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記者劉浩睿)傳統媒體正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這已是不爭的事實。發達國家的傳統媒體發展較早,因此也比國內媒體更早遭遇寒冬。當網絡、移動設備愈發普及後,國外媒體的生存環境催生了新類型的媒體網站,不少傳統媒體紛紛去紙媒化,在報道方式上進行轉型。
Buzzfeed:先做網站 後做新聞
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關於新聞聚合網站Buzzfeed營收數據的更新,最近一次更新在2013年12月4日,當天彭博社報道,兩位了解公司財務的人士預測,BuzzFeed在2014年的營業收入將高達1.2億美元。
Buzzfeed的成長速度常常超過預期。有消息稱,2013年中期,公司曾預計全年收入為4000萬美元,但這個數字在下半年的運營中被很快超越。
Buzzfeed不算是做新聞起家,自從依靠用戶提供分享有趣的內容獲取初步聲譽後,工作人員開始重視原創內容並以此吸引用戶。在Buzzfeed網站自身的熱度排行榜上,最受歡迎的文章類別就是盤點類,此外娛樂消息也大行其道。它曾被揶揄為專門兜售動物萌態內容的網站,即使現在,Buzzfeed的大部分內容也很難稱作為傳統意義上的新聞。
(Buzzfeed的網站首頁看起來甚至有點淩亂,突出了網絡快餐文化的元素,雖然“News”的標簽放在最首要的位置,不過最受網友歡迎的還是娛樂類文章。)
接著,Buzzfeed有意識地向嚴肅的新聞報道,開始招募媒體從業人員入職。強大的盈利能力,是Buzzfeed富庶的資源。擁有金錢和訪問量,它可以用多種方式讓自己躋身優良的新聞媒體之列。
另一個成功者是《赫芬頓郵報》。該媒體號稱“第一網絡大報”。2011年,美國在線(AOL)花3.15億美元收購這家媒體。由於《赫芬頓郵報》是由政治博客轉型而來,比Buzzfeed在初期定位上更符合嚴肅新聞的需求,因此《赫》報在轉型上的阻力更小。在收購之後,《赫》報創始人、總裁、總編阿裏安娜•赫芬頓坦言,充足的資金注入,使《赫芬頓郵報》有資源雇用記者、撰寫嚴肅的獨家新聞。
(阿裏安娜•赫芬頓出生於希臘,30歲才來到美國,在政治、評論領域取得成就。)
《赫芬頓郵報》在2012年拿到了普利策新聞獎國家報道獎,這是第一家拿到普利策獎的網絡媒體,此時距離該報創辦過去了6年。
這兩個網站在新媒體時代異軍突起,一個合理的解釋是,外國媒體生態環境的突變為新生力量提供了生存空間,後入場競爭的媒體迅速攻城圈地,贏得發展空間。與轉型困難的傳統媒體相比,這似乎是後發優勢,但後發優勢的實質還是在技術革命之後,兩家媒體以適應環境的姿態先利用技術紅利,因而獲得先發優勢。
傳統媒體的冬天,在國外更早來臨
傳統媒體去紙媒化的風潮率先在國外出現。面對新時代的變革和新型媒體的衝擊,傳統媒體在盈利能力上遭遇了衰退。
2007年,蘋果公司推出第一款iPhone手機,開啟智慧手機的時代。同手機相配套,2007年以後,移動網絡制式從2G逐步過渡到4G。終端和媒介都在進化,這極大侵蝕了平面媒體的受眾。一方面,類似紐約時報媒體集團的傳統媒體,發現自己的廣告和發行營收持續下降,另一方面谷歌的廣告收入逐年上漲——據預測,2013年谷歌的廣告營收能超美國所有紙質媒體營收總和。
當讀者可很容易地利用手頭的移動設備獲得訊息時,平面媒體的印刷和發行成本就越來越顯得多餘。尤其是,平面媒體給讀者提供的是整塊化篩選好的新聞,而讀者可在網絡上閱讀到自己感興趣的碎片化新聞,網絡的普及也讓“媒體決定內容”的模式轉向“讀者決定內容”。
