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徐娟:教育投入要“放長線”更要“常放線”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1日 16: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日前,河南省寶豐縣政府向社會發佈信息稱,決定從今年起設立專項資金,對考取碩士、博士研究生的寶豐籍人員,每年分別補助生活費1萬元和1.5萬元,並且沒有回原籍服務等任何附加條件。同時,該縣免除高中計劃內統招生的學費和住宿費的政策也將在今年秋季實行。(7月11日《中國青年報》)

  在解釋發放助學金時為什麼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原因時,該縣一位負責人給出了這樣的答案:“寶豐縣正在努力‘放長線’發展教育,讓貧困學生有學可上,激勵學生崇尚知識,靠知識改變命運,同時也是在為縣域經濟發展儲備和積累人才。只有讓經濟發展成果充分惠及百姓,才能為經濟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這種“放長線”的教育投入,與前些年社會熱議的陜西吳起推行連續三年全民免費教育的做法異曲同工。吳起縣委書記馮振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透露出他們的“用心”:假如每位吳起的青壯勞動力都受過良好的教育,他們未來不但可以把吳起的資源利用好,吳起以外的資源也可以為我們所用。由此我們要可以看出,不論是對“不算富”的寶豐縣,還是對擁有石油資源而“頗有家底”的吳起縣而言,都把當前“教育投入”與今後“發展動力”直接挂起鉤。這種具有戰略眼光和和長遠思維的“放長線”做法,或許正是他們肯于在教育投入上下大本錢的原因所在。

  與寶豐、吳起等地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不少地方我們看到的更多是“三公”開支居高不下、“辦節追星”樂此不疲、揮霍浪費常有發生的報道。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大財政教育投入的意見》明確提出,確保到2012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産總值比例達到4%的目標按期實現。這個早在1993年提出的目標,經過了近20年迄今為止仍未實現,個中原因的確值得我們深思。要實現4%的投入目標,關鍵在於各級政府增加教育經費投入,壓縮一般性支出,優先保障教育支出。這不僅需要有寶豐、吳起這樣對教育投入“放長線”的地方,更要使這樣的投入在更多的地方成為常態。也就是説,不僅要有“放長線”的思維,更要有“常放線”的作為,教育投入不因各地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從這個意義上講,實現教育投入的“放長線”、“常放線”,不僅有賴於地方領導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更需要有強有力的制度保障加以推進。一方面,應當加強經費預算編制,從源頭上避免擠壓教育經費的比例。另一方面,要將教育投入的情況、使用的途徑等向社會公開,接受公眾的監督,讓社會大眾參與到推動“常放線”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