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雅典負債辦奧運致經濟衰退 中國警惕“後奧運效應”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11日 01: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奧運會向來都是耗資巨大而又非花錢不可的項目。歷屆奧運會主辦國幾乎都要在基礎設施、場館建設等方面投上鉅資,以滿足舉辦奧運會的要求,展示該國風采。然而,運動會只有短短的十幾天,花上大價錢建造的奧運場館在一刻熱鬧之後,又該怎樣發現和利用它的長久價值,各國既有前車之鑒,又有他山之石。對於奧運會後比賽場館再利用的關注和研究越來越多,不能不説是件好事。

  前車之鑒為人嘆息

  在奧運會舉辦後場館的利用方面,不乏前車之鑒,如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和1976年的蒙特利爾奧運會。

  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爾奧運會 這是一個被人視為奧林匹克運動在運營方面的失敗案例。場館建設耗資巨大,活動結束後經營不善,影響舉辦城市經濟發展。由於投資失去控制,奧運成本竟超過預算20倍。奧運會後,蒙特利爾公民承擔了一個新的稅種———奧運特別稅,而且一交就是30年,直到2006年11月才還完債務。

  2004年希臘雅典奧運會 這也是經常談論的一個經濟規模不大的國家負債舉辦奧運會的失敗案例。

  雅典奧運會場總開支嚴重失控,高達130億歐元,使希臘政府陷入嚴重的預算赤字,2004年高達6.6%,比與歐盟規定的3%的最高標準相比超出了一倍多。場館建設的規格超過了奧委會的要求。

  奧運會賽後,希臘政府宣佈了奧運場館利用的三項原則:第一,絕不出售任何場館,保持場館的國有性;第二,注重場館的社會價值,讓它們服務於社會,服務於國家的整體發展規劃,而不過度強求經濟效益;第三,政府絕不讓百姓承擔一分錢的維護費用。由於在奧運場館賽後利用方面動作遲緩,投入30多億歐元建造的場館處於無用狀態。希臘政府不僅未能從這些奧運設施中獲得經濟好處,還需要支付每年高達1億歐元的維護費。而且,在奧運會結束一年之後,希臘竟沒有一個可供田徑運動員訓練用的體育場。2005年希臘的經濟增長因此下降至了9年來的低點。至於鉅額開支造成的債務,用雅典市市長的話説:“雅典奧運會的債務需要希臘未來幾代人去償還。”

  他山之石各有韆鞦

  “後奧運效應”不一定都會發生。有研究表明,“後奧運效應”與一個國家的經濟規模及舉辦城市在這個國家經濟中所佔的比重有關。一些大國完全可以避免“後奧運效應”。奧運賽後場館利用得比較好的也不少。

  在專家們研究的十幾屆奧運會中,有8屆主辦國奧運籌備期的G D P增幅超過籌備前G D P0 .3%到2.5%。有9屆舉辦後8年G D P的增幅低於籌備期0.4%到2.5%。美國1996年奧運會及前蘇聯1980年奧運會、德國1972年奧運會都沒有出現“後奧運效應”。

  1972年德國慕尼黑奧運會 慕尼黑奧運會在組織策劃、軌道交通、城市規劃,特別是奧運設施賽後利用等方面的經驗值得借鑒。

  1970年,奧林匹克公園尚未落成之際,慕尼黑市政府就投資成立了奧林匹克公園責任有限公司,負責奧運場館的賽後經營。之後成立的慕尼黑城市企業責任有限公司則負責奧運場館的維護和奧林匹克游泳館的經營。奧林匹克公園責任有限公司是由慕尼黑市政府投資的政府全資子公司,每年可以獲得政府700到800萬歐元的補貼。然而,從法律形式上看,這又是一傢俬營公司,它可以根據市場情況自主靈活地決定經營策略,避免了繁瑣的行政手續,從而更具有競爭力。

  政府子公司與私人公司建立密切的合作夥伴關係也是慕尼黑能夠成功利用奧運會場館的秘訣之一。奧林匹克公園責任有限公司與德國“第一競技場”公司、慕尼黑票務公司、S& K市場資訊公司等進行合作,提供活動策劃、新聞媒體、票務、市場營銷等全方位服務。他們還在1992年推出了“相聚奧林匹克公園”合作項目,為世界各大公司提供産品展示的場所,吸引其成為贊助商。這一項目成功吸引到了阿迪達斯、寶馬、可口可樂、德國抵押聯合銀行等國際著名公司加盟。

