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面對面]單霽翔:讓故宮更有尊嚴(20120318)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8日 22: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ec42e654f77f4035ae1b4d187eece1e7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白岩松導語:兩會正在召開,人們關注的焦點是人民大會堂,但是與人民大會堂一街之隔的故宮,也經常被代表和委員們談論,沒辦法,建成已經快600年了,建院也已經87年的故宮,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裏,由於這樣的事或者那樣的事,被人們這樣那樣的談論。在這次兩會上有一位政協為委員,提交了18份提案中,有6份與故宮有關,他就是故宮博物院新院長單霽翔,今天我們採訪他。

 
   人物簡介:

    單霽翔 58歲 全國政協委員 曾任國家文物局局長 黨組書記

    2012年1月 任故宮博物院院長

    解説1:今年1月10日,58歲的單霽翔接任故宮博物院院長。此前,他己經在國家文物局的崗位上任職了10年。從局長到院長,與職位的變化相比,大家熱議的是他上任的時機。2011年,失竊門、錯字門、會所門、哥窯門、瞞報門一連“十重門”,令故宮遭遇信任危機。對於單霽翔的上任,有媒體稱之為故宮換帥的新期望。

    白岩松:比如大家突然看到消息,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調到故宮博物院來當院長。不知道在兩個多月之前,當組織上找您的時候,您願意嗎?

    單霽翔:我願意。當然,我對國家文物局的工作戀戀不捨,因為畢竟在國家文物局工做了九年零四個月。但是作為故宮這樣一個工作領域,對於我來説太有吸引力了,因為它是一個永遠也學不完的百科全書。

    白岩松:在院墻外面的人可能會覺得,您調到這兒來挑戰很大,因為在過去一段時間裏接連出了一些事情,大家會覺得現在在故宮當一個院長,不太容易。

    單霽翔:確實有挑戰,我覺得到任第一天就有如履薄冰之感,必須要一竿子插到底的把安全工作,把為觀眾服務的工作要抓到底。但是我們有一個非常好的團隊,也特別是在發生一些事情以後,今天希望重新樹立故宮在社會的美好形象這種非常強烈的願望,這是我們的工作動力。

    解説2:面對公眾的熱議,上任之初的單霽翔並不給予回應,他用了一個月,走訪調研了博物院全部32個部處,逐一拜訪了曾經在故宮工作過的老院長、老專家,今年2月14日,也就是他任職一個月後,才在故宮博物院召開了第一次記者見面會,開場白略顯詼諧,有人問我,新官上任三把火,你的三把火從哪燒起?我回答: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故宮保護最怕“火”,所以我一把“火”也沒有。好在我的名字裏有“雨”,我倒是準備好“水”了。在那場90分鐘的記者見面會上,沒有回避敏感話題,面對輿論他直言,去年的一些事情,是故宮博物院的聲譽受到了損害,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付出加倍的努力加以彌補,儘快修復故宮博物院的社會形象,而且大刀闊斧推出了故宮涵蓋服務、管理、安全、文物保護等11大類、22項規章制度,其中,文物建築、文物藏品和觀眾的安全居於首位。

    白岩松:從故宮內的安全保衛來説,可能涉及到第一個防火,因為這是物件的。第二,防盜,怕偷。第三是防雷,第四是防地震。這中間哪個最難?

    單霽翔:我最擔心的和故宮人最擔心的是防火,水火不留情。都是木結構的古建築群,這麼集中的在72公頃的範圍內,是別的地方沒有的。火的預防,火險不能出現在故宮。這是永遠懸在我們頭上的一根利劍,也是我們安全的緊箍咒。當然您提到防範,我們還有一方面也開始引起高度重視,就是防踩踏,所以如何防踩踏、防擁擠,也是我們現在考慮的工作目標。還有您剛才提到的一個事情,也是我們心頭的一塊病,就是防震的問題,故宮的很多今天針對文物儲藏空間,沒有能夠達到防震的標準,我們的展櫃、展具、地下庫房和地下庫房的防震標準很多沒有達到,這也是我們近年要提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白岩松:我要插一句話,故宮博物院跟全世界的很多博物館、博物院都不一樣,人家可能新建一個現代化的建築,但是把老祖宗的東西放裏。你這個就是在老祖宗的房子裏放著老祖宗的東西,但是老祖宗的房子面臨風吹日曬等等。現在怎麼辦?是用科技力量去彌補它,但是經費夠嗎?

