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鄭秉文:應該運用市場機制緩解養老金支付壓力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2日 09: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廣播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廣網北京7月2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有關養老金的話題一段時間以來持續引發社會高度關注。《上海證券報》最新報道,論證了五年多的“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方案,已經由上海市政府遞交到財政部,年內獲批的可能性很大,上海可能成為全國首個試點城市。“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是指投保人繳納的保費在繳費期間按照統一方案免繳稅款,並遞延到退休領取,在領取保險金時按照一定規則再繳納相關稅款的養老保險産品。

  目前,我國的養老保險體系共有三大支柱,分別是作為第一支柱的社會基本養老保險、作為第二支柱的企業年金和作為第三支柱的個人商業養老保險。但是,我國養老保險體系發展不大平衡,企業年金和個人養老保險的替代率非常低,可以説是微乎其微。

  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在今年的上海陸家嘴金融論壇上説,近十年來中國對基本養老保險的財政補貼已經超過了1萬億元人民幣,中國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老年人口超過一億的國家,而且到去年末,老年人口的撫養比已經上升到122.23%,中國養老金缺口確實非常大。

  陳文輝説,在整個養老保障體系建設過程之中,應該運用市場機制來提高整個基本養老保險的運行效率,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障體系,並通過政府的引導,包括試點個人延稅型保險養老産品等提高企業、個人參與的積極性。

  《央廣財經評論》,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就此帶來評論:

  我國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逐步建立以基本養老、企業年金、個人養老為三支柱的養老保障體系,但目前的現狀是基本養老獨大,養老保險體系發展不平衡。多年來我們基本上只是發展了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非常落後。現在第一支柱養老資産已經將近兩萬億,可是第二支柱才三千多億,第三支柱也是非常小的。從退休收入的來源結構來看,絕大部分人的退休金都是來自於基本養老保險的,來自於企業年金和商業養老保險的比重都非常小。

  為什麼有這個失衡的狀況呢?第一是因為改革開放是從國企開始的,國企改革開放要求冗員、失業能夠運轉起來,國家推動養老保險制度建立,自然而然就産生了這樣一個國家主導型的養老保險制度。第二是國民對於第二支柱第三支柱作用的認識在觀念上一直沒有扭轉過來,腦子裏骨子裏還是有一種國家至上,國家主導的思維方式,對市場的作用不太重視。第三個原因是近幾年來在經濟領域出現了國進民退的現象,在社會保險領域同樣也是這樣。

  這次稅延養老保險方案已經遞交到財政部,上海將可能將會成為最先試點。這個方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這種失衡狀況,但是這個緩解程度是十分有限的。我更看重的不是能夠馬上緩解這種失衡狀況,而是一個標誌,標誌著我們國家開始重視養老保險制度當中的市場化因素了,標誌著一個新的方向的開始。

  在美國養老資金的總資産規模當中的比例也是這三大支柱,企業年金佔比是最高的64%,最低的反而是政府養老金。美國的制度實際跟中國非常相象,三條腿的板凳每一條腿都是非常均衡的,坐在那個地方人不倒,不晃,中國這個是一條腿獨大,另外那兩條腿太弱了。為什麼美國能夠有這麼好的一個三條腿板凳的制度這麼均衡呢?那麼是因為他們在應對老齡化的進程當中,他們立法先行,他們在70年代就開始改革它的職業年金的立法了。第二他的國民特別喜愛市場制度的因素,因為他們得到實惠了,我們沒有得到實惠,大家喜歡的還是第一條腿,國家的那一條腿,可是這條腿的來源還是有限的。

  專家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黨委書記、所長;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中心主任;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兼職教授,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西南財經大學保險學院暨社會保障研究所兼職教授。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客座教授。是國內外享有崇高聲望著名的社會保障專家,“走窄路”的經濟學家。

熱詞:

  • 企業年金
  • 養老金
  • 養老保障體系
  • 央廣財經評論
  • 基本養老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