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究竟會變成什麼樣?

2014年03月28日 14:59

幾天前,保定將成為“國家政治副中心”的消息不脛而走並迅速引起轟動。儘管國家發改委很快就發言辟謠,但依然擋不住先行者們投資保定的腳步,使當地房價陡增10%。

3月26日出臺的《河北省委、省政府關於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意見》明確指出,將打造京津保三角核心區,把首都周邊一批縣市建設成衛星城市,以保定、廊坊為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載地。做大保定城市規模,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業單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醫療養老等功能疏解。

從這份意見可以看出,保定、廊坊等北京周邊城市毫無疑問迎來了幾十年來最好的發展機遇。

縱觀歷史,保定的政治地位一度十分耀眼。這座在今天很普通甚至不太知名的城市,歷史上曾經很繁榮。

保定建城始於北宋。今日之保定,建於元太祖時。至元太宗而成氣象,定名保定,寓“保衛大都(北京),安定天下”之意。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因其皇位是從侄子建文帝手裏搶來的,坐得名不正言不順。因而他時刻都要提防有人造反,保定拱衛京畿之任也就更重。明成祖因此將原本為防衛蒙元殘余的北平行都指揮使司,更名為大寧行都司,並從寧城遷至保定。

至清康熙年間,保定的政治地位達到輝煌頂峰。清設八大總督,以八大頂級疆臣分領天下。其中,直隸總督為八大總督之首,即天下疆臣之首。康熙八年,直隸巡撫移駐保定,保定為直隸省省會,直至滿清覆滅。

清朝初期及中期,天下承平,直隸總督因此在史上聲名不彰。至清末,江山飄搖,作為天下疆臣之首的直隸總督開始承擔保衛清廷的重任,曾國藩、李鴻章、榮祿、袁世凱都曾擔任此職。僅僅這幾個名字,就足以凸顯保定之重。

民國建立至1928年東北易幟,中國實現名義上的統一。起家南方的國民政府將國都遷至南京,以北京為核心的北方地區的政治地位瞬間衰落,保定也隨之開始了百年衰敗史。

1911年後北洋政府時期,直隸總督改在在天津辦公。保定從此失去其原有政治地位,成為普通城市。1928年,直隸改稱河北省,國都南遷,北京降格為河北省會,河北省府官員遷至北京辦公。但兩年後省府又遷回天津。

1935年,河北省府又由天津遷到保定,確立保定為省會。但旋即,日軍侵佔華北,省會變為邢臺。

抗日戰爭勝利初,河北省會又回到北平。1946年6月,再由北平遷保定。1年多後,又由保定遷回北平。

1949年8月,新政權已決定定都北平,並改名北京。河北省會無理由再留在北京,便又遷回保定。1958年,河北省會又遷至天津。1966年,保定又成了省會,原因是天津升格為直轄市。但僅僅兩年後,省會又去了石家莊。

不過,這次省會之失,不是省政府主動再棄保定,而是保定人民把省會打跑了。時值“文革”,全國武鬥四起,保定是當時的武鬥重鎮,各路造反派槍炮齊鳴,連打帶嚇,使得當時的河北省委與省府實在不敢再呆下去,只好南遷到石家莊。自那以後,保定逐漸淪為一座普通的城市。

2013年,保定GDP總值為2680億元,在河北省排名第五;人均GDP約2.4億元,在河北的11個地級市中僅排名第10。與北京相比,無論是在經濟産值還是居民生活水平上,保定都相差甚遠。如果保定能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業單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醫療養老等功能疏解作用,其城市硬實力勢必獲得極大提升。

保定也並非一無所有,其有不錯的工業基礎,有長城汽車、英利集團、隆基泰和、巨力索具、奧潤順達、宏潤紡織等一批龍頭企業。

按照河北省的意見,河北將做大保定城市規模,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節能環保和臨空經濟、現代物流等産業。可以預期,保定距離它的再次輝煌,已經不遠了。

(綜合整理新華網、老槍《榮與枯:保定政治地位的前世今生》、鳳凰財經)

掃一掃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