    單霽翔:當然,故宮需要提升的方面很多,我們要積極地爭取國家對於故宮的投入。國家財政對於故宮應該説是很支持的,關鍵是故宮我們自己要編出一份一份能夠爭取到國家支持的項目的文本,要把這些項目做好,做到這些文本能夠證明這些項目的實施以後産生的效益。

    白岩松:有説服力。

    單霽翔:有説服力的項目,這是我們今天緊鑼密鼓正在抓的一個重大的事情。

    解説3:2011年的故宮看似被負面新聞包圍,但是輿論的熱議甚至是指責的背後,則是大家對故宮的期待和希望。2011年4月29日,香港兩依藏博物館,在故宮博物院舉辦臨時展覽,但是沒有想到,就有9件展品在展廳被盜,儘管58小時後,犯罪嫌疑人就被捉拿歸案,但是人們不解一個戒備森嚴的文物保護單位,為何能讓一個瘦小的盜賊輕而易舉躲過探頭,警報器以及徹夜巡查,攜寶逃出。

    單霽翔:防盜,可能也沒有一個世界博物館,別的博物館都是一棟建築或者一組建築群裏面的博物館,而故宮是將近九千間房子組成的無數個小巷,無數個院落組成的結構。它的安全防衛系統應該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智慧化的系統。所以,安全防禦系統現在還是1998年竣工的,已經14年了。現在正在進行提升的階段。

    白岩松:1998年。1992年到1998年整個安保設施的建立,到現在為止將近14年的時間。

    單霽翔:當時在博物館界還是比較先進的。這14年,我們國家的技術有突飛猛進的發展,所以新建的博物館,它的安全防範系統很多都比故宮先進,而我們落後了。但是現在正在一期安全防範工程的提升系統,是在長期論證的基礎上開始實施的,在2014年將要投入使用。目前已經完成的部分開始逐漸投入使用。但是,我想今天大的環境告誡我們,一定要把安全防範系統不斷地提升,而不是像過去做完以後,差不多了,而是不斷提升,特別是現在互聯網系統這樣一些新技術手段開始誕生了。

    白岩松:也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單霽翔:道高一丈,能夠通過先進技術掌控故宮裏每一塊土地,每一個人的活動和每一件文物藏品的動向,這樣才能做到萬無一失。

    白岩松:將來的主要方向,如果從防盜的角度來説,是靠高科技與時俱進還是管理、人?

    單霽翔:當然任何高科技手段,最終還是靠人的責任心來操作,來管理,所以每一個故宮人都是安全防範的第一責任人。

    白岩松:其實故宮也在面臨很多輿論的挑戰。比如説發生了文物失竊這樣的事件之後,給我們的反思是什麼?

    單霽翔:去年確實故宮發生了一些令人非常遺憾的問題,我們每一個故宮的員工都在反思。作為我來説,我到故宮工作整整兩個月,我有一些感想,我們會用我們的行動,用我們的成果,使故宮恢復它應有的美好的形象,也更歡迎,也非常感謝過去的一年和今後,包括媒體在內,包括社會公眾在內,對故宮的關切,對故宮提出的批評建議,這是我們的寶貴財富。我想這是我和故宮人看待過去這一年發生的一些事,我們的心態。

    解説4: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盜竊事件剛發生幾天,5月11日,有人通過微博發佈消息稱,故宮的建福宮已被某知名企業和管理方改建成全球頂級富豪們獨享的私人會所,同時曝光的還有三頁入會協議書。難道故宮真的可以建會所了嗎?真的成為富人享受文化氛圍場所了嗎?

    白岩松:但是面對未來呢?面對公眾對這個事情的擔心,故宮將來在這個領域怎麼更好的發揮作用?

