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評論部:多元時代更需凝聚共識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2日 09: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公共生活中的民主原則,也是一種介入生活的基本態度和方式:討論問題時,如何對待別人?堅持理念時,又如何反思自己?觀點可以有別,但在尊重彼此上卻應達成一致;價值可以多元,但在行為規範上卻應有基本標準;對現在的認識可以各持己見,但對公平正義的追求卻應殊途同歸  

       設想,家門口要建大型化工廠,你可能持反對態度;但鄰居家孩子能去廠裏上班,他就可能舉手贊成。建,還是不建,於是成了一個問題。

       雖是極端例子,卻屢有現實翻版。具體到圍繞一個項目的爭議,宏觀到國家發展之路的走向,抽象到道德狀況、社會心態、價值信仰……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頻道裏收看,也都可以用自己的麥克風廣播。民主化、信息化、全球化浪潮疊加,思想觀念的裂變塑造了一個時代生機蓬勃的心靈圖景,也提示我們,多元時代更需要凝聚共識。

       當今中國,正處於大轉型的現在進行時。財富的持續增長、社會的不斷變動,激發出空前活躍的思想。維權意識日益敏感、利益訴求更趨多元,方此之時,共同的社會認知、道德理念、行為規則,才能保證思想的交鋒、價值的角力、利益的博弈,不至淪為撕裂社會秩序的負資産,而成為推進社會前行的正能量。

       毫無疑問,當觀點莫衷一是、看法不盡相同時,共識是社會交流的基礎。只要與自己結論相左,一切證據就都是偽證;一旦跟自己觀點不同,不管出發點如何就都是“敵軍”,這種以主觀判斷取代客觀現實、用立場站隊取代辯駁事理的思維方式和行動邏輯,有違公共生活中的民主原則。因為所謂民主,並不僅僅是制度設計,也是一種介入生活的基本態度和方式:討論問題時,如何對待別人?堅持理念時,又如何反思自己?

       我們的觀點可以有別,但在尊重彼此上卻應達成一致,這樣,意見不合者才不至於上演從對罵升級為“約架”甚至圍毆的鬧劇;我們的價值可以多元,但在行為規範上卻應有基本標準,這樣,被救者才不至於理直氣壯地一走了之充當“道德殺手”;我們對現在的認識可以各持己見,但對公平正義的追求卻應殊途同歸。

       多元時代達成共識,可能遠比想象中更複雜。但多元並非意味著正確的價值不復存在,包容也不意味著可以漠視公理。正因此,我們能理解觀念上的不同取捨,能理解價值上的不同立場,卻更欣喜于言論不為眼球裹挾,良知不被利益吞沒,人性不被“理性經濟人”的預設綁架。構建觀點交鋒的“議事規則”,才能避免非黑即白;堅守轉型社會的“底線倫理”,才能防止行為失范;善待精神構建的“道德力量”,才能提升道德水準。這些基於理性、基於人性的正面能量,將賦予社會不斷前行的恒久動力。

       具體而言,延長退休年齡你可以贊同或反對,老有所養卻應是共同目標;火災吞噬的人數你可以懷疑,但及時公開信息、不能造謠傳謠卻是基本原則;甚至,老人跌倒你或許選擇袖手旁觀,但伸手救溺、知恩圖報才是良知顯現。在一個社會中,法律是低限度共識,道德是高層次共識,二者都必不可少。未來中國的發展,必須找到這樣的最大公約數。

       記得普京再度當選後談到如何重振俄羅斯,首先強調的是“如果我們能成為一個整體”;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將“共同的價值”,視為“維護國家利益的戰略工具”。正在劇烈轉型的中國,比任何時候都需要成為一個整體,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凝聚社會的共識。如此,方能維護社會活力競相迸發的局面,築牢不斷長高的“中國大廈”基石。

熱詞:

  • 公共生活
  • 民主原則
  • 公平正義
  • 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