  慕尼黑奧運會場館經過幾十年時間,設施老化嚴重,現在每年都要花200萬到300萬歐元進行設施的維護。在維護中技術更新也使奧運場館能夠繼續得到利用。如今,慕尼黑奧林匹克公園已經成為世界著名的展會、會議、音樂會和體育賽事舉辦地,同時它又是全民擁有的體育休閒地和慕尼黑標誌性景點。

  此外,慕尼黑奧運會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私人投資建設奧運村並出租給慕尼黑奧運組委會使用。在奧運會結束後,奧運村也完全由私人公司管理,政府不直接參與,但仍可以通過補貼和立法施加影響。

  在設計方面,慕尼黑奧運場館的相對集中也為日後的經營管理提供了便利,節約了成本。

  1996年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會 這屆奧運會商業化運作的特點十分突出,它已成為“全球的運動中心”作為城市定位,在賽前就制定了賽後場館的利用規劃。

  據了解,亞特蘭大在修建場館時增加了臨時場地來進行一些項目的比賽,因為這類場地無人願意賽後長期承接,如自行車賽、射箭和划艇等。如果能找到賽後承接者,那麼這些設施就會按長期保留的品質來修建,而且它的設計及建設問題會考慮承接者的意見。

  亞特蘭大奧運會的特點是量力而行,能不花的錢就不花。準備場館的時候很經濟,沒有建很多新場館,而且在建設的時候就考慮到之後的用途,奧運會結束後又大多移交給私人企業來經營。因此,奧運會結束後,場館的運用比較理想和充分。

  此次奧運會結束後,主會場移交給私人團體,改造成為當地棒球隊的主場,吸引了大量的主隊支持者前來觀看;網球場也移交給私人團體負責日常的經營管理;水上中心捐贈給了佐治亞理工科技大學(場館所在地),用於學生活動和校際間的比賽;自行車比賽中心賽後拆除設備,綠化後變成了野生動物保護區;沙灘排球場把沙地更換為普通地面,用於舉辦婚禮和音樂會;奧運村則成為佐治亞理工科技大學的學生宿舍。

  此外,充分利用現有場館設施也是省錢之道。佐治亞州國際會展中心的利用就是例子。這個會展中心是美國五大會展中心之一,奧運會的很多項目沒有再建新場館,而是直接就在會展中心裏面舉辦。因此,賽後的再利用也就不成為難題。

  2000年澳大利亞悉尼奧運會 儘管在賽後運營和技術方面比較科學,但悉尼體育場館的利用也面臨着種種困難。奧運會結束以來這些場館一直虧損,直到近年才有所好轉。但賽事專家們認為,悉尼奧運會場館設施的利用仍有可圈可點之處。

  悉尼奧林匹克公園在建設階段就被定位為一個世界獨一無二的集體育、休閒娛樂、文化、商貿、科教為一體的大型活動中心:體育城、學習社區、信息社區、可持續發展社區、賽事城以及健康社區。具體的目標包括:第一,使公園成為“澳大利亞體育第一基地”,成為一個綜合性世界獨特的體育産業模式;第二,一個傑出的教育與培訓中心;第三,促進科技發展,將其作為經濟發展引擎,提高城市競爭力和公園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第四,成為國家的健康、娛樂和康樂中心;第五,一個地區性文化、藝術、食品和娛樂中心。

  悉尼奧林匹克公園在奧運會結束以後虧損非常嚴重,2003年澳大利亞著名的T elstra電信公司購買了澳大利亞主體育場的冠名權之後,極大地緩解了悉尼奧運場館的虧損狀況。奧林匹克公園管理局管理賽後場館,它將一部分場館交給私人團體承包,剩下的由管理局管理。從現在的結果來看,情況在不斷好轉。奧林匹克公園重新定位為:會展和娛樂中心,吸引大量游客。許多場館對外開放,變身全民健身場所。悉尼國際水上中心成為悉尼市民周末休閒度假的好去處。

  倫敦奧運場館利用再辟蹊徑

  2012年英國倫敦奧運會,在場館建設之前,奧組委就將可持續作為一個挑戰,貫穿於奧運會舉辦的各個方面。在場館的賽後再利用方面,基本上可看到大量使用臨時建築、改造再利用以及充分利用已有場館這三條主線。

  在經濟不甚景氣情況下舉辦的倫敦奧運會可持續理念十分清晰。據倫敦奧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介紹,這也是第一個被BS8901標準(大規模事件可持續管理體系標準)認可的奧運會和殘奧會。

  倫敦奧運會大量利用了現有和臨時的體育場館,一共使用34個體育場館,只有14個為新建場館,而且其中8個還是臨時建築。臨時性場館佔的比重要比新建的永久性場館大。

  此次奧運會還實施了被200萬噸污染的工業地塊的生態恢復計劃,大部分污染的土地被改造成奧運場館,公共用地和住宅的基地。通過計算碳排放量,將環境影響減到最小,也為繼續利用創造了條件。

