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新聞1+1]學生安全:不能只靠“校車”!(20120412)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2日 22: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70a659bf37344049be539256f41abe75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我們從兩天前的一起車禍説起,4月9日在廣東陽春,一輛載有幼兒園學生的校車跟一輛貨車相撞,造成三名幼兒死亡。經過警方查實,此次事故是由於校車超載造成。該校車本來是荷載11人,但實載19人,雙方司機均有違法行為。就在這起車禍發生的第二天《校車安全管理條例》正式頒布。新的校車管理條例能給上學的孩子帶來多少安全的保障?

    


    主持人 董倩:晚上好,歡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從兩天前的一起車禍説起,4月9日在廣東陽春一輛載有幼兒園學生的校車跟一輛貨車相撞,造成的後果三名幼兒死亡。經過警方的查實説,這樣一次事故由於超載造成的,這輛校車本來是荷載11人,但是實載19人,雙方司機都有違法行為。那麼就在這起車禍發生之後的第二天,《校車安全管理條例》正式頒布。新的《校車安全管理條例》能給在上學路上的孩子帶來多少安全的保障,我們來一起關注今天的節目。

    解説:載客人數、車窗、座椅、制動裝置、應急逃生裝置,各個細節,昨天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發佈《專用校車安全技術條件》和《專用校車學生座椅系統及其車輛固定件的強度》兩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兩項標准將於今年5月1日正式實施。而就在此前一天,《校車安全管理條例》也正是對外頒布。

    2011年4月10日新聞:經過近四個月的部署、起草、討論,《校車安全管理條例》今天正式對外頒布。

    解説:三份文件正式亮相,備受關注的校車安全問題再度受到聚焦,孩子們的校車安全了嗎?

    2011年4月10日新聞:根據《校車安全管理條例》第二條規定,本條例所稱校車,是指依照本條例取得使用許可,用於接送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上下學七座以上的載客汽車,與之前的徵求意見稿對比,在校車的乘坐對象上,不再包括幼兒園幼兒。

    解説:只接送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而未將幼兒園及高中納入校車服務的範圍內。對此,條例起草部門認為,高中生的身體條件和自我保護能力與成年人大體相當,上下學需要乘車的可以乘坐普通客車,不必再納入校車服務對象範圍,從而避免校車使用範圍過大,脫離實際的情況。而條例中對於幼兒園幼兒則堅持就近入園和家長接送的原則。

    趙曉光 國務院法制辦工交司司長:幼兒處於3歲到6歲之間,從身體條件和自我防護能力來講,是不適合乘坐校車的,而且校車也很難給幼兒最最有效、最最安全的保障。對幼兒來講,我們堅持這樣一個原則,主要還是要通過就近入園和家長接送來解決幼兒入園的問題。

    解説:到底該不該包括幼兒園的孩子,今天這已經引發了廣泛的討論。而在《校車安全管理條例》附則中,對幼兒乘坐校車進行了單獨規定,第60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合理規劃幼兒園佈局,方便幼兒就近入園。入園幼兒應當由監護人或者其委託的成年人接送,對卻因特殊情況,不能由監護人或者其委託的成年人接送,需要使用車輛集中接送的,應當使用按照專用校車國家標準設計和製造的幼兒專用校車。

    王敬波 中國政法大學法制政府研究院副院長:對幼兒考慮到幼兒年紀都比較小,統一的乘車會極大地增加不安全的因素,所以在幼兒的上下學接送上,給了監護人和家庭更多的責任,而沒有統一納入到校車的服務體系當中,這樣整體的校車服務的體系、範圍都更加合理了。

    解説:最近兩天,當條例中的各種變化成為媒體分析報道的主要內容時,也有細心人士注意到,和徵求意見稿相比,條例正式的名稱中多了"管理"兩個字,而這也被認為是在強調落實政府責任。不過與此同時,針對學生上下學的安全問題,條例還增加了共同責任條款,予以規定説明。根據條例第七條規定,保障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是政府、學校、社會和家庭的共同責任,社會各方面應當為校車通行提供便利,協助保障校車通行安全。

    王敬波:在立法理念上特別強調一個社會的共同責任體系,這種考慮我覺得是更健全了,因為學生的安全問題,學生自己本身也負有一定的責任。比如説學生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在校車上不要打鬧,要遵守校車乘坐的一些規定,同時對家長也有必要的責任,發現有校車違規使用或者是超載等違法情況的時候,要積極地向政府有關部門舉報,那麼這樣就可以構建政府、公眾、社會全方位的力量,大家來共同地構築一個安全的校車通行環境。

