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潘洪其:遏制房價先打權力開發商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26日 10: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法制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社情觀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最近出版的《中國住房市場發展趨勢與政策研究》顯示,我國房地産行業2007年後年均利潤率為30%左右,部分知名房企毛利潤率接近甚至超過50%。有關專家認為,房地産真實成本中約30%為“灰色成本”,大部分被用作公關費用,與“權錢交易”等地産腐敗密切相關,若能避免30%的“灰色成本”,目前房價“打對折”沒有問題(10月25日《中國青年報》)。

  一方面是房企要拿出真實成本的30%用於灰色公關、權錢交易;另一方面,即便在支付高昂成本的條件下,房企仍然能夠獲得30%左右甚至超過50%的利潤,兩方面情況結合起來,賣給消費者手中的房子豈能不貴得離譜?這是一個無比沉重的現實,一個微妙晦暗的隱喻,其中涉及的問題和弊端遠非只是“購房者大出血、開發商賺大錢”那樣簡單。

  早就聽説房地産行業有一個“內部公式”——開發成本:開發商利潤:灰色成本=1:2:2,但一直不敢完全信以為真。一名在珠三角和廣西、雲南多年從事樓盤開發的開發商曾向媒體披露:“樓盤開發成本只佔房價20%,開發商能夠拿到其中40%的利潤,餘下超過40%的利潤全部被相關職能部門‘層層消化'掉了。”這名開發商説房地産行業利潤率為40%,居於《中國住房市場發展趨勢與政策研究》披露的2007年後房企利潤率區間(30%至50%),他説的“灰色成本”(40%)比現在專家的估算(30%)高一些,都在大致可信的範圍之內。

  房屋開發成本只佔房價的20%,開發成本如此之低,並不讓人意外,因為房地産開發不是最尖端的高科技産業;開發商的利潤如此之高也並不令人十分驚訝,因為人們對房地産業的暴利已經具有了相當的心理承受能力。真正讓人無比驚駭的是,房地産企業用於向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及官員“公關”的灰色成本竟然也佔到了房價的30%!也就是説,消費者購買一套房子,不但要向開發商支付高昂的利潤,而且還要花幾乎同樣的高價,為另一個“開發商”——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及官員買單。是否可以這樣説,近年來房價之所以如雲霄飛車般持續飆升,最關鍵、最核心的秘密原來就在這裡?

  房地産開發企業與政府職能部門及官員相互勾結,通過暗箱操作抬高房價以牟取暴利,這種房地産領域的腐敗行為不但存在著理論上的可能,而且在現實中也已經出現了大量的腐敗案件。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來,紀檢監察部門和司法機關已經查處了北京市原副市長劉志華、安徽省原副省長何閩旭、山東省原省委副書記兼青島市委書記杜世成、天津市人民檢察院原檢察長李寶金、江蘇省蘇州市原副市長姜人傑等高級官員涉及房地産腐敗的案件,從多起房地産腐敗案件看,房地産開發的各個監管環節,從土地、規劃、貸款到銷售,腐敗的烙印無處不在。

  在房地産利潤率30%至50%的背後,包含著“官商勾結共牟暴利”的玄機,包含著“去掉30%灰色成本房價打對折”的秘密。這些駭人聽聞的數字警示我們,嚴懲房地産領域的官商勾結、權錢交易必須成為反腐敗和房地産調控工作的重要內容。較之其他領域的反腐敗,懲治房地産腐敗其實也不需要什麼“獨門秘笈”,只要嚴格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姑息、決不手軟,將何閩旭、杜世成、姜人傑等大小“權力開發商”繩之以法,就能斬斷房地産開發的“灰色産業鏈”,為房地産企業“省”下鉅額的灰色成本。這將有助於遏制房地産開發的暴利和房價飆升的勢頭,還房地産行業一個健康發展的朗朗乾坤。

熱詞:

  • 開發商
  • 房價飆升
  • 年均利潤率
  • 公關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