面對變化和成本壓力,媒體的應對方式之一就是拋棄平面轉向網絡。早有統計顯示,閱讀數字報紙所增加的讀者數,足以彌補報紙印量減少而失去的讀者數。而一些老牌媒體乾脆停掉平面媒體的業務,轉向數字平臺,如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新聞週刊》等,這樣的應對方式也“西風東漸”,為中國一些媒體效倣。這種嘗試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2013年,《紐約時報》數字訂閱收入首超數字廣告。
(新版《紐約時報》網站上,原生廣告會被標注成藍色,並且文字註明。)
可是,對這些傳統媒體而言,現在所在做的業務已是在效倣Buzzfeed和《赫芬頓郵報》的模式。媒體停掉平面版,將內容全部通過網絡呈現,這幾乎是《赫芬頓郵報》的起步點。2014年1月10日,《紐約時報》網絡版進行近8年來的第一次改版,據報道,改版後《紐約時報》網絡版迎來“原生廣告”。所謂“原生廣告”,也就是由贊助商付費,按照記者報道的體例撰寫,用特殊顏色標注並出現在頁面上的文章。這一模式雖遭到爭議,可不得不説,這就是Buzzfeed成功使用多年的盈利模式。
(Buzzfeed網站上,原生廣告也會被特殊標注,以便不會對用戶造成誤導。)
傳統媒體去紙媒化轉戰網絡,在方式上看起來更像是雜糅,將別人試驗成功的商業模式搬到自己的平臺。這既是無可奈何,可也順應大勢。對網媒而言,沒有平面産品在思路和成本上的拖累,可更快地適應新媒體的網絡環境。
在大數據時代迎接“全媒體”到來
如果傳統媒體的自我革命只是扔掉紙媒,把文章搬到網絡上,這樣的革命更像是逃避,而不是創新。只有充分利用網絡媒介的優勢,換個思路和模式做新聞,網絡媒體才不會變成屏幕上的紙媒。
1909年,美國《華盛頓郵報》就推出過類似的交互式地圖新聞《美國的最高機密》。由於這類新聞投入巨大,收效一般,在20世紀的媒體發展中,這一模式並沒有延續下去。但在網絡媒體時代,這可以在便捷的網絡環境下得以重新實現。
早在2010年,《衛報》就以谷歌地圖為底板,將伊拉克戰爭中所有人員傷亡情況均標注于地圖之上,這樣的簡單方式帶來巨大的視覺衝擊力,平鋪直敘地展現事實卻産生煽情效果。2011年,通過Flash技術,《衛報》將英國騷亂事件用時間軸的方式統一整合,讀者可點擊事件圖標知曉更詳細內容。通過拉動時間軸,讀者可直觀看到整起騷亂怎樣從托特納姆逐步蔓延到其他地區。
(《衛報》將英國騷亂事件用時間軸的方式統一整合)
這樣的處理方式核心思想是將新聞可視化,在有限空間內呈現更詳盡信息。以騷亂事件的時間軸報道為例,互聯網首先提供Flash技術幫助《衛報》搭建起這個模型,而互聯網的頁面資源是無限的,這允許《衛報》將地圖點上的每個事件都鏈結到相關報道頁面,並且頁面中包含視頻、嵌入地圖等多媒體信息。這一點,報紙就無法做到。
2012年12月,《紐約時報》在網站上發佈10個月前一起雪崩事件的深度調查。同樣利用先進的圖文交互方式,隨著讀者的鼠標在頁面上滾動,每一屏呈現的內容也不斷變化,讀者可在閱讀文字的同時,在頁面工程師的“引領”下在地圖上看到每名登山者的行進路徑。配合多媒體形式,讀者身臨其境地體驗這次雪崩,這對很多人來説是前所未有的新聞閱讀體驗。
(《雪崩》報道的一個頁面,在這個頁面上,隨著讀者滾動鼠標,右側的圖畫上會出現雪崩事件中登山者的行進路線。)
資深科技記者歐姆•馬利克認為,這種模式意味著絕佳的良機,在這個BuzzFeed和《赫芬頓郵報》等新秀媒體崛起的時代,處於劣勢的傳統新聞機構更需把握機會。
不過,這個模式還有爭議,尤其是在受眾寬度和收益成本上。有媒體人質疑點擊率拉動的點擊量收益能否填補巨大的採訪和開發成本。可是傳統媒體從業者需要思考的是,這樣的新型方式雖然成本不菲,但它最終不是在單一項目上,而是在整塊的業務中實現盈利。
不論結果如何,親歷多年生存環境變化的西方發達媒體都在嘗試變革,這是不爭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