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周俊生:減輕稅費,讓企業有錢給職工加薪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7日 08: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對我國現行的國民收入分配格局進行改革,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特別是一線勞動者的勞動報酬,讓社會財富的分配更加公平合理,已經成為當下整個社會的共識。目前,全國已有20多個省區市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隨著工資集體協商機制在各地逐步推開,新一輪“漲薪”熱潮涌動,多年來增長緩慢的勞動者特別是一線勞動者的報酬開始有了明顯增長。(《人民日報》8月16日)

  這篇報道還説,工資成本上漲也使那些利潤空間小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浙江、廣東一些中小企業主表示,企業發展離不開職工的努力和奉獻,企業效益增加了,給職工漲工資是應該的。但是,很多中小企業沒有核心技術,生産的大多是低附加值産品,市場競爭激烈,利潤空間很小。現在,企業仍未完全擺脫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不少企業維持生存尚且困難,再給工人漲工資確實是力不從心。

  從目前來看,增加職工收入,主要指增加中小企業職工收入,壟斷國企職工的工資和福利待遇早已高居全國平均水平之上,不應成為此次調整重點。但偏偏是最需要增加職工工資的中小企業,卻又面臨著無力加薪的現實困窘。如果不考慮這些企業的現實狀況,只強調給職工漲工資,甚至以政府命令的形式來推進這項工作,那只會把企業推進死衚同中,不僅職工工資事實上無法增加,飯碗能否保住都會成問題。

  增加職工工資,作為資方的企業所有者固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如果把所有的責任都壓在企業所有者肩上,而忽視了其他利益主體的責任和義務,實質性的問題就不可能得到解決——顯然,在這方面,政府就是一個必須承擔起責任的利益主體。

  説到政府的責任,人們往往希望利用政府的行政權力來加強對企業的管制,制定嚴格的法律來要求企業所有者提高職工工資。事實上,政府也確實在往這方面努力,前一時期傳出的消息説,在國務院法制辦的要求下,一部《工資條例》正在抓緊制訂。但令人遺憾的是,這部讓人們熱切期盼的條例在年內難以出臺。其實,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對企業的管制空間已經很有限,這部目前還在抽屜裏的條例即使生效,其執行力究竟有多大,也是值得懷疑的——條例之所以遲遲不能出臺,不能説與決策者在這方面有所為難沒有一點關係。顯然,政府作為市場經濟運行中的一個重要的利益相關者,它要做的事情不是加大行政權力,倒是應該壓縮目前無所不在的行政權力,減輕對企業的稅收,讓企業能夠有條件給職工加薪。

  據了解,在2009年度全國稅收資料調查中,全國國稅、地稅機關共調查各類納稅人75萬多戶。其中納入調查的中小企業有638884戶。2008年,這些企業繳納流轉稅15003億元,在流轉稅中所佔比重達到86%;繳納企業所得稅4952億元,所佔比重為76%(《中國稅務報》4月26日)。由此可見,中小企業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運行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國家稅收中也佔有巨大分量。但在中小企業為國家做出巨大稅收貢獻的同時,據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所稱,中小企業職工工資,卻只佔企業運行成本10%左右的水平,遠遠低於發達國家50%的平均水平。可見,高額的稅收不僅壓榨了中小企業的成長空間,實際上也剝奪了中小企業職工本該享有的利益。

  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後,各地政府為了幫助中小企業度過難關,曾經推出了減輕稅負的一些措施。但是,從目前來看,這些措施的力度遠遠不夠。政府給中小企業減稅,其出發點不能僅僅是為了讓企業休養生息,而應該轉移到通過減稅來讓職工增加收入這個方面來。很明顯,提高職工收入的責任,不僅在企業的所有者,更在政府。政府在要求企業所有者讓利於職工的時候,首先要做到能夠讓利於企業,並建立剛性的管理框架,讓政府的讓利最終能夠流向職工。只有這樣,增加職工收入才能落到實處,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目標才能真正實現。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