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吉林超1/5人口住房條件明顯改善 實施"按份共有"政策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12日 03: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7月初的一天,微風送爽,上午10時,我們來到了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區蓮山新居。坐落于城市繁華之中,小區奶黃色的樓群顯得清爽乾淨。

  49歲的柴秀潔正在小區2號樓5樓樓道裏打掃衛生。她蹲下身,一點一點用抹布細心地擦拭著,不放棄每個角落。

  “去年底,我和臥病在床的丈夫搬到這裡,48平方米的房子,首付7萬元,買到了産權的60%。拿鑰匙那天,激動得想哭,總算有個自己的窩了!”

  此前4年,柴秀潔曾搬過11次家。2012年春節,在新房裏迎接新年,柴秀潔一家甭提多開心了,“多虧‘按份共有'的好政策,我才有希望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

  “按份共有”續接資金鏈,“以工代費”解決入住難

  柴秀潔説的“按份共有”政策,是吉林省的首創。居民可先買下一部分房屋産權,入住後交政府那部分産權的租金,以後有錢再買,最終可拿到房子的産權。政府將回籠的資金全部投入新的廉租房建設,實現建設資金的良性循環。

  從2008年開始,通過廉租住房共有産權,吉林省擴大了住房保障的覆蓋面,完善了廉租房退出機制,也滿足了低收入家庭希望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擁有住房産權的願望,增加了保障對象的財産性收入。截至2011年,全省新增廉租住房25.1萬套,像柴秀潔家一樣,不少城市低收入群眾不僅住進了保障房,而且擁有了自己的房産。

  “讓承租戶拿出一部分資金,按照他所拿出資金的份額和政府共同持有廉租住房,把資金‘活化'起來,原來一年可建1萬戶可能會擴大到3萬戶、4萬戶。”吉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范強介紹。

  柴秀潔現在負責小區內4棟樓的保潔工作,是小區的公益性崗位。為了讓低收入家庭“住得起”,吉林省以及各地市都陸續出臺了廉租住房、棚戶區改造建後管理政策措施——按照每5000平方米不少於1人安排物業管理公益性崗位,由政府負擔工資;引導物業企業優先聘用小區中的困難群眾,“以工代費”解決入住難等問題。

  商品房配建廉租房保障可持續發展

  從蓮山新區出來,我們又來到了吉林市船營區桃園路的新樓盤嵐川景苑。33層高樓矗立在路邊,主體剛剛封頂,頗為氣派。樓盤廣告也很現代——嵐川景宛是全市難得的一處景觀與品質兼容型住所,位於吉林市老區北極門的舊址,年內入住。然而,就是這個看起來時尚、高端的商品樓,當中有一部分是政府的廉租房。

  “這類用做廉租房的50平方米小戶型,佔我們整個項目的5%,政府會以成本價買下。這個比例,企業是可以接受的。”樓盤的項目負責人韓壽剛説,“這5%的配建,我們企業也有幾種模式可選擇,可在承建的小區內建,也可另找地方異地建,還可以自己買廉租房給政府,或者交錢由政府代建。多種模式的選擇也給了我們企業一個空間,挺合理的。”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秦福義介紹,缺錢少地是個剛性的問題,唯有創新機制、形成模式,才能實現保障房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50多項政策探索覆蓋建設體系

  這幾年,吉林省從實際出發,出臺了50多項指導性強的政策文件,從資金、房源的籌集到建後分配、管理,形成了完善配套、覆蓋城鄉的政策體系。如探索實施了棚戶區改造與廉租房建設的有機結合,推廣了農村泥草房改造和新式農居建設雙推進改造方式,建立了林場搬遷整合與生態還林相結合的林業棚戶區改造模式,加快解決城鄉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等。

  這些從實際出發建立的保障房建設資金、土地籌集等運作模式,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從建設、資金,到管理、分配各種制度的創新及政策的拉動,使得吉林這樣一個財政實力偏弱的省份,在2006年至2011年的5年間,得以全面推進城市棚戶區、煤礦棚戶區、林業棚戶區、國有工礦棚戶區、農村泥草房改造、廉租住房保障、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和國有墾區危房改造等8個方面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簡稱“八路安居”工程)。截至2011年,全省共建設改造保障房1.49億平方米,全省超過1/5人口的住房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熱詞:

  • 廉租房
  • 按份共有
  • 住房條件
  • 廉租住房
  • 住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