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華網重慶4月9日電 (記者 張琴)老舊電梯超齡服役等原因使電梯運行成為不少城市公共安全的隱患。面對“火箭電梯”“奪命電梯”等電梯傷人事故,主管部門和業內專家呼籲對電梯行業進行規範。
2011年7月,重慶金秋家園一部電梯從一樓衝上34樓,導致數人受傷,被網友稱為“火箭電梯”;同年10月,重慶渝北區某影城電梯故障致一死多傷;同月重慶南岸區某小區電梯懸空致一老人死亡。
67歲的重慶居民胡永蘭搭乘涂山鎮盤龍花園小區電梯時遇難。胡永蘭的鄰居説,當時胡永蘭準備從10樓搭電梯到1樓,但轎廂卻停在8樓,她一腳踏空摔在上面,後又跌落至底樓的電梯井死亡。
“每次坐電梯都提著一顆心。胡永蘭出事後,我嚇得出入都是爬樓梯。”家住該小區10棟8樓的蔣國美説。
重慶市南岸區翠提春曉小區業主趙安珍住在23樓,她説已多次被困在電梯內。九龍坡區白馬凼白馬康居小區D棟11樓的蘇婆婆則遭遇了更加離奇的“電梯驚魂”。她乘電梯下到一樓後,又猛地衝到19樓。蘇婆婆的額頭撞到轎廂頂部流血不止,同行的小孫子嚇得再也不肯進電梯。
截至2011年底,重慶市電梯已達49333台,在重慶主城區,使用10年以上的老舊電梯佔了電梯總量的一成多。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由於我國目前沒有電梯整機的報廢標準和報廢期限,為節省開支,老舊電梯仍超齡“服役”,由此給電梯安全運行帶來了極大隱患。
一方面,電梯老舊超齡“服役”隱患重重;另一方面,維保市場層層轉包,低價無序競爭,維保資金使用難,導致電梯維保“走過場”,常出現事發電梯大多貼有年檢合格標誌的怪象。
我國電梯維保的主要依據是《電梯使用管理與維護保養規則》。維保單位按合同受物業管理公司委託,對電梯進行維保。重慶市質監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處副處長陳海鷹説:“物管公司與業委會簽訂管理合同一般為2到3年,對未來是否繼續管理該樓盤尚不確定,常常將電梯‘小病拖大’‘大病拖炸’,最後靠‘大修’解決。而且維保單位又層層轉包、一味壓低價格,服務質量沒有保證。”
記者調查了解到,一部電梯每年的維保費用,廠家約七千元甚至一萬元。經層層轉包後,第三方維保商壓到每月不到三百元,甚至不夠給一個維修工開工資,更別説保養更換零件了。這導致維保往往變成“走過場”,貼個年檢標誌了事。
維保資金的使用難也導致維保流於形式。渝中區質監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科科長古吉祥介紹,由於電梯小故障達不到提取大修基金的標準,物管公司要麼從日常的物管費中支出購買零件的費用,要麼造“陰陽合同”,以“電梯鋼絲繩斷股”等為由向質監部門“騙取”大修基金。
針對當前電梯生産安裝、運行維護、監督管理存在的諸多問題,主管部門和業內專家呼籲對電梯行業進行嚴厲整治。一是儘快制訂和出臺電梯強制性報廢制度,並出臺全國電梯使用年限、零部件報廢等國家標準;二是通暢電梯維保資金渠道;三是建立起維保單位、物管公司、小區業主各司其職的電梯安全運行和維保機制;四是加強對電梯運行和維保的監管;五是嚴打電梯維保市場層層轉包、低價無序競爭的不法行為,適時推出政府指導價;六是在老舊小區內加強對公眾安全使用電梯的知識宣傳,並傳授電梯事故發生後的自救辦法,以減少傷亡。
(張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