    主持人:兩天的時間,三個文件,我們足可以見到其中的重視,再回想在今年"兩會"期間,校車安全也首次被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我們從中可以看到,政府對於校車安全這個問題的高度重視。以前我們在關注一個問題的時候,總是在關注相關的政策,還有法規、法律什麼時候能夠出臺,但是這次我們將關注的目光放在它出臺之後將如何發揮作用。我們經過粗略的梳理之後,把這次《校車安全管理條例》的特點歸納成為兩個字,一個是"收",一個是"擴"。為什麼有一個"收"字?我們注意到這次校車的服務提供的人群不再包括幼兒還有高中的學生,而且也不再要求所有的學校、所有的地方都要統一購置校車,所以這是一個"收"字。再來看還有一個"擴"字,這次擴充的是各種責任,包括政府的責任、學校的責任、家長的責任,還有各種各樣營運校車的這種公司的責任。這次《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很有意思的一點是,首先要怎麼樣能保證安全呢?首先就是讓學生就近入學,如果做不到就近入學的,要做到在學校進行住宿,或者用公交這種方式來解決,而校車只是次選,為什麼是這樣一種安排呢?接下來,我們不妨聽聽中國政法大學法制政府研究院副院長王敬波是怎麼説的。

    王敬波:我們要反對兩種情況,既不能夠一刀切,因為校車安全出了問題,所以把很多符合條件的校車強制性停了下來;同時避免為了發展校車而提供校車,也不考慮各地方的狀況,就一窩蜂式去購買校車。

    主持人:剛才王教授説到了一個詞"一窩蜂",其實我們也注意到前不久校車事件頻發之後,各地的確有一種購買校車的潮流。其實校車就是一個硬體,買了之後會有很多軟體的問題,比如説校車買了,停在哪,怎麼維修,怎麼維護。另外有了校車、有了專車之後就要有專職司機,有了人就要有編制,有了編制就要有財政的安排,一系列的問題怎麼解決,所以真是不應該一窩蜂地去購辦校車。其實校車安全的事情之所以出現,也是跟前一段時間另外一種一窩蜂密不可分的。我們繼續來關注。

    解説:就近入學,今天在新的《校車安全管理條例》第三條中,我們看到了對於這一點的具體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學生數量和分佈狀況等因素,依法制定調整學校設置規劃,保障學生就近入學,或者在寄宿制學校入學,減少學生上下學的交通風險,實施義務教育的學校極其教學點的設置、調整,應當充分聽取學生家長等有關有關方面的意見。

    趙曉光 國務院法制辦工交司司長:那麼解決校車的問題更多地應該提倡解決就近入學,再有通過發展公共交通,這應當是解決學生上下學安全最好的辦法。

    解説:校車事故讓全社會心痛,而在對校車質量的擔憂之外,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也引發關注,那就是不合適的撤點並校。2001年,為了整合農村教育資源配置,我國實施了農村撤點並校,將臨近村落的學校進行合併,發展成中心學校。根據教育部統計數字,1997年,全國農村小學數為512993所,2009年為234157所,總量減少了一半多,平均每天減少學校數為64所。然而,原本為了優化教育資源的做法,在一些地區出現了盲目跟風,不顧學生就學路程、寄宿條件等,為合併而合併。對此,去年12月,在"全國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經驗交流現場會",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明確表示,不能寄宿的農村留守兒童要就近入學,不能提供校車服務的地方不能隨意撤並學校,以免造成因為路途遙遠等原因,使農村留守兒童安全得不保障,甚至因此失學。並還是並,到底該怎樣決策?

    家長:合併學校,並來並去,這些小孩9月23日都沒開學。

    家長:這裡不開學,大家都沒書讀。

    解説:2011年9月,在廣東清遠英德市黃花鎮岩背中學已經到了開學的時間,學生們卻無書可讀。由於岩背村經濟條件差、師資水平低,英德市一直想把岩背村小學和中學合併到鎮裏的中學和小學,卻遭到了不少家長的反對。因為到黃花鎮讀書,學生們來回的交通費開銷變大了,加上一個學生一學期的食宿費1200元,很多家庭無力承擔。

    家長:負擔不起,我一個月掙1800元,你叫我怎麼負擔,我兩個小孩讀初中。

    記者:你還想不想讀書?

    原岩背中學學生:當然想讀啦,在這裡肯定想讀。

    記者:那你爸爸媽媽怎麼説?

