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2日 22: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焊接機器人在哈飛汽車車間內焊接汽車零部件(10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勇 攝
新華網北京11月2日電 新華社記者
深秋的遼東半島寒氣侵人,但當記者走進位於鴨綠江口西岸的丹東港,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卻撲面而來——運輸車輛川流不息,龍門機車高舉貨櫃,萬噸巨輪往來穿梭……近年來,丹東港貨物吞吐量、集裝箱發送量不斷創下歷史新高。
“這是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帶來的歷史機遇。”丹東港集團執行總裁張竑江告訴記者,振興東北戰略實施以來,特別是《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出臺後,東北腹地經濟迅速崛起,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帶動包括丹東港在內的遼寧沿海港口迅猛發展。
來自遼寧沿海的“經濟脈動”傳遞的是整個中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信息。“十一五”以來,中國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穩步實施,區域自我發展能力和區域間協調性日益增強,有力促進了中國經濟增長。
剛剛公佈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將“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列為重要內容。展望今後五年中國經濟“新版圖”,“四大板塊”總體格局基本穩定,各區域比較優勢將進一步凸顯,區域間協調性將持續增強。
區域規劃密集出臺細化“四大板塊”格局
不久前《國務院關於中西部地區承接産業轉移的指導意見》正式出臺,被認為是促進區域間協調發展的又一著“妙棋”。根據這份文件,國家將在財稅、金融、投資等多方面給予中西部地區承接産業轉移支持,力促中西部地區成為産業轉移的首選地。
“十一五”以來,中央在區域發展的“棋盤”上頻繁落子,加緊佈局。
從東部地區的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到中部地區的黃河三角洲、皖江城市帶、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再到西北、東北地區的關中-天水經濟區、遼寧沿海經濟帶,我國區域規劃和相關指導性意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密集出臺。
“僅去年以來,國務院就先後批准了10多個區域規劃,如果在地圖上標注出來,基本覆蓋了中國大部分地區。”全國經濟地理研究會會長陳秀山説:“這樣做相當於進一步細化了業已確定的區域發展‘四大板塊’格局。”
早在本世紀初,中央就開始著手勾畫中國區域經濟發展藍圖,到“十一五”初期基本完成總體戰略佈局,內地形成了以“四大板塊”為主體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即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