  在奧運會開幕之前,倫敦奧林匹克籌建局已經提前幾年為將來場館拆除後的建材尋找下家。

  如奧運會所使用的籃球館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臨時性體育建築。這座35米高、110米長的臨時籃球館使用了1000噸鋼材構件,外表由可循環使用的PV C薄膜覆蓋。而倫敦奧運會後,這座籃球館將在倫敦消失,拆下的鋼材構件將被運往巴西進行再利用。

  主會場倫敦碗也是一座臨時體育場,奧運結束後,這個理查德傑克遜口中擁有最為複雜裝卸工程的“大碗”將拆除地面上5.5萬個座位,僅留下田徑場和底層的2.5萬個永久性座位,同時保留球場內的跑道。倫敦碗的場館面積將縮小2/3,可以容納6萬名觀眾。英國文化體育大臣羅伯森稱,目前已收到4份商業利用倫敦奧運主體育場的競標書,倫敦碗將最遲於2014年投入商業運營。有消息稱,負責倫敦奧運場館賽後利用的奧林匹克公園遺産公司透露,他們已為“小碗”做好了後續安排。經過一番競標後,地處東倫敦的著名英超俱樂部西漢姆聯隊成為“小倫敦碗”的未來主人。

  據倫敦奧組委“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肖恩麥卡斯介紹,倫敦奧運的每一個場館,25%的原材料都必須是可持續利用的,“拆除的場館中,鋼管、鋁等副産品將會公開拍賣銷售,售價低於市價。大量可持續性使用原材料的出現,實際上在英國開創了可持續性材料買賣的市場。”

  除了臨時建築外,不能拆除的一些場館設施將進行改造再利用。主奧運場館群落(包括奧運村)將由倫敦奧運遺産發展公司投資3億英鎊進行改建。奧林匹克公園的改建約需1年,到2013年,那裏將正式更名為伊麗莎白奧林匹克公園,其主體育場、水上運動中心以及巨型的軌道塔雕塑將成為倫敦的地標性景觀,舉辦大型體育賽事,併為英國部分運動員提供訓練場地。其餘場館將為周邊社區所用,整座公園,有多條線路與附近的居民社區相連。到2020年,整個奧林匹克公園將被建為一個集體育賽事、文藝活動和商業演出於一體的大型文體中心。

  可以容納1.7萬名觀眾的游泳館“海浪”,奧運會後將只保留2500個座位,3個大型游泳池將被分成5個規模較小的游泳池,對公眾開放。擁有1.2萬個座位的倫敦奧運會自行車館———奧運傾斜賽車館,其中6000個座位為臨時座位。在奧運會後,這裡的賽道將進行適當改建,以便同山地車道及其他自行車運動道結合,建成一個面向社會的“自行車運動園”。

  運動員村也會重新裝修,鋪設新的地板,並且設置廚房,成為5個新的居住小區,為當地居民提供2818套單元房,其中1379套將作為保障房。

  對於已有場館的充分利用也有利於賽後的快速轉型。倫敦東部的O 2體育館(也被稱為格林尼治體育館),憑藉在建設和運營之初的可持續發展理念,賽後再利用顯得比較輕鬆自如。這個場館是建於原稱為“千禧圓頂”的大型建築內部的結構獨立的建築。體育館在2007年7月啟用後,就迅速躋身全球演出場次和售票數量最多的體育場館,僅2011年就舉辦了210場各種演出和活動。

  為了迎接奧運會,O 2體育館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工程,奧運期間是人氣最旺的體育場館之一。

  倫敦奧運會之前,O 2體育館先後舉辦共世界體操錦標賽和倫敦奧運體操測試賽。這裡還舉辦過多場N BA籃球賽。從2009年起,A T P網球巡迴賽總決賽正式落戶O 2體育館。每年年末,世界排名前八的網壇巨星都會來到這裡,鏖戰將近兩周。這些大型體育賽事的成功舉辦為場館的後續經營提供了經驗。

  相比眾多的體育賽事,O 2體育館更為人稱道的是大量文藝演出的舉辦。O 2體育館在全球文化場館中的地位也逐漸得到確立。體育館的舞臺吸引了歐美知名巨星來此表演。一些華人歌手也借這塊寶地開拓海外市場。體育館上演的歌劇、話劇和電影等都獲得觀眾的追捧。僅去年一年,體育館接待觀眾數量就多達800萬人次。目前,O 2體育館成為繼曼徹斯特體育館和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體育館之後的全球第三最受歡迎的體育館。從2008年起,還摘下世界“首席體育館”的稱號並保持至今。

