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專家:探索幹部選拔機制體現黨高度政治自覺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2日 17: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6月28日,濟南市2012年公開選拔領導幹部筆試成績出爐,按幹部職位數量8:1的比例,確定279人的業績評價範圍人員名單。經過筆試、業績評價、面試、領導能力測試四個環節後,報名者才能進入考察階段。考察時還將進行群眾信任度評價和德的認可度評價的測評。

  濟南公選幹部,是近年來中國共産黨探索幹部選拔新機制的一個縮影。十六大以來,中國共産黨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為重點,穩步推進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的選拔機制逐步完善。

  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關鍵在於搞好黨的建設”。提升黨的執政能力,離不開高素質的幹部隊伍,而這又依賴於科學、民主的選拔機制。

  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出臺了一系列規範性文件和制度,規定了黨政領導幹部應當具備的基本條件,以及領導幹部的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等內容,有力推動了選人用人機制的科學化、制度化。

  “探索幹部選拔機制,體現了我們黨高度的政治自覺。”黨建研究專家、山東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商志曉認為,十六大以來的改革實踐,不斷發展完善了幹部選拔機制,可以説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已成為一種制度化的選拔幹部的嶄新路徑。

  十六大以來,全國各地不斷探索完善公開選拔領導幹部制度,探索推出了“公推公選”“公推直選”“公推差選”“差額直選”“雙推一選”“公推競崗”等多種積極可行的選拔方式。

  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民主、公開、競爭、擇優,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滿活力的選人用人機制,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新要求。

  數據顯示,2008年至2011年,全國通過公開選拔、競爭上崗方式選拔廳、處、科級幹部28.7萬名。2011年,省區市競爭性選拔廳處級幹部佔新提拔總數的30.7%,中央和國家機關達到46%。

  山東大學博士生導師包心鑒説:“‘賽場選馬式’的幹部選拔新機制體現了更加寬廣的選才視野,拓寬了選才渠道,給予參與者均等的競爭機會,提高了選人用人公信度,這些舉措不同程度地提升了黨的執政能力。”

  黨建專家認為,十六大以來,一大批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通過競爭上崗,走上重要崗位,他們在建功立業的同時,向外界傳達了中國共産黨廣納群賢的理念,從而吸引更多不同領域人才參與到現有政治體系中,鞏固了黨的執政基礎。

  “有了源源不斷吸納優秀人才的考選機制,形成有序流動,給予精英分子實現理想抱負的機會,社會體制才能趨於穩定。”山東省委黨校副教授譚建如此認為。

  不同於“伯樂相馬”式的以個人好惡為主的幹部評價,包心鑒説,“賽場選馬”更注重德才兼備,以德為先,而德的標準主要是人民群眾是否滿意,且以真才實學作為選拔幹部的標準,評價更加全面。

  商志曉説,競爭性選拔幹部機制堅持實踐標準、實績依據、實幹導向。同時根據不同領域、不同層級、不同崗位的個性需求,分別採取不同的競爭性選拔方式,盤活了人才資源,增強了幹部隊伍整體活力,這些對於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具有深遠的影響。

  另外,走群眾路線,選人用人民主化是近年來“賽場選馬”式公選的顯著特點。民主推薦、民意測評、考察預告、投票表決、任前公示成為公選幹部的必經程序,民意作為重要參照係被廣泛運用到公選中。

  包心鑒認為,賽場選馬讓老百姓投票,這表明幹部選拔將黨管幹部和民選幹部相結合,不僅選出人民信得過的幹部,還有利於增進政治認同、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對於方興未艾的幹部競爭性選拔的創新實踐,商志曉認為,既要滿腔熱情加以鼓勵,又要揚長避短加以規範,探索建立一套幹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選人用人機制,推進執政能力建設。(吳書光)

熱詞:

  • 幹部選拔
  • 幹部隊伍
  • 政治自覺
  • 選拔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