過公眾同意,這是重大工程的合法性所在。在我國,公眾同意具體表現為人大對政府行為的授權。

  “引渤入新”也好,其他重大公共工程也好,實施決定權既不掌握在資本手中,不掌握在院士、專家所代表的知識精英手中,也不掌握在政府手中,而在公眾手中。事實上,我們能夠看到一些不經公眾同意而實施起來的工程所帶來的後果。因此,“引渤入新”這一構想是不是荒唐、到底有沒有可行性並非關鍵,關鍵是類似重大工程能否確立一種全新的決策方式,不是關門決策、秘密決策,而是要真正實現公眾對重大事項的知情權和決定權。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