    單霽翔:但是今天我可以保證,故宮的建福宮花園不會作為只對少數人開放的會所,而它是一個文化場所,當然,由於它空間比較小,只能小型的文化活動。比如去年孩子們的活動,志願者的活動,都曾在這裡舉辦。故宮今天作為一個博物館,國際組織對於博物館也是鼓勵做正常的市場營銷活動。市場營銷活動的目的不僅是經濟利益,而主要是文化效益,通過有故宮特色的文化産品,使更多的人參觀故宮以後,能把故宮的文化帶回家。所以,現在我們只有兩個企業,一個是故宮出版社,它主要出與故宮文化密接相關的圖書,來傳播故宮的文化。另一個企業就是文化服務中心,它是開發、研製故宮的文化産品,也就是説從故宮的藏品中來發掘它的文化內涵,從故宮的文化環境中來吸取營養以後,凝聚到每一件文化産品中。我們有兩個品牌,一個叫故宮,一個叫紫禁城,我們非常愛護這兩個品牌,它也是被列入馳名商標。不使它沾染不健康的任何成份,而是要把歷史文化和現代人們的生活能夠結合起來。比如孩子們喜歡卡通,就把卡通和故宮的文化元素,藏品背後的故事結合起來,孩子們很喜歡。

    解説5:2011年7月4日,國家一級文物宋代哥窯代表作品青釉葵瓣口盤在進行無損分析測試時,發生了嚴重的文物損壞。但是在26天之後,故宮博物院才出面説明,為何拖延輿論再次熱議,一個如此重要的文化保護單位,為何會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

    白岩松:故宮裏文物一百八十多萬件,經過最新的統計,其中珍貴文物居然超過了90%,這是一個相當大的量。但是在文物保護方面如何做到不再出事,因為畢竟去年的時候出過事。

    單霽翔:對於這些珍貴文物的保管,是故宮工作的天職,應該放在第一位的。所以我們按照故宮保護總體規劃的要求,很多事情要做,但是我們強調只要涉及文物藏品,只要涉及文物建築,都要凝心靜氣的、腳踏實地的來做,不能有任何的短期行為和趕任務、獻禮,一定要按照它的規律來做。對於它的每一件文物如何保管,如何提取,如何陳列,都要有安全的規範。

    白岩松:剛才聽到您用凝心靜氣這四個字的時候,我就想到敬畏。

    單霽翔:對,因為它承載了很多歷史文化信息,不應該在我們這一代,我們的手上受到絲毫的傷害。上星期故宮博物院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業務技術的培訓,比如瓷器怎麼提取,怎麼拿放,怎麼陳列,有蓋的瓷器,有腿的瓷器,有把兒的瓷器,我也參加了培訓,我覺得很受教育。它跟我們平常生活中拿這些瓷器是相反的,平常生活中拿壺一定拿把兒,但是拿瓷器的時候,拿文物的時候一定不能拿把兒,不能拿它最脆弱的部分,一定要小心翼翼的捧著,並且一件文物,比如有底、有託兒、有蓋,一定要不辭辛苦,蓋要專門拿一次,而不能匆忙地説這三件要一起拿,這些對年輕員工非常重要的知識,比如怎麼卷畫,什麼材質的畫,什麼時候戴手套,什麼時候不戴手套,這些都有規範。

    因為我們的工作人員每天都要接觸文物,一年要無數次的接觸文物,怎麼樣才能接觸文物中,使文物中得到很好的呵護,不能損壞,我覺得關鍵是責任心,關鍵對於文物的敬畏心。只要能做到這點,我想就會使我們的文物能夠得到很好的保護。

    白岩松:其實在面對去年或者之前發生的一些事情的時候,可能公眾還會有另外的一種期待,好多事情就像紫禁城的院墻一樣那麼高,我們都不知道,等它出事我們才知道。這是否意味著故宮面對未來的時候,會有更多開放的心態,公眾可能更多的能參與進來?