  憑藉倫敦奧運會,場館的知名度進一步提升,9月,奧運會後的第一場音樂會《英國之聲》就在這裡舉辦。

  努力探索北京奧運場館利用

  為了避免“後奧運效應”,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之前,已經注意到奧運場館的賽後再利用問題,對於各屆奧運會進行了不少研究,對於奧運場館的賽後利用也動足了腦筋。

  北京奧運會場館建設也是超出奧運會要求的規格的。場館的建設考慮了國際標準,兼顧到奧運會和會後的佈局。多個奧運場館放在大學裏,就是考慮到賽後有利於學校師生和附近居民利用,五棵松體育中心的建設則有利於增加西部社區的大眾體育設施。

  北京奧運村則選擇了悉尼奧運村模式,略有差異的是被定位為高檔住宅樓銷售。

  永久性設施則借鑒其他國家的做法,預留大面積商業服務設施,以備日後長期使用。

  據報道,奧林匹克公園園區內所有奧運場館的轉型基本上只用了一年半的時間,而水立方實現賽後的再利用只用了9個月時間。水立方通過改造,場館座椅大大減少,而經營面積從原來2萬多平方米增加到7萬多平方米。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表示,水立方的賽後運營,是國際奧林匹克歷史當中場館賽後利用中的一個典範。

  奧運會後不久,北京市政府就調整了鳥巢的運營維護管理模式。目前,國家體育場有限責任公司負責管理鳥巢的運營。公司努力吸引游客來到鳥巢。世界汽車龍頭之一的寶馬公司就花費鉅資在鳥巢搞活動。

  目前北京奧運場館既有獨立經營,也有合作經營,還有BO T模式進行運營。鳥巢和水立方可以説已經擺脫主要依賴門票收入的情況,通過自主經營實現收支平衡,但場地出租仍是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從整體看,還有部分奧運場館需要政府補貼。在未來的營運中,北京奧運場館努力挖掘無形資産,包括商業冠名權,V IP包廂使用權,廣告開發、商業贊助以及特許經營權。

  裏約奧運會怎麼想

  2016年的奧運會將在巴西裏約熱內盧舉辦。面對前面兩屆十分成功的奧運會,巴西的壓力不小。主辦方表示,將向倫敦和北京學習。

  巴西政府體育部8月14日公佈了裏約奧運會的規劃和目前的實施情況。巴西計劃投入144億美元打造該國的奧運會。目前正值巴西經濟增速下滑的階段,這筆資金從總額看並不算少。政府希望通過奧運為該國經濟帶來收益。

  巴西政府指出,2/3的場館項目在2009年裏約申奧成功之前就已敲定,其中大部分項目的融資渠道來自“增長加速計劃”。

  為了舉辦2007年的汎美運動會,裏約新建了一些體育場館,同時對已有的場館也進行了改建。儘管如此,國際奧委會的評估報告指出裏約還遠沒有達到舉辦奧運會的標準,因此需要新建場館。

  裏約熱內盧的各項目比賽將被分配在城市的四塊區域內進行。奧運場館將由33個,其中10個為現存,不需要改造,8個需要改造,現存場館大多為曾為汎美運動會服務過的場館設施。新建9個永久性場館,包括網球場、籃球場、擊劍館等和6個臨時性場館。

  作為開閉幕式的主會場,建於上世紀50年代的世界上最大的足球場馬拉卡納體育場在汎美運動會時已經經過改建,在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時這裡和周邊的體育場館還要改建一次。而改建項目自2010年動工以來,由於工人罷工等原因工期一再延期,總預算為9.5億雷亞爾(約合6.3億美元)的這一改建工程能否在2014年世界盃開賽前完工到現在仍是個未知數。這個體育場將用於裏約奧運會的開幕式和閉幕式的舉辦。

  通過國際大賽的層層選拔,8月份巴西公佈了裏約奧林匹克公園的總體設計規劃。奧林匹克公園將作為奧運會的主賽場,承辦10個奧運項目的所有比賽。公園內新增的永久行體育場館將圍繞瑪利亞倫克水上運動中心、奧林匹克自行車館和奧林匹克體育場等現有設施開發建設。奧運會結束後,此處場館集群將成為南美首個奧林匹克訓練中心,用來發掘和培養體育人才。奧林匹克公園內至少有60個區域將在賽後重新開發利用。

  裏約2016奧組委主席卡洛斯亞瑟努茲曼表示,奧林匹克公園將為巴西體育界遺留億作堪稱典範的訓練中心。

熱詞:

  • 雅典
  • 奧運
  • 經濟衰退
  • 後奧運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