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故宮博物院網站發佈聲明:鑒寶無授權專家擔後果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8日 13: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昨日,故宮博物院官方網站發佈聲明,今後專家未經博物院書面許可參加社會文物鑒定均屬個人行為,後果由本人承擔。這是本市首個公開“限制”專家鑒寶行為的博物館。

  近年來,隨著文物和藝術品收藏熱潮持續增溫,電視鑒寶類節目也受到越來越多關注。經常是一場鑒寶節目,匯聚了所謂故宮、國家博物館等諸多大型博物館的專家學者,一件貌不驚人的物件動輒現場估價過百萬。

  國家文物局新聞發言人李耀申就曾明確表示,目前,我國鑒定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甚至存在受利益驅使,隨意開具鑒定證書的現象。此前媒體報道的“金縷玉衣”、“漢代玉凳”等鑒定問題,在社會上引發了強烈反響。國家文物局最近一次調研顯示,目前21.4%的公眾認為文物拍賣贗品多,34.1%的人認為民間文物市場假貨氾濫。

  “很多所謂專家,因為曾經有過類似故宮、國博等處的從業經驗,就打著這些大牌博物館的旗號去做鑒定,影響很不好。”一位收藏界業內人士坦言,“但目前的情況是‘民不舉官不究’,大部分博物館都是睜只眼閉只眼。”

  今後,這種情況將得到遏制。故宮博物院明確,在職、離退休人員參加社會文物鑒定等公務性活動時,都應獲得故宮博物院的書面授權。凡沒有書面授權的,均屬個人行為,其後果由本人承擔,故宮博物院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但對於工作人員在參與鑒寶過程中,能不能打故宮旗號,故宮如何禁止和處罰等,聲明中沒有涉及。

  類似的規定在一些知名博物館早已推行。比如台北故宮有關負責人接受採訪時透露:“不私下為民間文物做鑒定、估價,這是博物館界的基本倫理。如果有,一經發現,將按照台灣地區有關公務員的相關法律等,對行為人進行處罰,甚至被免職。”

  另外,國家文物局今年也將根據文物保護法的要求,推動建立文物鑒定資質資格管理制度;加強文博行業道德制度建設,研究修訂《中國文物、博物館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協調建立相關部委聯合管理工作機制;加強法規制度建設,研究制定《文物評估認定條例》。

  李耀申表示,國家文物部門將會同新聞、廣電等有關管理部門,加強對媒體有關文物節目、欄目的管理,提倡宣傳普及文物鑒賞知識類節目,限制文物估價類節目,禁止在節目中進行文物交易。對於有關鑒寶等文博知識普及的節目,文物部門可在專業人員、文物資料等方面對媒體提供支持。

  新聞背景

  “金縷玉衣”事件

  曾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中國博物館學會副理事長等職務的楊伯達以及其他4位國內文博界知名專家,隔著玻璃鑒定一件玉衣,拿了高額鑒定費,聯名簽署一份價值24億元人民幣的證書。

  犯罪分子以此為依據,騙取銀行貸款,造成銀行數億元的損失。

  “漢代玉凳”事件

  漢代玉凳由北京中嘉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于2011年初拍出2.2億元天價,成為當年拍賣市場的“最貴玉器”。網友質疑為贗品後,江蘇邳州一趙姓老闆承認該玉凳為其組裝製作。據媒體報道,當初鑒定這件拍品的專家周南泉是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擁有中國收藏家協會鑒定委員會常委、中國寶玉石協會常務理事、東方收藏家協會珠寶玉器鑒定組組長、中央電視臺《藝術品投資》欄目玉器類首席專家等眾多頭銜。(記者 劉冕)

熱詞:

  • 故宮博物院
  • 聲明
  • 鑒寶
  • 授權
  • 專家
  • 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