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白劍峰:大醫院“專治大病”行不行?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22日 08: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只有大醫院的病人越來越少,醫改才算成功;如果醫院越搞越大,就説明改革是失敗的

    最近,很多大型公立醫院都在跑馬圈地蓋大樓、買設備,掀起了新一輪擴張潮。據了解,建設資金主要來自銀行貸款和自我創收,很多醫院為此負債纍纍。

    公立醫院為什麼熱衷於“攤大餅”?説到底,還是為了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長期以來,在政府投入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公立醫院都是靠自我創收謀生。目前,醫院的收入來源主要有三條:一是勞務技術收費,二是檢查化驗收費,三是藥品和耗材加成。所以,醫院病人越多,設備越先進,創收就越多。在利益的驅動下,醫院很難抑制住擴張的衝動。

    醫療消費不同於其他消費,具有無限趨高性。一般來説,在事關生命健康的問題上,絕大多數人不會優先考慮金錢,而是不惜一切代價治好病。因此,只要經濟條件允許,誰都希望看到最好的專家、得到最好的治療、用上最好的設備。而大醫院正是利用其壟斷優勢,獲得源源不斷的病人。同時,大醫院為了保持其領先地位,競相開展“軍備競賽”。例如,短短十年間,很多大醫院就淘汰了16排CT乃至64排CT,代之以全球最先進的320排CT。這些高精尖設備的過度使用,導致醫療費用不斷攀升。可見,羊毛出在羊身上,醫院的債務最終還是要靠患者來還。

    也有人認為,如今老百姓的生活好了,醫療需求越來越高,大醫院多建幾座大樓、多開幾間病房,豈不是可以緩解看病難?

    其實,這是一個認識誤區。看病難的根源,並不在於大醫院不夠大,而在於缺乏合理的分級診療體系。由於醫療資源兩極分化,城鄉醫療水平差距太大,才導致“全國人民上協和”。事實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大醫院,無論是數量還是規模,都遠遠超過了發達國家。但是,很多大醫院為了保持其“江湖地位”,仍在盲目擴張,導致“強者更強,弱者更弱”。其結果是,大醫院越擴建,壟斷優勢越明顯,病人越趨之若鶩。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