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31個省級政府“財政透明度”無一合格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9日 21: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6月19日訊 據報道,近日,上海財經大學和清華大學有關研究機構分別發佈我國省級和市級政府“財政透明度”報告,全國31個省級政府無一及格,81個市級政府僅有7個及格。報告顯示,儘管我國政府預算公開取得了很大進步,但財政透明度還處在很低水平,改進空間很大。

  預算不公開難交代 公開了受質疑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連續4年推出“中國省級行政機關透明度”報告新增了“中央部門預算透明度評估”部分,結果顯示,按百分制計算,沒有一個中央部門在預算透明度上得分超過50分,得分最高的環境保護部只有43.8分。

  而《中國市級政府財政透明度研究報告》披露,2010年數據顯示,81個市政府,達到全國財政透明度平均水平的僅43%。將平均水平作為及格線,多數市政府“不及格”;如果按照“60分及格”的標準,僅有7個城市過線,及格率僅為8.6%。

  報告顯示,無論是省級政府還是市級政府,政府更願意主動公開預算信息,而不是決算信息。對於預算外資金的相關情況,31個省級政府和81個市級政府無一主動公開。

  不願公開、不敢公開、不屑公開現象普遍存在,政府公開預算透明度距離社會公眾的希望仍很大的差距。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鄧淑蓮是“中央政府部門預算透明度評估”這一新增部分的負責人,她表示,中央部門不願用便於公眾理解的方式公開全部部門預算的最根本原因在於,一些花費確實不合法合規,不公開難以向上級交代,公開了會受到公眾質疑,只好用最籠統、最簡單的方式公開。

  財政透明度與什麼密切相關?顯然是,政府的廉潔程度、人民群眾的知情權與監督權。然而,面對檢驗,政府卻很難拿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令人深思。財政透明度如何交出“合格”答卷?這其實是在拷問政府的公信力。

  專家建議早日修訂《預算法》

  從各種報道來看,各級政府財政透明度總體上很不理想。調查顯示。半數民眾看不懂部委所公開的財政預算,某些地方財政透明度反而在倒退。例如,2009年廣州財政局在網上公開廣州114個部門預算,而到了2010年主動公開財政預算案的單位驟降到29個。

  “如果預算公開得夠詳細,很少存在老百姓看不懂的情況。” 鄧淑蓮指出,當政府預算公開做得很規範,社會上就會有相關的討論出現,財政專家也會站出來作解釋。當老百姓會看、會問了,預算公開將會被進一步推進到更高的水平。

  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不少部門和地方政府長期習慣於花錢不受監督,要糾正這種不良習慣很難。而糾正這一習慣的唯一辦法就是法治:財政預決算如何公開、透明的標準是什麼、不透明該怎麼辦,需要預算法作出明確規定。

  遺憾的是,現行預算法是1994年出臺的,嚴重滯後,理應早日修法,然而至今未見完善法律。

  在過去幾年裏,儘管各級審計機關查出的預算收支違規行為層出不窮,但少有違規者受到嚴厲處罰。

  不少財稅法學者認為,問責不力是一些政府部門屢審屢犯的重要原因,《預算法》中有關法律責任追究條款亟待改變。

  公眾期待揭開“三公經費”的神秘面紗

  令人期待的是,將於6月底召開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7次會議將對《預算法修正案(草案)》進行二次審議。

  財政部部長謝旭人表示,中央本級和各部門的“三公”經費預算、決算,將在6月底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2011年中央決算後公開,行政經費支出情況也要一併公開。這意味著,中央部門公務員工資、辦公支出等公眾關注的費用,都將被公開,同時百姓關注的行政事業性收費信息也將是今年信息公開的重點,將提高收費政策的透明度,更好地接受社會監督。

  關於“三公”經費公開問題,今年以來國務院三令五申做出嚴格部署。3月26日國務院召開的第五次廉政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今年“三公”經費零增長,並禁止用公款購買香煙、高檔酒和禮品。

  4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對中央部門“三公”經費公開作了更為嚴格的要求,並明確兩年內省級政府要全面公開“三公”經費,體現了中央治理“三公”經費的決心。

  而我們還看到,5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的《2012年政府信息公開重點工作安排》,則進一步明確各部門對今年的財政預算決算、“三公經費”支出等信息的公開要“加快步伐”。

  應該説,相對往年,今年中央推進“三公”經費公開的決心更大,措施更嚴格。而對各部門和地方而言,關鍵要破除體制約束,要意識到公開“三公”支出的必要性,揭開“三公經費”的神秘面紗。

  如果我們再不在“透明度”上下功夫,如何期待廉政型與節約型政府建設取得成效,如何期待民眾對政府工作形象的好感提升?

熱詞:

  • 透明度
  • 三公
  • 財政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