    單霽翔:故宮應該不僅是過去的故宮,是今天的故宮,一定是未來的故宮。故宮不僅是故宮人的故宮,北京人的故宮,中國人的故宮,它還是世界的故宮。所以,故宮所有的工作,所有的發展,應該更透明,更陽光,應該叫每個人都能夠了解故宮的發展和狀況。在這方面,我們想通過各種新聞媒體,能夠使更多的公眾了解故宮今天的困難和未來的希望,這樣大家就會對故宮的發展提出很多有益的建議,可以凝聚大家共同的社會力量來建設和保護好故宮。

    白岩松:有了解才能夠理解。當理解多了,可能工作就好做了。

    單霽翔:是的。

    解説6:2011年5月,故宮博物院為感謝破獲盜竊案,專程贈送北京市公安局錦旗,然而錦旗上赫然將“捍祖國強盛”的將“捍”錯寫成了“撼”字,到屏風門、瞞報門再到拍賣門,故宮被一次次的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人們在不斷評論和審視著故宮,並追問故宮是否也到了該改革的時候。

    白岩松:現在這個社會上其實收藏熱非常火爆。故宮裏現在的工作人員是一千多人,其中非常棒的專家也很多,自然會受到高高院墻之外的一些誘惑,比如説鑒定,文物鑒定等等。我們怎麼面對這個誘惑?

    單霽翔:故宮作為一個博物院,它主要的職能是保護好、展示好故宮的文物藏品和為公眾來故宮提供優質的服務。當然,我們也根據比如國家文物局對於我們的要求,對於公務類的文物鑒定作出我們的貢獻,比如國家購買的珍貴文物,比如司法鑒定,比如對於文物的鑒定。

    白岩松:您用的是公務類的,如果是市場性的鑒定需求呢?

    單霽翔:市場類的鑒定需求,我們不允許在職的專業人員去參與,比如像文物拍賣、文物市場非公務的鑒定活動。當然,故宮的專業人員很多,我們有將近五百個具有高級職稱的退休和沒退休的專業人員。對於已經退休的專家,在各個領域的專家,他們已經退休十年或者退休二十年,他們在社會上從事的鑒定活動,我們要求不能以故宮博物院的身份,不能以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的身份去從事非公務的社會鑒定。故宮的名譽不能受到傷害。因為大家知道文物鑒定是非常複雜的一件事,分類很細,鑒定瓷器的一般不鑒定玉器,鑒定書畫的一般不鑒定碑帖。跨界鑒定是非常危險,應該説是不應該發生的事情。但是市場確實很複雜,我們也擔心,也愛護我們的專家,不要去做自己不擅長的一些市場行為,在這方面也是有教訓的。總之,我們還要搭建起我們的平臺,使我們的專家能在故宮博物院的業務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方面,能夠更多的使他們有用武之地,而使他們能夠在專業生涯中心情舒暢地為國家,為故宮博物院作出貢獻。

    解説7:600年曆史的紫禁城在中國獨一無二,在世界也是獨一無二。1949年故宮的參觀人數是100萬,到2011年突破1400萬,目前故宮擁有文物數量超過百萬,典籍50余萬冊,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1961年成為我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宮發生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但是除了眼前,故宮更大的變化在於未來。目前,故宮的開放區域已經從大修前的30%提高到45%以上。全部規劃完成後開放區與非開放區的比例約為8:2,開放區包括開放展示和遊客服務,未來故宮博物院對公眾開放的面積大約佔全部面積的76%。

    白岩松:但是現在的開放面積只有不到50%。您的2020年的目標是到60%,將來的遠景目標70%多。可能普通的遊客會説開放那麼難嗎?都在這兒,開了不就完了嗎?

    單霽翔:是因為歷史的原因,過去故宮還有很多外單位所佔用,這些年外單位逐漸地撤離,並且我們的空間開始增加。但是有一個修繕的過程,要把有些清末以來一直沒有修繕的空間,要給它健康地,能夠可持續地對外開放,比如今天已經修繕,基本快竣工的像慈寧花園、慈寧宮,這樣就具備了下一步對外開放的條件。但是我也想説明的一點,故宮還會有相當多的古建築群,可能今後也不能對外開放。

