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內地“圍追堵截”農民工回流 已致民工荒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5日 09: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南方日報記者 趙洪傑實習生 劉琰琰 發自成都、重慶

  上世紀90年代,四川成都金堂縣高板鎮職介所的所長張庭福一直為打工者服務,為跑全國的勞務市場,他每年坐火車的里程多達近20萬公里。

  10年後,這一切都成為過去。去年12月,金堂縣勞動保障局駐粵就業社保服務站站長李興清,陪同金堂縣委、縣政府領導,一起去看望在東莞的金堂籍務工人員。金堂縣領導向每一位農民工發了一封以縣委、縣政府名義發出的信,熱情地邀請在外務工人員回家鄉創業就業。

  中國農民工30年遷徙史翻開了新的篇章。

  2004年民工荒背後是回流

  2002年,全國的就業形勢都很嚴峻,新增加勞動力的就業與失業人員的再就業相互交織。當年9月3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的通知》下發。珠三角、長三角等發達地區找工作更加艱難。

  但在不經意間,2002年和2003年,內地經濟早於人們的直覺出現了高速增長,並吸引了大量就業。

  比如,在農民工輸出大省四川,2003年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數量達1389.8萬人,其中省內轉移的勞動力為727.4萬人,佔轉移人數的52.3%。這些選擇在本省務工的民工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曾經在沿海地區打過工的,現在,他們又回到四川。

  2004年有一件大事。溫家寶總理在十屆人大二次會議上高聲宣佈,5年內取消農業稅,人大代表們掌聲雷動——— 一個在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古老稅種宣告終結。

  加之計劃生育政策效果顯現,並稀釋了中國的“人口紅利”,2004年成為很多專家眼中農民工流動的“拐點”。

  幾年後,不惑之年的金堂人黃敏通過自己的奮鬥,當上了厚街一家酒店的後勤部經理,他在招人時也明顯感受到了這一變化。“我剛當經理時,酒店招聘100名服務員,每人10元錢的填表費,最後竟然收了幾萬塊,你想想應聘的人有多少,但2004年之後,前來應聘的人越來越少。”

  與此對比的是,內地很多城市出現了大量返鄉創業的農民工。南方日報記者查閱發現,2003年,河南信陽市有1萬多名外出務工人員回鄉辦廠經商;江西萍鄉市外出打工回鄉創業者有22884戶,佔全市個體私營企業總數的70%左右;而在湖北省谷城、通城等地也相繼建成了“返鄉創業一條街”。

  “輸出工程”變“回引工程”

  2005年經歷過“民工荒”後,珠三角及東部沿海開始了新一輪的漲工資,吸引了大量農民工繼續凈流出,但好景不長,到2006年,第二次大規模內流再次出現。

  10年農民工流向表明,每當哪個地區煥發活力,勞動力就會加速流向哪,像是一場拉鋸戰。20年前,農民工將東莞厚街和成都金堂縣——— 兩個遍地農地和丘陵、相距2000公里的農村——— 緊連起來,兩地如今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新世紀以後,素有“打工第一縣”的成都金堂也煥發出巨大的經濟活力。每個鄉鎮都有創業街,縣城裏建起了工業園,2007年隆盛鎮川富鞋廠開業,15歲初中還沒畢業就南下東莞厚街打工的肖春鳳,因需要照顧小孩而返鄉,由於有管理經驗,她被鞋廠請了回去,之後的兩年時間,鞋廠招收了100多名返鄉的農民工。

  在幾年前,這是不可想象的。金堂縣山丘面積佔90%,人均耕地不足8分,農村人口74萬,是成都市的農業人口大縣。1985年11月,金堂縣竹篙區區委書記沈有春等南下廣東,為從未出過遠門的60名農家子弟找到了崗位。第二年,金堂外出打工者增加到800名,每次出去都要放鞭炮。

  至2003年,17.4萬外出勞務人員比1985年增收7.52億元。金堂縣勞動保障局局長李玉明説,那個時候勞務輸出始終是黨委、政府最重要的議事日程,政府內部流傳一句話,叫“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屆接著一屆幹,班子換,領導變,勞務開發工作不斷線”。

  但由於經濟活力煥發,2005年李玉明和各鄉鎮勞動部門同事的工作內容,陡然發生了很大變化——— 對外輸送變成了“回引工程”。

  這10年裏,中西部地區最具經濟活力的還是距金堂縣幾百公里外的山城重慶。

  人口接近3200萬的重慶,曾經以“農民城”著稱,總人口中至少有超過3/4的人口是農民,成為一個巨大的勞動力蓄水池。在重慶的人口中,目前大概有四成、約850萬農民都外出打工,超過全市總人口1/4,但2006年以後,本地勞動力市場開始捉襟見肘。

  重慶開縣人易炳緒20年前在東莞一家電子廠從搬運工做起,技術員,再到組長,直到經理,1996年開始創業。前年,在廣東當老闆的他回到重慶市,最大的感慨是“不認識了”。

責任編輯:丁曉宇

熱詞:

  • 農民工
  • 流動
  • 民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