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國際圖文 >

新興國家調整政策應對“貨幣海嘯”(國際視點)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3日 04: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歐美發達國家為應對國際金融經濟危機競相實施的量化寬鬆政策,造成流入新興市場國家的短期外資激增,為這些國家的貨幣政策和匯率增添了不少“麻煩”,影響了其宏觀經濟穩定。巴西、印度、南非等國正密切關注歐美發達國家的資金流向,及時採取措施,應對發達國家在全球金融市場上掀起的這股“貨幣海嘯”,以避免本國經濟遭受衝擊。

  巴西—秘魯—阿根廷

  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

  連日來,巴西總統羅塞夫多次嚴詞批評發達國家推行的擴張性貨幣政策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一場“貨幣海嘯”。3月初,她在一次改善全國建築業工作條件的會議上指出,面對金融危機與經濟衰退,發達國家不是通過提高投資能力來擺脫危機,而是採取貨幣擴張政策,把自己的問題轉嫁給其他國家,給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新興市場國家造成經濟困難。隨後,她又在訪問德國期間再次強調,巴西政府將採取措施保護本國經濟,防止巴西貨幣雷亞爾在大量美元輸入情況下過度升值。

  據巴西媒體報道,最近3年,歐美主要發達國家在全球金融市場注入了大約8.8萬億美元的鉅額資金,這幾乎相當於世界第六大經濟體——巴西經濟總量的4倍!歐洲中央銀行為激活歐盟國家的信貸體系,避免負債國家“倒債”和歐盟經濟衰退,去年12月為523家銀行提供了4891.9億歐元信貸,今年3月1日再次向800家銀行提供總額為5295億的歐元信貸。

  哥倫比亞《先鋒報》11日發表評論説,羅塞夫所提出的“貨幣海嘯”令人警醒。某些發達國家所實施的擴張性貨幣政策對它們來説是“頗有成效”的,因為“貶值”了的美元和歐元的確已淹沒了新興市場國家的市場,發達國家成功地避免了本國市場的崩潰並且保證了重振經濟的基礎,而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一再升值,通脹壓力不斷加大,從而降低了其出口競爭力,損害了其農業和製造業的發展。巴西財政部長曼特加一針見血地指出:“當歐美國家為市場注入資金時,這些國家的金融機構卻在新興市場國家尋找出路。”

  目前,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的銀行利率存在巨大差距。主要發達國家的銀行實際利率已降至歷史最低點。例如,美國銀行的年利率在0.25%以下,歐盟年利率只有1%,日本銀行利率更是在0.1%以下。而新興市場國家的銀行利率相對較高,巴西扣除通脹因素後的實際年利率是4.9%,印度尼西亞為2.1%,俄羅斯為1.8%。歐美金融機構看好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發展前景和金融投資的收益性,將新注入的資金源源不斷地輸送到這些國家的市場上,致使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不斷升值,其結果是削弱了新興市場國家的生産競爭力和外貿出口能力,同時加大了其國內消費市場的通脹壓力。

  巴西是最突出的例子。今年以來,大量外國資金流入巴西市場,造成巴西貨幣雷亞爾持續升值。截至3月1日,雷亞爾對美元的匯率已上升8.38%,當地工業界和外貿出口商叫苦不迭。巴西化學工業協會稱,由於本幣升值,出口不利,巴西有447種化學産品已停止生産。

  《巴西利亞郵報》的一篇報道舉例説明美歐投資者如何在巴西金融市場“淘金”的過程。報道説,投資者先在歐洲市場上申請獲得年利率為1%的100萬美元信貸資金,然後將這些錢投放到巴西市場。在按規定繳納6%的金融交易稅後,美歐投資者用這些資金購買巴西年利率10.5%的固定收益債券。一年後,投資者即可獲得9.87萬美元利息。在扣除20%利息所得稅後,投資者仍有7.89萬美元的高收益。最後,投資者將這些資金返回歐洲,在償還信貸本金和利息後,數萬美元的純收入就這樣輕鬆地“不勞而獲”。這些投資在巴西金融市場上“繞了一圈”,不僅沒有形成生産力,相反,卻為美元持續貶值和巴西貨幣升值創造了條件,間接地削弱了巴西生産競爭力。

  面對這股“貨幣海嘯”,巴西政府3月1日宣佈,對來自海外的3年期以下信貸融資將課徵6%金融交易稅。同一天,巴西央行兩度干預外匯市場,收購5億美元,以減少美元流通量,防止本國貨幣過度升值。同時,巴西央行還考慮進一步降低基準年利率,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利率差距。

  與巴西不謀而合,其它拉美國家近來也相繼調整政策,採取積極措施應對。繼秘魯央行2月份入市干預之後,阿根廷總統克裏斯蒂娜3月1日向國會提出兩項提案,即修改阿根廷中央銀行章程並廢除《自由兌換法》,目的是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監管,限制投機性資金,將更多的外匯儲備用於實體經濟發展。3月9日,南方共同市場各成員國和聯絡國的經濟部長及央行行長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簽署一項協定,決定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共同抵制來自發達國家的“貨幣海嘯”。

