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新聞1+1]桑植模式:窮縣“富”醫改!(20120420)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1日 08: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ab42cb9978514277ba70261db3846ebe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八個月前,在湖南西南邊的一個叫做桑植的小縣城,搞起了一改革。是什麼樣的改革呢?在桑植縣,只要是參加了新農合的農民,在鄉鎮衛生院住院的話只需交納150院前的起步費,其他不需要再花一分錢。那人們自然會問,桑植是很有錢嗎?不是,它只是湖南的一個貧困縣。是它有什麼政策優惠嗎?也不是,它是湖南最後一批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的縣。也因此,這樣的一個地方的實驗,所給予所有老百姓都關注的醫改難題,啟發意義,或許更大。

    今年已經六十多歲的張大媽,是湖南桑植縣林溪河鄉四圍村村民。由於兒子和兒媳常年在外打工,老兩口和兩個外孫女生活在一起,種地是一家人的主要收入來源。雖然一年下來八千元的收入在當地不算低,但是一談到看病的問題,老兩口還是心疼錢。除了去場鎮衛生院那要給外孫女用,對於自己常年的頭暈、頭疼,張大媽選擇了忽視。

    張大媽和她老伴:沒錢,沒錢看病。病不是看好的,都是抗好的。

    “小病拖,大病扛。”新農合的推廣,普通門診報銷30%,住院報銷80%,這樣的保障,在緩解著農民就診率低的問題。但類似張大媽老人的例子,依舊讓人擔憂。被稱作農民“健康保護傘”的新農合,能否把傘張得更大些呢?湖南桑植縣去年開始進行了自己的探索。

    湖南桑植縣官地坪鄉村民 向延翠

    向延翠:我是這裡疼

    記者:胃疼?

    向延翠:是膽囊炎,膽結石。/(接點)每天在這打點滴,好了。

    記者:打了幾天點滴了?

    向延翠:十來天了。

    記者:這十來天打點滴收費嗎?

    向延翠:打點滴沒有,我們在這裡住院。

    記者:您整個的這個治療過程交了多少錢一共?

    向延翠:交150。

    向延翠,湖南桑植縣官地坪鄉村民,因為正值農忙時節,眼下她最著急的,是趕快出院回家種地。而住院十幾天,花費150,過去對於費用的擔心,現在似乎已經不是個問題。

    湖南桑植縣官地坪鄉村民 向延翠:得病了以後非常擔心,怕沒有錢,參加這個醫療合作就不怎麼擔心,因為我們這個政策好。

    向翠萍提到的政策,指的是湖南桑植縣去年8月份開始試行的《桑植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農民鄉鎮住院全報銷實施細則》。

    桑植縣衛生局局長 陳俊文:實際上我們全報銷制度核心的內容一個就是參合農民在鄉鎮衛生院住院,就是交150元的起付費以外,基本的醫療費用實行百分之百的報銷,全額報銷。

    實施細則中規定,報銷範圍包括國家和省、市公佈的基本藥物目錄;住院期間的一般檢查費、治療費、手續費、普通床位費、護理費;以及內置材料費。同時,來自當地衛生局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報銷制度”實施半年多以來,鄉鎮衛生院的就診人數比之前平均每月增加500人。過去很多不被重視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諸如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摔倒所致的外傷等,老百姓現在更多的願意走進醫院去治療。

    記者:您以前生病了之後,想過會馬上去住院嗎?

    病人:沒有,沒有錢,沒這個政策,用草藥治,治不好,原來沒這個政策,我就吃草藥,不行,我疼得受不了,才來醫院檢查,先做個CT,動手術,20天就可以出院,就可以走了,這個腿就不疼了,那個可以。

    記者:現在就是説您也敢住院了?

    病人:敢住院,肯定要住院。

    “全報銷制度”讓桑植縣備受關注,這個湖南省最後一個推行基本藥物制度的地方,一躍成為典型。而更讓人驚訝的是,桑植縣自1984年,就一直被列為國家重點扶持貧困縣。2010年全縣的財政總收入為1.9億,2011年也只僅僅增加到2.3億。3021元,這是2011年桑植縣農民的人均收入,而同期湖南省和全國農民人均收入已經突破了5000元大關。為什麼是桑植,一時間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桑植縣副縣長 王雲:應該説與縣財政沒有很大的關係,但是縣財政也還是給了一定的支持,加大了投入在這方面。主要投入在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的全額保障上面。

    記者:跟貧困不貧困沒有太大的關係?

