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丁永勳:微博圍觀固然重要 不宜過分誇大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31日 09: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從事評論的人,被看做一個社會的觀察者,回顧這一年中我們評論過的重大事件、關注過的熱點新聞,幾乎都與一個東西有關,那就是──微博。

  很多新聞事件從微博發端,或者因微博推動其發展。給力、神馬、浮雲等年度熱詞和流行語,從微博登上了傳統媒體,被人們頻繁使用。一大批理性公民,轉戰微博這個新的舞臺。一些黨政部門和領導幹部,也紛紛上網“織圍脖”。年初,微博還登上了“兩會”這個中國最高的政治舞臺;年底,悲劇性的“錢雲會”事件,催生了史上第一個“微博觀察團”。雖然以微博為媒介的公眾參與嘗試,結果如何可能要等到下一年才能揭曉,但它畢竟為民意表達和官民互動提供了一個新的通道,也對社會穩定起到了減壓器的作用。

  微博不是中國人的“發明”,被引進之後,也經過了一些“本土化”的改造,但借助其巨大的傳播功能,卻發揮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在國外影響最大的微博類網站上,用戶大多在談論吃喝玩樂,關註明星八卦,分享一切好玩的東西;在我們這裡,雖然粉絲最多的“微博之王”也是娛樂明星,但真正具備社會影響力的,還是那些“有態度”的理性公民,他們更多用微博來傳播新聞事件、討論嚴肅的社會問題。國外的狀況,或許因為他們有更多的表達和宣泄渠道,可以從成熟和更具公信力的傳統媒體獲取新聞信息。在我們這裡,微博恰巧填補了這些空缺,所以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微博開始顯示其巨大影響,甚至以直播的方式推動事件的發展,當屬宜黃事件。通過微博,這一事件的全過程被呈現到網友面前,最後,發佈信息的記者、受害者的家人、當地政府官員,都出現在微博的同一個平臺上,這樣的景象,打破了傳統媒體的運作步驟,也改寫了新聞傳播的模式。微博也讓一些人露出了層層包裹下的真面目,有人因學歷造假被揭穿、有公眾人物露出了偽精英真惡俗的真面容。還有一些意見領袖和打假先鋒,掌握了微博這個新武器,幹得風生水起。直到最近的錢雲會事件,博友從線上走到線下,出現在新聞事件的現場。

  微博改變的,不僅是信息的傳播形態,還有人際關係和社會生態。一方面,在虛擬空間中,傳統的組織結構和人際關係變得鬆散,微博又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表達空間,人們之間更加陌生,可能每天互動卻從未見面;另一方面,也為社會重建提供了網絡空間,個人獲得了更多的表達自由,任何人都可能引起別人的關注和興趣,同時這也需要重新建立秩序和規則,這些規則,不是為表達設置障礙,而是鼓勵公民理性表達、承擔責任。“微博觀察團”,讓我們看到了這種希望。

  隨著微博的流行,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圍觀改變中國”。當然,也有人覺得,這樣的表述有些誇大,對此不宜過於樂觀。事實也説明了這一點,一些比較極端的個案,在圍觀下可能獲得快速解決,比如“河南考生李盟盟被落榜”“騰訊與360大戰”等;但一些反映深層矛盾的事件,比如網友圍觀最集中的各種拆遷血案、這樣那樣的“日記門”,不少最後都不了了之,或者異地重演。由此可見,圍觀固然重要,規章制度的改進完善和深層次矛盾的解決,還需要公權部門對民意的虛心聽取和積極回應。

  無論如何,微博仍是這一年最具標誌性的事物,多家媒體不約而同將年度人物頒給了“微博客”,2010年將以“微博元年”而被人們一再記起,以微博為媒介的理性表達和公民參與,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