    白岩松:比如説。

    單霽翔:比如像雨花閣、倦勤齋、三希堂。

    白岩松:大家會問為什麼。

    單霽翔:因為太狹小,比如三希堂很有名,有很多的電視連續劇,有很多文學作品也都介紹三希堂。但是三希堂實際上要到那個空間一看,大家會大吃一驚的,它有多大呢?只有8平米。大家知道,一個8平米,現在比我們家裏面的一個居室甚至還要小一點。進去7、8個人已經滿了,如果幾十個人擁到那裏,會使文物受到很大的傷害,不可持續。怎麼辦呢?我們想有一種向公眾展示的一些方法,比如我們正在策劃準備的,近期能夠逐漸地實現,就是故宮博物院的數字博物館,把三希堂、倦勤齋、雨花閣這樣的經過高清晰的數字製作弄成震撼人心的一種文化作品,人們可以自己操作,去瀏覽這些古建築群,這些室內空間的任何一個細部,甚至比到現場看可能還要真切,可能還要隨意。當然不是很多的,不可能對外開放的場所展現給來參觀的觀眾們。

    解説8:關於故宮的22項新舉措,“搬遷”是單霽翔釋放的一個最強勁有力的信號。單霽翔承諾:“把紅墻內的殿宇還給觀眾,將西河沿文物科技保護用房,建設成為文物科技保護長廊,逐漸向專家學者以及社會公眾適當開放。”

    單霽翔:隨著故宮的文物修繕,絕大多數地點還會對外開放,其中有一個目標,就是到2014年,我們把故宮的紅墻裏面的單位和辦公,大約13處,都要搬出紅墻,進入修繕,進入逐漸對外開放。我説紅墻,有人誤解説搬出紫禁城辦公,故宮的業務人員一定要跟文物在一起,怎麼會搬出紫禁城呢?實際故宮外面有紫禁城灰色的城墻,它的裏面還有一道紅墻。我説的紅墻,指的像三大殿,東路、西路這個範圍稱為紅墻,大約佔紫禁城32公頃的三分之二。

    白岩松:我不知道做一個比喻會不會準確,紅墻以裏相當於北京的二環以裏,但是北京城不能説是二環以裏就是北京,五環、六環、七環以裏都是。外頭的紅墻就是北京的界,但是紅墻是二環以裏都要搬出來,因為它太核心了。

    單霽翔:基本就是這樣,就是最核心的部位,完全將來不要用作辦公,不要用作科研的設備。因為這些設備多少有振動,但是可能産生一些污染。把這些的空間更加可持續地完整地保護好。

    白岩松:紅墻以裏,過去歷史上形成的原因,在這裡辦公的基本上都是故宮的辦公,還是外單位的?

    單霽翔:還有很多外單位。國家文物局六個單位在故宮博物院,當然在90年代初就已經搬出去了,率先搬出去的。比如像武英殿、文華殿,都是後來因為單位撤出以後,修繕以後,現在變成了武英殿是書畫館,文華殿是瓷器館。

    白岩松:搬出去的單位配合嗎?

    單霽翔:當然有一定難度,首先要有重新安置、重新安家的地點。去年我們對故宮的長期作為文物庫房的雁翅樓,東西兩側的雁翅樓裏面的文物39萬件,把它劃撥給了國家博物館。同時,故宮博物院的兩個大的古建築群得到了騰空。下一步修繕以後,午門經過修繕已經700平米的展廳,已經舉辦了很多有影響的展覽。東西雁翅樓加起來兩千多平米,比午門的城樓要大三倍,所以將來是很大的展覽空間。如果加上武英殿、文華殿,把它稱作故宮展覽的金三角,這樣故宮分流能力大大加強,同時作為博物館的能力會大大加強。將來這個區域,紅墻以內逐漸加大對外開放。對於紅墻以外我們也不放過。紅墻以外的地點,有很多目前作為花房,我們有七棟花房在這附近。還有一些修繕用的木材堆,一些建材,一些行政庫房,這些我們把它搬運到在海淀西域河那個地方故宮的一個基地,倉庫群,把它搬到那邊去以後,能碰出更多的空間,使普通觀眾能有更多參與項目在這個地方進行。

    白岩松:現在一年一千四百多萬人從午門這兒進來或者從神武門進來,但是沿著中軸線走過了,中間的壓力太大。您將來的希望是不是這樣,第一,通過擴大開放面積,讓故宮變得更大了,大家可以去的地方更多。但是第二點很重要,光號召遊客們去,很難,是不是得用物展,各方面的吸引力讓人願意去?

