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武漢工地電梯百米墜落致19人遇難 敲響電梯安全警鐘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14日 16: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廣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廣網武漢9月14日消息(記者馮會玲)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昨天(13日),湖北武漢長江二七大橋與歡樂大道交界處一工地上,一載人電梯從30層突然墜落,造成19人不幸遇難。該事件再一次將電梯安全問題推到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昨天下午,湖北武漢市東湖風景區“東湖景園”還建樓建築工地內,一台施工升降梯在升至頂樓時發生墜落。墜落時升降機距地面約100米,事故造成升降梯內19名工人全部隨梯墜下,全部當場死亡。有記者發現,該升降梯的使用登記牌註明的使用期限是今年六月份,該升降梯已經超過限用期限。此外,登記牌上標注了該升降梯核定人數是12人,而事故現場升降梯內有19名工人,明顯超載。事故發生後,湖北省政府高度重視,省委書記、省長及其他領導都在第一時間來到現場查看事故情況,成立了調查組,要求嚴肅追究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同時立即下發通告,要求在湖北全省範圍內連夜組織開展施工現場安全隱患排查,確保施工工程安全進行。

  近期,各城市、各種品牌的電梯奪命傷人事故頻發。有數據顯示,導致電梯安全隱患的因素中,製造質量佔16%,安裝問題佔24%,而保養和使用問題則高達60%,這恰如電梯行業流行的一句婦孺皆知的話,“三分憑産品,七分靠維保”。但在我國,絕大部分電梯既少檢修,更少保養。保養問題已成為電梯運行安全的重大隱患。國內電梯標準嚴重滯後,也是事故頻發的重要原因之一。許多企業在電梯生産中執行“內外有別”的政策,産品若出口國外,就嚴格按“新歐標”標準生産;若銷往國內,則仍按十年前的標準生産。企業這種“看人下菜碟”的生産模式,也特別應該引起關注並採取措施予以糾正。

  有專家表示,要想構築好電梯“安全盾”,首先,要在維護保養方面做到位,嚴格執行國家既有的公共政策;與此同時,要打破“內外有別”的政策,企業要按照國際標準來生産電梯。特別是,要儘快打上電梯強制性報廢制度“補丁”,不妨讓中立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定期進行電梯安全評估,決不讓“帶病電梯”超期服役,更不能讓“翻新電梯”重新上崗。

  中國電梯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正在運行的電梯約有163萬台,是世界上擁有電梯最多的國家。按電梯平均壽命20年測算,我國已進入電梯老化的重要時期。汽車、電視等都有報廢期限,但經常超負荷工作的直梯卻要一直堅守“崗位”。北京市質監局副處長邢磊表示,相關部門目前正在討論,同時北京市質監局也已經開始著手對這方面工作進行實質性推進。北京即將發佈《曳引式電梯關鍵部件的判廢標準》,所謂的曳引式電梯也就是我們平時最常見的直梯。邢磊表示,通過這些標準的設定,另外輔以技術檢驗手段,電梯在“壽命內”的安全性會得到提高,最終實現電梯報廢處置常態的要求。與公交車、出租車等交通工具的報廢有別於私家車報廢相同,屆時公共運營直梯將有別於商場直梯,會有不同的判廢標準。同時,邢磊還透露,相關部門下一步還將研究包括扶梯在內的公共領域電梯的判廢標準,不讓這些超負荷電梯“疲勞”運營。

 

熱詞:

  • 電梯運行
  • 人遇難
  • 安全評估
  • 補丁
  • 崗位
  • 看人下菜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