    王縣長:應該説沒有很大的關係。

    農村地區,長期困擾之一,就是就診率低。“小病養,大病拖”。這裡有觀念的問題,所以我們還是要提醒類似片子中的朋友,如果覺得不舒服,早點去檢查。病,不是抗好的,是治好的;第二,就是費用。儘管實施了新農合,有了極大的改善。但那不能報銷的20%,依舊會讓很多人對醫院,對看病望而卻步。但一般而言,這種類似“桑植”的實驗,我們更多的是在富裕地區看到。但他們卻説,不是錢的問題,和貧困不貧困關係不大。到底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來連線採訪這件事的記者,孔茜。

    張羽:一説到報銷比例增加,就會想到投入的問題。但顯然當地表示,和貧困不貧困關係不大。這點據你了解是怎麼回事?

    孔茜:其實是國家新農合基金,補貼的錢足夠。而且實施了基本藥物制度,地方已經具備了這樣的條件。

    張羽:當地有沒有擔心過,負擔不起。農民目前對這個政策的態度怎麼樣?實際效果又怎麼樣?

    孔茜:實際效果是這裡條件特殊,一是路途即便到鄉里,也不近,所以不會那麼積極去看病;二是,大量的人在外打工,大概佔了二分之一,所以負擔並不明顯;三是農民其實對時間看得很重,不會普遍的去佔著病床不走。

    感謝記者的連線。這件事,其實給了我們兩個啟示。第一,錢不是問題,運用新農合的資金就夠了。這就説明的確是做不做的問題。也因此,它的推廣意義就很大。也希望能夠有更多的地方能夠跟進。如果説神木我們學不了,桑植真的可以學;第二,就是當地農村的實際狀況帶來啟發。農村地區,農民,它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都與城市和市民存在一定的差異。當把這樣的具體差異考慮進來,有些不可完成的任務,也就變得簡單。醫改,也不是一刀切。

    關注完病人,再來關注醫院。桑植醫改要成功,核心之一,也是要破除醫院的盈利衝動。怎麼辦呢?我們接著看。

    我們在這個鄉鎮衛生院的大廳裏看到了這樣的一塊公佈欄,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公佈欄都有什麼內容,這個表叫做官地坪鎮衛生院住院補償匯總表,表的信息有這幾個,姓名、家庭住址、疾病名稱,包括住院的日期,最重要的是治療的總費用,這個患者治療的總費用顯示的是1592元,他的實補費用是1442元,也就是説他報銷了1442元,他實際的費用只花了150元。這樣的一些表貼在這裡主要是起到一個監督的作用,防止醫療機構捏造患者的信息來套取新農合的補償資金。

    按照規定,每到月底的時候,桑植縣所有的鄉鎮衛生院都要把當月的住院報銷信息在明顯的位置貼出來,供大家監督。在150元全報銷制度實施之前,桑植縣鄉鎮衛生院都是自負盈虧,盈利衝動大,而新制度的實施,能不能控制住鄉鎮衛生院的盈利衝動?是一個難度不小的考驗。

    官地坪鎮衛生院院長 王雲才:從我這的感受,首先合作醫療管理辦跟你簽一個服務協議,把你這個醫院定為合作醫療的定點醫院,你要怎麼做怎麼做才符合我的規定,如果違反哪一條該怎麼罰、該怎麼處理,這我們都簽了協議的,也就是為了更好地給老百姓服務了。

    王雲才,桑植人,已經在鄉鎮衛生院做了六年的院長,做基層的醫務工作者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之前的經營模式,用他自己的話説是“賺了都是我的,賠了也是我的,自己負責”。如今上級對於醫院的種種限制,在他看來也是生平頭一次遇到,最初多多少少還有些不適應。

    官地坪鎮衛生院院長 王雲才:藥品的話,進多少賣多少,銷售,床位費、護理費這些,物價局下來文件,都按照文件標準執行,包括我們一些檢查費,上面都下來文件,都是合作醫療保險給我們制定了一些制度,必須要按照這個制度來執行,確保這個醫院不亂收費。

    因為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王雲才要進藥的話只能按照目錄上來買,沒有差價,除去藥品,醫院還能收取的費用就是門診費、檢查費、手術費,但是這些價格也必須要按照桑植縣物價局的指導價格來定價。此外,醫院的賬戶也被取消了,當天的收入必須要交到到衛生局的專用賬戶保管,需要用的話要先打報告審批。