    單霽翔:一個布展的吸引力,還有我們對外宣傳的方式,要告訴新開放了什麼,那個地方有些什麼文化景觀和文化內容。還有就是要使人們到故宮以後,是一個快樂的旅行過程,一個文化享受的過程。所以我們想比如隨著慈寧宮、慈寧花園的對外開放,在中軸線和中間這個地點安排一個觀眾能夠休息,喝杯茶,吃個便餐,休息休息,交流一下的場所。現在的故宮博物院這樣的場所比較少,人們在門洞裏面吃飯,有時候風還挺大,我覺得很不雅觀,也很不以人為本。將來人們休息的地方,能夠在比較有尊嚴的地方來享受的話,他自然就把西部帶起來了。所以,這些我們可能要綜合考慮。

    解説9:2012年的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單霽翔,儘管行事有些低調,但他仍然成為眾多記者圍追堵截的對象,失竊門、錯字門、會所門、哥窯門,被記者們抓住的單霽翔,需要向大家一遍又一遍的彙報,他對這些問題的看法和處理,因為他是故宮博物院剛剛上任兩個月的新院長。在今年兩會,單霽翔一共帶來了18份提案,其中6項都與故宮直接相關。面對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故宮,新院長單霽翔到底能對公眾打開一道什麼樣的門。

    白岩松:在這次的政協會上,您的提案六個都與故宮有關。這也是到了這兒之後,集中一段思考的結果。

    單霽翔:是,每年政協提案,我都認為它是一個推動我們工作的一個非常好的平臺。每次一屆政協會議以後,我就開始準備下一屆政協的提案,比如去年提了29個。但今年工作有所變化,提案有所減少。我認為今年關於故宮的這些提案,也是過去工作的一些積累,也是這次到故宮來以後一些新的改善。

    解説10:單霽翔委員以往就是有名的提案大戶,8年時間,150件關於文化遺産保護的提案,落實率超過90%。在今年的提案中,故宮將逐步實行預約制度成為輿論熱議的中心,他建議國家和北京市旅遊部門與故宮博物院共同開展觀眾調查與監測項目,對遊客總量、購物餐飲遊客量、服務設施使用、殘疾遊客的人數等進行監測,逐步實行故宮預約制度。

    白岩松:因為的確一看就觸目驚心,1949年到2002年才由一百萬到七百萬,而2002年到現在十年就變成了一千四百萬,增加了七百萬。因此,好多媒體放大了您提案當中的説未來的預約制。預約制讓大家有一種擔心,是不是將來要對遊客控制?

    單霽翔:故宮的人數確實在過去十年前翻了一番,這是世界上所有的博物館都沒有出現的現象。我記得十年前,當初我看過一個報道,法國的盧浮宮藝術博物館,他們當時他們驕傲的説我們的人數突破了八百萬。那個時候故宮的人數是七百萬。三年以後,故宮就變成世界第一了。十年以後,去年盧浮宮藝術博物館的觀眾是八百五十萬,而故宮達到了一千四百二十萬,也就是世界上沒有其它的博物館人數超過一千萬。對一個僅有72公頃的紫禁城,每年涌進上千萬的觀眾,對於故宮來説,要積極地、審慎地來應對。人流、觀眾進故宮並不是均勻的。每年我們的觀眾參觀的圖表顯示,每年有“兩針一峰”。所謂兩針,“五一”是一針,“十一”是更尖的針。整個暑期大約40天,7月中旬到8月下旬是一個高峰。

    白岩松:帶著孩子。

    單霽翔:這個時候每天的人數幾乎都超過十萬,最高的十四萬人。並且人們進入故宮,特別是首次到故宮的觀眾,往往一定要走中軸線,一定要看故宮的壯美的文化景觀和文化氣魄。再有,他們要看帝王的生活場景,所以他沒有散開。

    白岩松:不向兩邊散。

    單霽翔:所以,如何積極地、審慎地應對,想了很多辦法,比如單向的參觀,比如剛才您談到的預約制。但是現在我們的網絡系統也好,人們的生活習慣也好,一下完全推開還是不太現實。但是逐漸地採取多種方式,其中有一種我們認為積極可行的辦法,就是擴大故宮接待遊客的空間和容量。因為每一位觀眾到故宮,都是有著期盼,我們也不能造成差別,説誰進故宮誰不能進故宮,必須要熱烈地擁抱每一位國內外的觀眾。

    記者:這裡涉及到幾個問題,一個從預約制角度來説,是限制的一種方式。比如將來有一種思路,每天就不許超過15萬,只要到了15萬,沒有預約或者怎麼樣,今天就不能進了,改明天了。是這樣的思路嗎?