  印度

  央行直接干預市場

  印度孟買MCX證券公司首席經濟學家舒穆甘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受美國及其他發達國家一個時期以來的量化寬鬆政策影響,包括印度在內的許多新興市場國家的通脹問題加速惡化,發達國家的貨幣擴張政策和經濟滲透已對這些國家的實體經濟造成一定衝擊。因此,他表示完全贊同羅塞夫的觀點,即發達國家所實行的貨幣擴張政策給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新興市場國家帶來了極大危害。

  事實上,自2010年11月美國推出第二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以來,印度經濟一直面臨政策困境,一方面通脹率連續維持高位,另一方面高利率刺激美元資本大量流入,嚴重影響了印度的匯市和宏觀經濟穩定。印度央行行長蘇巴拉奧認為,雖然印度的經常項目逆差問題需要大量資金彌補,但資本流入的構成仍然是一個大問題。

  同許多新興市場國家一樣,隨著發達國家的量化寬鬆政策推動大量外國資金流入印度,盧比對美元的匯率大起大落,出現劇烈波動:持續升值後急劇貶值,隨之而來的是大幅反彈,曾在單個交易日對美元匯率的漲幅達到2%。為了穩定盧比幣值和印度經濟,印度央行被迫從去年10月起出臺了包括直接干預外匯市場等多項嚴厲管制措施。12月中旬,印度央行又在拋售美元的同時採取了一系列打擊外匯市場投機行為的舉動。

  南非

  實施積極財政金融政策

  南非儲備銀行副行長恩托皮萊克甘亞戈3月1日在一次投資大會上表示,全球金融危機如期波及南非。面對這場危機,南非採取了積極的財政和金融政策,及早做出決定將危機影響降到最低,保持南非經濟持續溫和發展。但是大量資本的流入給南非的匯率政策造成巨大壓力,使南非政府的財政和金融政策複雜化。

  發達國家的量化寬鬆政策造成全球糧食價格上漲,直接影響到南非國內的食品價格。大量外部資金的流入,導致的最直接後果是南非財政環境惡化,匯率大幅波動和居高不下的通脹率:2011年12月南非通脹率為6.1%,食品通脹率達11.1%。蘭特的大幅升值以及糧食和石油價格的上漲,推高了最低工資,使單位勞動力成本大幅上升,使南非的就業形勢惡化,經濟增長步伐減緩。

  針對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南非財政部長普拉溫—戈爾丹曾批評説,在高度相互依存的全球經濟和金融體系中,這種全然不顧他人的做法使發展中國家被迫採取更多應對措施以降低美元大量流入市場所産生的負面影響。南非政府就從財政和貨幣政策上進行了積極應對。特別是在貨幣政策方面,實行了靈活的通脹目標框架政策,以確保國內經濟的穩定。南非認為,穩定經濟增長和充分就業是應對發達國家量化寬鬆政策挑戰的最好辦法。

  (本報巴西利亞、新德里、約翰內斯堡3月12日電 記者吳志華、顏歡、廖政軍、苑基榮)

  點 評

  洪平凡(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全球經濟監測中心主任):美元和歐元是世界上最大的兩種國際儲備貨幣。全球外匯儲備的60%和20%左右分別是美元和歐元資産。美國和歐洲競相實施大規模的量化寬鬆政策,損害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利益。首先,量化寬鬆政策造成了流入新興市場國家短期外資(熱錢)的激增,嚴重影響了新興市場國家的宏觀經濟穩定。其次,美歐將其主權債務成本轉嫁給持有很高外匯儲備的新興市場國家。再次,與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和歐洲央行所持資産大幅增加相應的是在負債表中商業銀行超額準備金,即基礎貨幣的大幅度上升。未來,如果美國和歐洲貨幣當局無法迅速有效地回籠這些龐大的基礎貨幣,新興市場國家將會承受通脹和國際儲備貨幣貶值給其帶來的損害。因此,國際社會現在必須警惕歐美量化寬鬆競爭給世界經濟帶來的風險。

  王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人員):無論美聯儲是否在近期啟動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都不意味著美聯儲在中短期內會退出量化寬鬆政策。即便美聯儲不推出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但在沒有利率空間的情況下,今後美聯儲以其他方式的寬鬆貨幣政策也會頻繁使用,否則,美國經濟和金融運行將找不到更有效的牽引力。寬鬆貨幣政策與美國經濟的刺激和金融的運行已然形成了一種依賴性關係。如果美聯儲推出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隨著美元流動性的進一步增強,亞洲國家將面臨的負面影響主要包括兩方面:首先,亞洲國家的貨幣對美元匯率升值的壓力進一步增大,從而導致貿易出口受阻,嚴重影響經濟增長;其次,在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亞洲國家的貨幣政策也開始轉向寬鬆,再加上美國量化寬鬆政策的實施,其所面臨的國內自身通脹和輸入性通脹雙重壓力越來越大,進而經濟增長和控制通脹平衡宏觀調節的難度也會加大。

熱詞:

  • 新興市場
  • 貨幣擴張
  • MCX
  • 國際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