    官地坪鎮衛生院院長 王雲才:以前的盈利方式,病人進來以後,因為原來藥品有差價,再就是你做的一些護理、治療,這些都是有一些相應的收費,拿這個錢用於醫院的一些工資,還有其他一些開支。

    儘管減少了工資的壓力,王雲才依然不得不要面對的一個事實是,他所領導的這個鄉鎮衛生院職工有47人,其中不在編制的有二十多個,這部分人的工資依然要醫院來完全承擔。目前官地坪鎮衛生院共有50個住院床位,在所有鄉鎮衛生院中算中等規模,但要承擔近兩萬人的基本醫療。面對醫院要補充的人力、物力,王雲才還是有些壓力。

    官地坪鎮衛生院院長 王雲才:最主要的擔心,如果這種政策實施下來以後,因為我們這邊確實老百姓講求一個實惠,一個擔心病人比較多了,醫務人員忙不過來了,産生一些矛盾了,再就是因為這一塊補償主要是靠新農合基金,擔心新農合基金就是不夠,但病人確實又是有,有怎麼辦。

    記者:現在醫院主要的任務是什麼?

    王雲才:我們現在主要的任務就是基本醫療,還有公共衛生服務,最主要的兩個事。

    記者:公共衛生服務是指什麼?

    王雲才:公共衛生服務比如説全民健康體檢,普查普治,打預防針這一些,這就是公共衛生服務範疇裏面的。

    王雲才口中的公共衛生服務,也是如今桑植縣鄉鎮衛生院的一個主要任務,根據規定,做包含九大公共項目在內的衛生服務,可以申請相應的經費,做得多經費申請的就會越多。

    桑植的試驗,改革之一,就是讓鄉鎮醫院更多的回歸到公益屬性。現在的功能,一是提供基本醫療,但恐怕賺錢很難。二是公共服務,去給大家體檢等。這聽起來,無疑是很理想的狀態。但這樣的做法,效果如何呢?接下來,我們來連線國務院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評估專家組成員,北京大學的李玲教授。她也和衛生部的專家一起去桑植做過長時間的調研。

    電話連線: 國務院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評估專家組成員 李玲

    張羽:之前以盈利為主的鄉鎮衛生院能適應這種轉變嗎?

    李玲:桑植改革是在基層改革裏具有學習意義,因為是窮縣完成富改革。改革8個月來,各方都比較滿意,特別是老百姓得了實惠、醫務人員積極性也很高,破除了以藥養醫的舊的制度,建立了新的制度。

    張羽:現在的這些政策是已經完全能控制盈利衝動了嗎?

    李玲:老百姓得福利最根本的是讓醫務人員受到鼓舞。改革實際上是把醫務人員的收入和待遇由政府的財政和新農合的資金直接支付,對醫務人員的考核轉為如何用最低的成本維護老百姓的健康。

  謝謝李玲教授。病人,醫生和醫院,是醫療之中的核心關係。但一個制度要良性運轉下去,三者的利益,必須都尊重,也有一個平衡。對於醫生和醫院而言,我們要兼顧他們的利益,同時也要更好的為他們提供一個平臺,能夠安心的提供這種服務。而現實的桑植,其實也和其他地方一樣,在鄉鎮衛生院這個級別上,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們接著看。

    記者:這個是一個病房?

    醫生:這不是一個病房,也就是臨時的,注射室,因為這裡面不是很規範,因為我要把這裡搬到那面,那一棟新的業務樓裏面,暫時就是這裡,先用一下。

    記者:這個是放中藥的嗎?

    醫生:對。

    記者:但是這裡面還有嗎,看來?

    醫生:這個已經是老古董了。

    記者:現在還在用嗎?

    醫生:沒有用了,準備用新的,因為這裡面的藥物,還有這個櫃子都不要了。

    記者:這個藥現在也不用了是嗎?

    醫生:這個藥不用了,因為現在全部中藥的話,這些東西,那個藥都已經放很長時間了。

    臨時的注射室、只有兩個床位的住院病房、沒有科室的劃分、只能提供簡單的注射和藥品、包括院長在內一共只有六個工作人員,這些就是林溪河鄉鎮衛生院的全部,好在上級衛生部門提供資金建了一個兩層的新醫院樓,這讓林溪河鄉鎮衛生院的院長鐘偉稍感安慰。

   記者:這個樓準備什麼時候啟用?