    單霽翔:當然,國外有這樣的做法,比較剛性的,今天到了多少以後就絕對不能進了。但是我們現在到故宮的隨機性,從世界各地,全國各地過來旅遊的,到北京的天數十分有限,比如兩天、三天,日程已經排好。在這種情況下,到了故宮的門口,不叫他進,顯然不太和諧。怎麼辦呢?預約制,可以叫那些旅遊團體把時間高峰叉開,比如他進故宮的時間不一定在早晨8點半,而能夠在其它時段,甚至旅遊團在一些季節或者一些項目的安排上能夠有所調劑。

    白岩松:不是要限。

    單霽翔:不是要限,是疏導,而不是禁止。

    解説11:在單霽翔今年的提案中,用得很頻繁的一個詞是“保護”。他建議制定《故宮保護條例》,通過專項立法,對故宮文物保護、古建維護、觀眾安全等方面進行合理調控,並且協調故宮文物本體及周邊環境,進行科學規劃,對故宮構築分層次、分區域科學管理的法律防護網。

    白岩松:如果單純的看紫禁城的話,很清靜,好像是世外桃源一樣。但是故宮的保護絕不是紫禁城這一個問題。比如我向東華門去商業的網點,尤其到晚上小吃等等非常多,周圍的建築越來越高。

    單霽翔:今天確實像您説的,有一些問題,比如附近的街道上面,廣告、招幌、字號雜亂無章,停車,再加上周圍的商業氣氛等等,有很多跟故宮並不協調。我們希望能夠和地區政府,特別是在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能夠使故宮的周圍和故宮一樣美麗,並且從故宮望出去,也能夠看到和諧的文化景觀。

    白岩松:但是這個事不像您説紫禁城裏面的時候,好多事您自己能作主。這些您只能呼籲。

    單霽翔:當然,我有一份提案,叫做“支持故宮進行世界文化遺産的監測”。世界文化遺産監測國際組織呼籲了多年,中國政府是1985年加入了世界遺産公約,1987年故宮也作為第一批世界遺産進入了世界遺産名錄。對於監測,很多國家都開始實施,但是成熟經驗不多,它涉及的因素很複雜,所以我們想率先把世界遺産的監測,在國家文物局的指導下開展起來。這個監測就包括它的文物本體,包括它的古建築群,館墻文物。包括古樹名目,包括環境,包括小氣候,以及包括觀眾的。

    白岩松:是不是指的不是記錄下來,而是觀察它的變化?

    單霽翔:對,就是連續的不間斷的監測,拿出準確的數據,對於下一步應該糾正的方面和應該堅持的方面,給予明確的指導意見,然後根據監測的結果改正工作。

    白岩松:但是咱們的故宮還沒有?

    單霽翔:還沒有。故宮是最複雜的保護,世界文化遺産,世界最多的觀眾流量的博物館,也是藏品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這麼多世界之最,它一定是世界級的難題,一定要把它做到世界最好,比如安全保衛設施應該是世界一流的,比如它的管理水平應該是世界一流的,才能對得起這麼多世界之最。

    白岩松:其實如果真有了故宮保護條例,北京市政府在視野可及的範圍內蓋多少樓,都要受到相關法律的制約。

    單霽翔:是的,應該是剛性的,對於它的保護範圍,對於它的建設控制地帶,對於它的緩衝區,都應該是有約束的。

    解説12:單霽翔走馬上任故宮博物院院長之後,他的博士生導師,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吳良鏞院士,特意把單霽翔叫到身邊,和他進行了交流。

