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楊亮:樓市調控不能松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31日 09: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近期,一些城市首套房貸利率逐步放鬆,一些地方相繼曝出樓市微調“新政”。部分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出現環比上漲苗頭,部分購房者開始擔心房價反彈。雖然中央各部委多次重申調控力度,但是地方政府的微調依然在頻繁出現。7月24日,國務院派出8個督查組赴16個省(市)開展房地産市場調控政策專項督查,再次釋放調控不動搖的明確信號。

  從2011年以“國八條”為標誌的本輪最嚴厲調控開始執行到現在,一直存在中央對樓市調控堅決執行與地方政府對調控微調的博弈。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20個重點城市住宅用地流拍明顯,全國300個城市土地出讓金總額6525.98億元,同比下降38%,縮水超4000億元。地方財政收入大幅下降,成為此輪地方政府在調控關鍵期仍動作頻頻的重要原因。

  種種跡象表明,當前樓市情況變得日益複雜:如果現階段放鬆調控,樓市泡沫勢必捲土重來,我國經濟將因此埋下重大隱患;而如果繼續加大調控,將可能使諸多行業受到影響。因此,當務之急不是放鬆調控,而是要促使樓市實現“軟著陸”。

  當前,房地産市場正處於調控的關鍵時期。一方面,儘管一線城市房價開始鬆動,但部分城市房價依然處於高位,同時一些未實施住房限購措施的二、三線城市購買需求仍然比較旺盛,調控效果還有待進一步鞏固。另一方面,近期部分上市房企公佈的2011年年報顯現,當前房地産市場龐大的庫存和高額負債並存。如何加快消化庫存,有效防範和化解房地産金融風險,將是樓市調控面臨的嚴峻考驗。因此,在保證調控不放鬆的同時,審慎把握調控的節奏和力度顯得尤為重要。

  綜合來看,本輪樓市調控,核心是限購、限貸,重點是抑制投資投機需求。目前,市場上出現成交回暖、價格小幅走高等情況屬於“結構性”變化,真正需警惕的依然是投機性購房。

  維繫市場穩定,尤需增加供給。對拍出去的土地,要嚴控“批而不建”,促使開發商及時開工蓋樓,儘快形成有效供給。對已蓋好的房子,要嚴控“建而不售”,打擊捂盤惜售,鼓勵以價換量。對已經賣出去但長期空置的房子,要通過經濟手段鼓勵出租、減少空置。由於城鎮化加速,城市土地有限,樓市的長期整體供求關係偏緊。加大有效供給、抑制投資需求,二者不可偏廢,都要長期堅持。

  樓市現在正處於新的博弈之中:一方面部分開發商認為樓市調控還將繼續,調控可能是未來一個時期房企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另一方面,一些開發商一再“造勢”,傳言調控政策軟化,房價將回升,很多購房者聽信其言而預期改變,並真實反映在樓市成交量上。因此,當前亟須穩定公眾的預期,對“穩增長”就是“穩樓市”的傳言及時予以澄清,並監督地方政府從嚴執行樓市調控政策,讓公眾對樓市調控有穩定、較長期的預期。

  現階段正處於房地産調控關鍵期,推行後續新政、形成長效調控機制尤顯迫切。雖然在投資、投機性泡沫被完全擠出市場之前,房地産調控不會放鬆,但是必須儘快推出具有同樣效力的替代政策,例如能有效抑制投資投機性住房需求、穩定稅收來源的房産稅政策,等等。此外,還必須注意到,各地區樓市回暖速度並不一致。例如,京滬深等一線城市已有明顯跡象,而中西部地區則剛有跡象。因此,在未來的樓市調控中,也應分地區、差異化地進行調控。

  樓市的癥結需要跳出樓市尋求解決之道。近年來,我國改革步伐逐漸進入深水區,利益複雜。在此大背景下,調控樓市成為對政府宏觀調控“智慧”的一次考驗。過度依賴土地財政,以低水平、粗放式的城市化帶動經濟發展的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與此同時,片面追求GDP增長的政績觀念也將受到前所未有的質疑。摒棄土地財政,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才是治本之策。

熱詞:

  • 樓市成交量
  • 樓市泡沫
  • 投機性購房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