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媒體探訪香港:市民出示身份證件可進入立法會旁聽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4日 04: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大巴穿行在中環,香港最繁華的地方。窗外密集的餐館和酒吧快速向後退,各種膚色各式穿著的人匆匆鑽進出租車,維多利亞港色彩斑斕的天際線閃爍著財富的光芒。

  這是被廣泛認知的香港,一個擁有7651座摩天大樓、3600多家外資企業和超過9000個無線上網點的國際大都會。

  而我真正認識這座城市,卻是因為大巴車裏坐在我身旁的小黃——我在香港遇見的第一個公務員。

  5月底,26位來自內地不同媒體的記者組成一個赴港採訪團,我在其中。

  一見到特首曾蔭權的時候,距離他卸任只有30多天。

  他待人很親切,自嘲自己的普通話“怎麼説也説不好”,還指著記者的相機説,“我也喜歡攝影,只是技術不好。”

  合影時,一個同行跟香港“一把手”開起玩笑,“能傳上微博嗎?”“可以!”他乾脆地同意。

  曾蔭權在採訪中提到,香港人對於政府公共服務水平的要求,不是和美國比,也不是和新加坡比,而是和完美比。

  “我們常常被拉進法庭的。”他笑著補充道。

  走出曾蔭權所在的辦公樓,旁邊的特區政府新總部大樓很吸引眼球。

  “有點像央視大樓啊。”一個團員笑著説。這棟建築的造型如同大門,兩側主樓中間的地帶是一個狹長的綠化帶,可以直接通向海邊。在建築師的理念裏,這個造型的寓意是“門常開”,象徵開明政府。

  事實上,如果你有時間並做一個簡單的身份登記,就可以直接進入一層會議室旁聽政府會議,結束後還可以在大樓的咖啡吧裏喝杯咖啡,如果運氣好,也許可以看見特首走過。外面,不時有三五成群的路人談笑著穿過這道“門”。

  當我們來到中區政府合署大樓,準備採訪候任特首梁振英時,剛一進門,便聽見有閃光燈“咔嚓咔嚓”聲響起。

  在大廳西側的角落,幾排香港記者正扛著“長槍短炮”,他們面前一米多高的案臺上,擺著印有不同電視臺標誌的牌子。我想,曾蔭權2005年雙手插著褲兜吹著口哨走進政府總部的經典鏡頭,大概就是被這些同行抓拍到的。

  “一有人走進大樓他們就會拍啦。”小黃很鎮靜地告訴大家。他是香港政府新聞處一位年輕的助理新聞主任,也是這次陪同我們採訪的三位“導遊”之一。

  內地記者們顯然都對這些長期蹲守的香港同行很感興趣。一位來自上海的記者好奇地問:“這難道不會受到管制?”

  “不會喔,只要申請就可以了,記者喜歡什麼時候來都可以。”小黃的普通話還帶有明顯的粵語腔。

  “那你們煩他們嗎?”另一個年輕的女記者開玩笑地問。

  小黃略感納悶地説:“不會喔,這是他們的自由嘛。”

  就這樣,我們在候任行政長官辦公室的樓下,七嘴八舌地聊起了香港媒體生態。小黃介紹説,即使知名度很小的報紙,只要提出採訪要求,他們都會儘快給出書面答覆並儘量安排採訪。在他看來,香港記者的提問方式要“尖銳得多”,他們採訪官員時往往不停地追問、不停地打斷,“非要得到一個答覆”。而在政府新聞處,會有一些公務員每天都要讀報紙,負責收集重要信息。

  全香港“中新聞毒”最深的公務員,其實是曾蔭權。報紙往往被他視為“早餐的一部分”。他曾説:“我會邊吃邊看其中的6份。通常我都會看到‘心跳加速',接著我會去教堂冷靜一下。然後,再回到辦公室翻閱其餘報章。”

  “批評是一定要有的。”小黃這樣看待香港報紙的尖銳。

  “那香港企業辦新聞發佈會的時候,會不會給記者車馬費啊?”一個內地同行突然湊過來問。

  看見小黃不解地皺起眉頭,有人提醒道:“就是禮品、紅包啊。”

  “給記者錢喔?不可以的!”小黃恍然大悟般,連連擺手。

  二香港是個很容易讓人傾倒的城市。全球大概有一半人口居住在距此飛機航程5個小時以內的地方,這裡700萬人口當中8%擁有外國護照。在某個國際賽馬日,有超過10億人通過20多家電視臺將目光停留在沙田馬場。九龍的旺角區,平均每平方公里會有130000人次在此駐足,為世界之最。

  但這一次出現在我們面前的香港,卻有著另一番景象。

  在政府新聞處會議室裏,譚主任握著一個麥克風面對全團,他是新聞處的高級新聞主任。“這是我接待過最大的採訪團。”他用並不熟練的普通話與我們開起玩笑。

  他為我們發放了5頁紙的行程安排,大部分日程與香港的高速發展有關。“各個部門會提供新聞通稿作參考嗎?”有人問道。譚主任微笑著搖了搖頭。

  這是我第一次走進香港政府機構駐地,儘管它有一個似乎並不搭調的名字——美利大廈。

  它也的確更像是一個老舊的寫字樓。樓外的白色墻面有點掉皮,一層沒有大廳,進門右手邊就是電梯。樓道只有一米多寬,鋪著灰色地毯,每隔幾十米便挂有一疊火警疏散路線圖,紙很舊,背面是過去的新聞簡報。

  我探頭看了看辦公室:公務員們的辦公空間是開放式的,除了新聞處處長外,再沒有人有獨立的辦公室。大部分人的桌上都堆著厚厚的文件,墻上則挂著各式各樣的公益廣告海報。在一張很醒目的橘黃色海報上,寫著如何讓報稅又安全又快捷的廣告語;另一張則是指導市民如何申訴的,海報上有很多把鎖與一把高懸的鑰匙,寫著“申訴若然理據足,專員為你解困局”。

  譚主任告訴我,這裡曾經有七八個政府部門聯署辦公,如今除了新聞處外,其他機構都已經搬入特區政府新總部大樓。未來,這座存在43年的美利大廈將改建為酒店。

  其實放眼整個香港,大部分政府部門都沒有自己的辦公大樓。更有“窘迫”者,如位於旺角的貿易署大樓曾為了開源節流,將一樓沿街的門面房租給超市和小店。作為“公私界限”,一樓到二樓是手扶電梯,二樓以上才是廂式電梯。饒有意味的是,這些門面房起初的租金要比市場價略低,結果曾引發一場社會大討論——政府以公共財産“讓利”,是不是造成對“租戶”以外納稅人的不公平?

  説實話,我的興趣已經從那個光鮮繁華的香港,轉移到了想對特區政府的運作方式一探究竟。

熱詞:

  • 媒體
  • 香港
  • 市民
  • 身份證
  • 立法會
  • 旁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