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熊丙奇:從南科大復試看自主辦學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1日 09: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備受關注的南方科技大學自主招生能力測試(復試),6月19日上午在全國八省同時開考,近1400名考生參加。這場能力測試,儘管採取傳統的筆試,但考題讓考生們眼前一亮。“題目相當有趣。”來自深圳外國語學校的考生袁嘉樂第一個走出考場,“有點測智商的感覺”。(6月20日《新京報》)

  對於南科大“相當有趣”的復試題,網友的意見不一。有人批評南科大,復試題考察的居然是學生的“智商”而非創造能力;也有人支持朱清時校長的“説法”,認為題目出得很“創新”——最讓考生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題,在一張單獨試卷上,讓考生在7分鐘內將1至300的全部數字寫下來。朱校長稱“這道題很簡單,但是很經典,一般人堅持不了七分鐘高強度地集中注意力,這道題對一個人的注意力的考察是很見效的。”

  從今年5月底南科大招生方案公佈以來,我就一直認為,南科大今年實行的招生,已然不是自主招生——它只是在現行集中錄取制度框架下,給了學校有限的自主權,學生的選擇權並沒有任何增加。這次南科大進行的自主招生能力測試,也是在有限的自主權空間中,對報考的學生進行考查。在筆者看來,既然是學校的自主測試,就應該尊重學校的自主性,不能用單一的標準去要求這所學校,也不能認為這所學校的做法就值得其他學校借鑒。

  大學的自主辦學制度和自主辦學活動,是兩個不同範疇的概念,前者是一種基本制度,後者則是學校根據自己的辦學定位、特點進行辦學的活動。作為基本制度,在一校能行得通的制度,自然可以推廣到其他學校。這就是整個社會關注南科大改革的原因,公眾希望南科大能建成現代大學制度,為我國高等學校的管理改革提供借鑒。

  而作為辦學活動,在一校能行得通的做法,並不一定適合另一校,因為每個學校有自身的辦學定位、辦學特色。所以,在自主辦學制度框架下,大學的校長要由本校的校長遴選委員會遴選——在其他學校做校長做得不錯的人,不一定適合另一校;大學的學科、專業、課程要自主設置;就連人才培養模式,也該各校因校而異。

  自主辦學制度和自主辦學活動,一直被輿論混淆。原因是我國大學沒有辦學自主權,因此“千校一面”。雖然大家對“千校一面”不滿,卻愛用“千校一面”的思維去分析大學正在進行的自主辦學改革。比如,某校錄取了某個學生,為什麼另一校不錄取?某校開設出某門“潮課”,這是不是要經過教育部批准?當然,出現這些不滿,還有另一方面原因,就是在公眾看來,大學的這些做法並不嚴密,有些隨意,體現不了學校的特色。

  要正確認識大學的自主招生改革,也就需要從以上兩方面努力。首先,社會公眾應該拋開“千校一面”的想法,以個性的眼光,觀察每所學校的招生、學科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模式,允許學校做個性化的積極探索。大學的辦學自主權,既是對政府部門而言的——要求政府放權,同時又是對輿論而言的——要求輿論給大學的自主辦學真正能自主的空間,輿論可以監督教育和學術中的腐敗、不端現象,卻不能以輿論去干涉學術和教育的獨立性。

  其次,大學應該建立起自主辦學模式,不能還是由行政主導學校的教育和學術決策。在學校層面,應該成立大學理事會,負責學校的總體戰略決策和校長遴選;校內的教育事務管理,應該成立教授委員會,由教授委員會負責教育事務的管理和決策;校內的學術事務,則應該由學術委員會負責。這是保證大學用好辦學自主權,防止自主權被濫用,形成辦學特色的基本制度。如果有這樣的管理制度,像招生這類教育事務,就應該由獨立運行的招生委員會,確定學校的招生標準,並監督有關機構實施。在這種辦學環境中,公眾也就會逐漸習慣大學“各有韆鞦”的招生標準和辦學方式。

熱詞:

  • 自主招生
  • 辦學定位
  • 自主辦學
  • 科大
  • 辦學特色
  • 辦學自主權
  • 復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