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廣東好人廖樂年:梅州大埔山村免費義教英語十年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4日 13: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這麼多年我投資的錢現在都回來了”

  有記者給廖老師算了一筆賬,祠堂英語班維持運轉每月需5000元,暑假四星期的大課花費要3萬,每年資助大學生需10萬以上,加上幫村民致富購買的豬苗、種苗等,每年的經費至少要30萬元。

  十年義教的經費從何而來?廖老師説主要是他在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等地的學生資助的。“也能説,這麼多年我投資的錢現在都回來了。”廖老師從1968年開始辦補習班,沒有收過學生一分錢。用他的話説,教育是一個需要投資的工業(事業)。從義教的第三年到現在,分別是廖老師1968年--1974年每年教過的學生提供教育經費。基本上每年都有一屆的學生資助,而很多廖老師沒有教過的學生也踴躍要求為他的義教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最大的問題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有沒有達到那個效果”。廖老師説錢一定要用,但是不能亂用。他要求受資助的大學生每年暑假要回來做志願者,做到有收有放,這種觀念很重要,廖老師用了一句地道的英文來詮釋這種理念:It is better to give than to receive.也就是客家話裏“有來有去”反過來説的“有去有來”。廖老師在長教村教的一個叫文昌(音)的學生,原來很調皮,後來在廖老師的教育下認真學英語,考上了深圳大學,如今在念大三的他每年暑假都回來當志願者,還把當家教的錢省下來給他的奶奶和弟妹。廖老師認為之所以學生們這麼支持他的義教工作,是因為他重視人才的培養,免費教育他們,受益的學生也願意支持他的義教事業,並將這種精神傳承下去。

(編者注:本文原載于南方網,時間為2012年5月2日,轉載僅為提供資料。)

熱詞:

  • 廖樂年
  • 梅州
  • 大埔
  • 英語
  • 中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