    單霽翔:我到故宮博物院工作,他馬上給我打電話,把我叫去。他囑咐的就是到故宮博物院以後,還要堅持學術研究,堅持要讀書,要能夠帶著科研課題,帶著科學態度進行工作。這些年在他的指導下,我們對於文物保護很多方法和態度上有了很大的轉變,比如他提倡有機更新的理論,對於我們的歷史城區、歷史街區,要實現小規模、漸進式的微循環的保護和改造,而不是大拆大建。

    白岩松:他的理論,有機更新其實很有意思,既不是老祖宗的東西一動都別動,就保護著,其實有的早已經不行了。既不是這樣,也不是太舊了,給我全部更新。而是一點一點的有機更新,永遠保持一種生命力。

    單霽翔:是的,有機更新理論主要對於歷史街區和傳統民居,這裡居住的都是老百姓,有正常的生活在裏面,所以不能像博物館一樣凍結,把傳統建築像博物館展品一樣凍結,把街區像博物館的空間一樣凍結。而是要在更新的過程中,市得人們的生活更美好,使歷史的文化遺産得到更好的保護,這就是有機更新的真諦。在有機方法的指導下,使這些文物建築和裏面居住的人們一起走向未來。

    辦公室紀實:

    解説13:在單霽翔的辦公室裏,最多的就是書。這些年,大量的閱讀已經成為單霽翔的習慣,不僅如此,除了閱讀,他還寫作,從2006年到現在,他已經出版了6本著作,單霽翔説寫書並不是作秀,也不是表功,而是讀書的延續、工作的指導、實踐的先行。

    單霽翔:吳先生是人居環境,文化遺産在人居環境中發揮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我自己,我在文化部的辦公室裏,我們家裏面,還有我們家地下室都是書。一堆是準備捐獻的,一堆準備留在我退休以後,再詳細閱讀的。第三部分是抬到故宮博物院,現在要用的。常看常用。大約捐的是7500多本,留下的大約2000本。要用的就1000本,這麼個比例。

    單霽翔:這邊兩排不能捐,為什麼?這邊都寫的我的名字,都是我的朋友給我的,所以我要珍藏。

    解説13:將無關單位一律遷出故宮,將故宮公開放面積從現在的45%提高到76%,建福宮花園已完全由故宮博物院管理,今後將舉辦面對公眾的文化講座和一些小型文化展覽。將繼續擴大與世界其它博物館的交流合作,打造長期交流機制。以端門位標識故宮的大規模整治已經展開,今年五一就會有個大的變化,特別重要的是《故宮保護總體規劃》將在2014年完成,故宮究竟該如何定位,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博物館,故宮又該推進一些什麼樣的改革。

    白岩松:最後一個問題,也特別沉甸甸的,真正該給故宮或者叫故宮博物院如何定位呢?它是一個旅遊目的地、文化保護的場所,還是一個文化傳承的地方?

    單霽翔:因為故宮確實是有著複雜的文化身份的一個地方,它是國家最高級別和世界最高級別的保護項目,又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是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産,所以保護必須放在首位。第二個身份,它是世界最大的古建築群,最大的宮殿建築群,它是一個文化景觀,所以對於人們觀賞,實地感受這些文化景觀,一定要把故宮的文化景觀更完整、真實的保護起來。再有,它是一個旅遊目的地,每年涌進一千萬人口,所以旅遊的服務,可持續旅遊,負責任旅遊。

    白岩松:不管願不願意,必須開門迎客。

    單霽翔:必須要迎客,不能把任何人都拒之門外,但是要做好每個人服務的同時,要使它都有可持續旅遊的理念。再有,故宮是一個博物館。這一點我們要不斷地強化,因為故宮畢竟珍藏著一百八十多萬件世界最豐富的文物展品。對於它的博物館功能,我們要使人們有清晰的一種感受。

    白岩松:歸根到底,是不是同樣走進故宮這個院的時候,就應該天然生成一種敬畏?

    單霽翔:我是這種感覺,每當走進故宮院子之前要把故宮的工作證戴好,告誡我,我們的工作崗位是神聖的,我們應該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能夠使故宮更有尊嚴,成為文化遺産保護和博物館建設的典範,這是我們的天職,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熱詞:

  • 單霽翔
  • 故宮
  • 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