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詹麗華:為什麼挨罵的總是“中房協”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6日 07: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錢江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中房協副會長朱中一前幾天在博鰲某會議上透露,中房協已經多次“上書”國務院,建議暫緩出臺新的緊縮性房地産調控政策。此話一齣,又一次引來網友好一通“炮轟”,很多人怒不可遏地質問——中房協到底站在誰一邊,代表誰的利益?

  他們的憤怒完全可以理解,只是,這問題問得有些可笑。中國房地産業協會簡稱中房協,業務隸屬於住建部,目前有2100多家會員,其中包括開發商、經紀仲介、修建裝飾、物業管理及與房地産業相關的企事業單位,每家會員單位每年都要繳納幾萬到幾十萬元不等的會費。有句老話怎麼説來著,“吃人嘴短,拿人手軟”,這幾萬、幾十萬的會費都收了,你還問人家站在誰一邊,代表誰的利益?你這不傻嘛。

  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中房協的立場,通過正當、合法的渠道表達其所在群體的利益訴求並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地方。在我看來,中房協挨“罵”的真正原因有兩點,一是中房協的“上書”和建言是不是真的能夠代表整個房地産産業,是否真正有利於房地産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

  印象中,這是中房協近三年來第三次跳出來“上書”國務院了。第一次是2007年各地商品房價格大漲,市場傳出政府有意加強宏觀調控的消息,當時中房協發表了一份《2007年上半年中國房地産市場研究報告》,呼籲市場的問題市場解決,強調“行政干預適得其反”。第二次是2008年房地産市場受金融危機影響陷入低迷,也是中房協站出來,呼籲減稅、推行購房補貼,建議國務院“救市”。

  可見中房協的邏輯很明確,一會兒靠政策一會兒靠市場,奉行兩套標準,目的只有一個——房價只能漲不能跌。就這點兒心思也好意思説自己代表的是整個産業的利益?就算是,那也只能説它代表了個別開發商的短期利益。

  第二個原因是:開發商聯合起來比較容易,他們可以通過中房協將自己的利益訴求“上書”國務院,而分散在市場中的千千萬萬購房者卻很難坐到一起形成利益共識,更沒有類似“中房協”這樣強勢的代言人,他們如何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以影響決策?

  公眾真正焦慮的不是中房協説了什麼,而是決策層會依據中房協的一面之詞來研究決定房地産政策的變更,在購房者代言人缺席的情況下,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指著中房協的鼻子先罵了再説。

  對於購房者對自己的不滿,朱中一也曾表示自己很“冤枉”,認為自己並不是在為開發商代言,而是希望房地産市場維護回暖態勢,防止漲價蔓延。

  若真如此,我只想問,當房價大漲時,中房協的建言在哪?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