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來論:“價內稅”改革會否淪為漲價契機?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24日 17: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相關新聞:

  國稅總局官員:房地産稅最終會在全國實施

  美國QE3提振國際原油市場 成品油或迎“三連漲”

       國家稅務總局官員近日在第五屆中國企業稅務管理創新大會上透露,消費稅改革將會從兩個方面進行改革,一個方面是對徵收範圍的擴大或縮小,將會增大對“兩高一資”(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産品的稅率;另一面將在徵收環節進行改革,或將試點在加油站對消費者徵收成品油消費稅,即由向企業徵收改為向居民個人徵收。(9月24日《重慶晨報》)

       傳聞已久的消費稅改革終於箭在弦上了。作為繼個人所得稅和營業稅後的第四大稅種,消費稅稅率的調整以及環節的變化,都直接關係到消費者的稅負水平與稅負感受。理論上説,改革當然是件好事,尤其是成品油消費稅從“價內”走向“價外”。

       眼下的成品油消費稅,是典型的“價內稅”,即稅金包含在價格之中,作為價格組成部分的一種稅種。這種徵稅法雖然便於監管,卻也有著諸多弊端。當成品油消費稅從“價內”改為“價外”之後,即意味著稅價分離,車主加油後,也許會拿到一紙清單,明確標注油價幾何、稅價幾何。“價外稅”的好處主要在於三個方面:一者,有助於強化納稅人意識,車主加油後知道每次自己為國家財稅做了多少貢獻,當然,明確的稅單也會加重消費的稅負感,從而真正喚醒節能減排的意識自覺,強化成品油消費稅對消費行為的引導作用。

       二者,理論上有助於減少重復徵稅環節,降低油價成本,促進稅制公平。譬如以我國成品油消費稅1元/升為例,實際上在“價內稅”式定價之後,還得在企業環節按照這個定價徵收增值稅、城建稅等其他加稅,因此,有專家測算車主實際稅負大概在1.029元/升左右。一旦“價內”改為“價外”,則消費稅本身不會再遭遇加稅環節,雖然企業的增值稅等還是會傳遞到終端消費環節,但因為減少了重復計徵,油企成本必然下降,這給油價降低提供了切實的空間。

       三者,從企業方面來説,因為“價內稅”屬於企業先行代繳,只有在銷售完成後才能回籠資金。換言之,在車主掏錢買油和交稅之前,油企已經代交了這部分,因此,這種計徵方式大量佔用企業資金,增加企業成本。那麼,稅價分離之後,給企業減輕的資金流負擔要遠超重復徵稅的負擔,油價因此下行帶有無可狡辯的必然性。

       然而,這種直接利好企業的稅制改革,能不能兌現價格利好則是另一回事,公眾的擔心在於:即便不指望降價,如果保障不到位,改革很可能成為相關方面變相提價的契機。譬如8元/升的油價,“價內稅”改革之後,終端零售點會不會售賣7.1元/升,並號稱價格已經“降至谷底”——而反正1元/升的消費稅可以推脫為稅負機關強制徵收?

       這樣的擔心顯然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幾大油企舉著煉油板塊哭窮的鬧劇已經不是一兩年了。更關鍵的是,我們不能漠視以下幾個現實:一是成品油價格改革尚未大幕開啟,跟漲不跟跌的習氣仍未糾偏;二是儘管42項“新36條”的民間投資實施細則已全部出齊,但民營油企仍處於水深火熱,市場話語權了了,定價權更是無從談起;三是幾大油企對價格控制力極強。因此,“價內稅”改革會否淪為變相漲價契機、改革利好如何落實到終端油價裏?這些問題,尤須在改革之前清楚地梳理。(作者:鄧海建)

熱詞:

  • 價內稅
  • 漲價契機
  • 成品油消費稅
  • 稅價分離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