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李寧:單月稅收破萬億與豬肉價格20元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5日 14: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6月份,全國財政收入10055.76億元,比去年同月增加2176.36億元,增長27.6%。(財政部網站7月14日)

  這是今年第三次財政收入單月超過萬億元。今年1月份、4月份稅收收入均超過1萬億元。從累計數據來看,全國財政收入56875.8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526.03億元,增長31.2%。

  對於稅收增長原因,財政部分析認為:一是經濟增長帶動稅收增長。上半年,國內生産總值增長9.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3%等相應帶動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營業稅、進口環節稅收等較快增長。二是價格上漲帶動以現價計算的相關稅收增長。1~6月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5.4%,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7.0%,帶動以現價計算的相關稅收相應增加。三是特殊增收因素。四是政策性增收因素。

  財政收入單月超過萬億,我們不能光看到經濟增長,還要看這種收入背後的更多民生問題和經濟運行實質。其實,稅收收入高速增長,有兩大原因值得關注,一是稅制問題,二是價格問題。目前我們國家是以增值稅等為主的流轉稅體系;流轉稅的計稅依據是以貨物和勞務價格為基礎,價格高,稅收高。又由於流轉稅的轉嫁性,稅收通過價格轉嫁出去,進一步推高了貨物價格,如此形成了自己的特殊循環圈。

  簡單舉個例子,117元價格的商品,其中17元為增值稅(目前基本稅率是17%),但是消費者按照117元的總價格購買。如果增值稅稅率為3%或者10%,那麼這個商品的總價格就會成為103元或者110元。從這個意義上來説,目前的稅收高速增長,並不完全是由經濟增長帶來的,高稅收背後的另一實質是高通脹。

  有中國學者對比中美的物價發現,一些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的售價比國內同類商品便宜50%。並由此認為中國的增值稅、消費稅和營業稅等流轉稅導致物價居高不下,中國商品中所含的稅比任何一個發達國家都高:是美國的4.17倍,日本的3.76倍,歐盟15國的2.33倍。(中國青年報6月29日)

  如果僅從對物價的作用來看,稅收收入單月超過1萬億元,與豬肉價格上漲到每市斤20元,體現的問題類似,都是CPI高企的推手。但對豬肉價格上漲問題,政府非常重視,據報道,政府研究出臺五項措施促進生豬生産以穩定豬價;可是對稅收增長推高物價的問題,政府並沒有足夠重視。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防止物價上漲是經濟調控的首要任務。對此,國家今年連續加息以治理貨幣流動性過剩助推物價上漲等問題,也對涉及民生問題的物價實施了限價限購等措施。這當然是必要的。但解決通貨膨脹問題,不能光靠加息等措施,還需要通過稅制改革,減輕企業稅收負擔,減少貨物在流轉環節的稅費,從而降低物價。

(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