    醫生:可能就在五月份。

    記者:您有什麼設想嗎,對於這樣一個比這個要強很多的這個樓?

    醫生:這個一樓的話,有醫生的辦公室,輸液室,合作醫療辦公室,還有注射室,X光室,還有公共衛生辦公室。樓上的就有三間病房,那邊上面還有手術室。

    林溪河鄉鎮衛生院是桑植縣規模最小的鄉鎮衛生院,它要承擔鄉鎮4700多人的基本醫療。去年一年,這個鄉鎮衛生院的總收入是33萬,用鐘院長的話説,這在全縣是一個很低的水平。而像林溪河這樣小規模的衛生院,在桑植縣佔了大多數。人員缺乏、設備缺乏、服務缺乏,是他們共同面臨的問題。

    湖南桑植縣副縣長 王雲:隨著我們現在只要我們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要是能夠更進一步加大投入,能夠把服務水平提高、服務能力增強的話,那麼這個制度會更好的,老百姓會更喜歡。現在我們鄉鎮衛生院主要缺人、缺設備,這個基礎條件前幾年國家投入還是比較大的,現在缺人、缺設備,主要是這個方面。如果這個方面解決的,那這個制度會更好,今年2月中旬,桑植縣就“全報銷制度”運行半年來的情況做了一次總結。名為《桑植縣鄉鎮住院全報銷工作動態》的總結材料認為,半年來,這一制度實施順利,但是人均住院天數延長了1.6天也引起了關注。本就單薄,急需增強的鄉鎮衛生院力量。會不會因為全報銷,而人滿為患,負擔加重呢?

    記者:像這種胃炎、眩暈症這種為什麼是需要住院呢?比如説可能我有胃炎,會開點藥回家養去,就可以了,為什麼這要住那麼長時間的院呢?

    醫生:胃炎的話,他有好多種,有糜爛性的,因為這個病人,以前他是在縣裏面做過胃鏡的,我根據他胃鏡的情況,他剛來會很痛,嘔吐,精神也不好。

    記者:那眩暈症、牙周炎,這些都需要住院嗎?

    醫生:有時候他的症狀比較重,牙周炎腫起來了,不能説話,也不能咀嚼。

    根據統計,今年1月和去年同期相比,當地的縣級住院人次比重下降了6.3%,鄉級住院人次比重上升了9.4%。這樣的變化,説明了把更多的常見病,多發病在基層醫療機構解決的初衷得到實現。而隨即,今年2月份,湖南省衛生廳召開衛生工作會議,決定在全省推行“參合農民鄉鎮住院門檻費外全報銷”的付費機制。隨後,藍山縣、麻陽縣開始相繼執行。但是,在該縣的總結之中,也明確提出,它存在不足。而如何改善並堅持下去,也廣受關注。

    湖南桑植縣縣委書記 龔明漢: 就這項制度來説,這個縣委對我是有信心的,因為當時我們做出這個決策,我們就是已經想到了它一些發展的可持續性,我們是寫進了黨代會的報告。至少這五年時間我們是認真思考的。

    桑植的試驗,無疑效果顯著。但不足,當地也明確的提出來了。到底該如何進一步的改進,我們繼續來連線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的李玲教授。

    電話連線: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李玲

    張羽:在您看來,桑植的試驗,推廣的價值有多大?

    李玲:很有推廣價值,實際上桑植模式是在全國基層醫改基本完成了第一個階段後後來居上,把各方面的力量綜合起來,給老百姓定心丸、給醫生定心丸,下一步要往縣級醫院、村衛生室延伸,形成一個給老百姓保健康的模式。

    張羽:再往縣級醫院推廣,會面臨一個費用的問題。

    李玲:如果我們想把這個錢用好,就是要讓更多的老百姓不得病。這需要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縣醫院形成一個有效的合作體,為桑植的老百姓保健康,如果等到病了以後再來治這個費用永遠是不夠的。

    無論如何,一個貧困縣的醫改試驗,的確值得尊敬。而這樣的醫改試驗,也在説明醫改絕非易事,還需要更大範圍的推動。感謝收看今天的節目。

熱詞:

  • 央視網
  • 新聞1+1
  • 視頻
  • 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