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股市要雄起 需先恢複元氣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1日 09: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羊城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上半年的股市收官了,投資者盤點收成,辛苦半年,絕大多數肯定都白忙乎啦。今年的A股行情就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以滬指計,上半年股指基本原地踏步,牛皮盤整,還多虧末尾交易日撐點臉面,才勉強沒以綠盤報收。

  更糟糕的是,現今市場瀰漫著悲觀情緒,無論技術派還是基本面派,都不看好眼前大勢。固然,A股的疲弱,受到諸多因素拖累,諸如歐債危機、全球經濟不景,而國內房地産調控砝碼始終未放鬆,加之經濟增速預期降低,總之,大環境“風雨飄搖”,股市也難有好臉色。但是,要知道,A股從未真正擔當過“經濟晴雨錶”的角色,如今要從外部經濟環境來詮釋其走勢,恐怕也難令人信服。

  更何況,A股走熊已四五年,現今市場的總體估值水平已低過2008、2009年的低點,尤其是許多績優藍籌股,市盈率都在10以下,愈來愈多的股票價格跌破了凈值。這意味著,這些股票都在打折賣,若從投資角度,不必辛苦去“打新”了,買這些打折股票更划算。但就是如此便宜“超值”的股票,為何卻少有人追捧呢?

  照理説,今年以來,證監會為搞活股市,不遺餘力,幾天就一個“新政”,頗讓投資者振奮,從整飭市場秩序,到鼓勵上市公司分紅,引社保資金入市,擴大境外機構投資份額,再加之央行的降準、降息,因此,從政策和資金面看,應有利於股市向好。但A股卻硬是像扶不起的阿鬥,既令人失望也讓人不解。

  其實,説到底,現今A股的走勢仍是前些年超常規擴容的滯後反應。試想,一個連投資者都未培育起來的新興市場,連續幾年融資額創全球第一,這需要多少資金接盤,需要多少投資者做後盾?股市,無論如何創新,但最基本的市場供求關係是不能悖逆的,否則,就要為此付出代價。

  正當市場悲觀時,管理層卻是信心滿滿。上交所負責人日前還高調宣示,上交所2020年市值要達到70-80萬億。而目前其市值僅有15萬億,這就是説,七八年時間,要擴大5倍多。又要來個“大躍進”!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前日則説,中國股市沒理由不做到世界第一。做世界第一,貌似沒啥不好。正是在發奮追趕的信念驅動下,我們創造了眾多的世界第一。但是,回過頭看,我們也為此付出了資源、環境甚至許多人健康的代價。所以,無論股市還是經濟發展,都得遵循客觀規律,盲目擴張,單純追求規模,就難免陷入數字政績的泥淖。

  而今,股市走低,“救市”的呼聲又起,但是,現今的A股,單憑某一兩項施救舉措恐很難挽回頹勢,最重要的還是要遵循基本的供求規律,讓市場休養生息,恢複元氣。一個只看重圈錢而不重視回報的股市是沒有希望的。言者

熱詞:

  • A股
  • 估值水平
  • 滬指
  • 雄起
  • 大躍進
  • 救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