    原岩背中學學生:他們提議不讀了,如果不在這裡讀太貴了。

    解説:負擔變重怎麼辦,對於廣大農村地區而言,對於交通開銷的在意,是否也會轉變成對校車質量的打折呢?而在本次的《校車安全管理條例》中也規定,是否撤點並校還要聽家長的。

    資料:實施義務教育的學校極其教學點的設置、調整,應當充分聽取學生家長等有關方面的意見。

    解説:撤點並校到現在已經十年的時間了,當我們看這十年的成就的時候,可以看到通過這種方式,一些學校的實力變得越來越大,而且學校也變得越來越好,但是另外一方面由於學校變少了,必然造成一些農村學生上學的路就變遠了,上學的路變遠了,也就變得風險更大了。路遠和風險之間,到底它的相關性有多大,我們來聽聽,來自農工黨的全國政協委員李藍,他在今年"兩會"的提案上説到這個問題,來聽聽他的觀察是什麼樣。

    李藍 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我做了一些統計,關於撤點並校和校車事故的關聯性,統計的結果是密切相關的。我統計了24起校車事故,其中只有兩個是城市的孩子,150個孩子都是農村的。把原來村裏的學校並掉以後,導致學生要走很遠的路,有的十幾裏、二十幾裏。最典型的就是江蘇的校車事故,那個學校是很好的學校,也是強行並掉了。四川有一個大學,在陜南做過一個調查,根據他們在陜南這個縣做的調查結果,由於撤掉了將近一半中小學,所以這個縣一年節約教育經費1700萬,他們節約了、少開支了,結果導致撤點並校,地方很自覺、很主動一個重要原因。國務院規的定是很清楚的,就是中小學就近入學,這個是基本原則,但是在執行當中有很大的偏差。我的要求是重新評估,如果群眾意見特別大的,已經被強撤並掉的該恢復的就得恢復。

    主持人:撤點並校是一件好事,而且撤點並校是一種趨勢。如果回頭看一下國務院還有教育部相關的文件能夠看到,我們再看《2001年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決定》的時候,就已經看到,國務院已經注意到,農村小學和教學點要在方便學生就近入學的前提下適當合併,在交通不便的地區仍要保留必要的教學點,防止因為佈局調整而造成學生輟學,這是從學生輟學的角度。2006年教育部的文件,也是説要先建設後撤並,而且要嚴格防止以佈局調整為名減少教育投入。2012年的時候,教育部的工作重點是堅持辦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學點,審慎推進義務教育學校佈局的調整。如今看來撤點並校的好處在於能夠把教育資源整合,而且可以解決一些農村的學生減少的問題,但是我們也看到了,在現實的情況下,出現很多問題,比如説強撤,當地政府並不是出自學生考慮,應不應當撤點,然後再把幾個學校並起來,而是出於自己的政績考慮,於是採取了一系列的行為,對學生來説並不公平。中小學撤並之後,孩子們動輒就要走幾十里的山路,再要靠走,顯然不是解決問題的一個解決途徑。因此,學生家長也希望用車,但是又沒有足夠的錢去支付交通費,於是黑校車也就應運而生了。近年來,其實我們看到的很多事故都是在這個基礎之上發生的。撤點並校是為了孩子,但是如果在這個過程中給孩子添了很多麻煩,甚至給孩子的生命都造成危險的話,在這種情況下,不妨想一想哪個更重要。那麼本次學生的《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其中我們也注意到,沒有包括高中生和幼兒園的孩子,高中生不坐校車可以理解,但是幼兒園的孩子為什麼這次也被屏除到了沒有享受到校車服務之外,我們繼續關注。

    解説:2011年12月的一天,早上八點,家住樂都縣達拉鄉甘溝山的小依琳已經起床,4歲的她要到早教點接受學前教育。過去,因為距離家最近的幼兒園也遠在25公里外的樂都縣城裏,入園對一家人而言變得可望不可及。但現如今,小依琳再也不必為接受學前教育發愁了。因為從前年開始,早教點來到她家附近,上學的距離僅僅只有一公里。

    老師:王依琳小朋友,早上好。跟爸爸説再見。

    王依琳:爸爸再見。

    解説:早教點是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青海省樂都縣合作開展的公益項目之一,結合當地幼兒園多設在人口集中鄉鎮,很難覆蓋偏遠山村的特點,在適齡幼兒人數達到十人的村中設置早教點。98名老師每天奔赴早教點,把早期教育送到幼兒門口,保證山區多數幼兒就近接受有質量保證的學前教育,同時方便年邁的祖輩送幼兒入園,並降低孩子在路途上的安全隱患。比起小依琳,小連英就沒能這麼幸運,由於她所在的黑溝頂村地處深山,這裡的孩子難以走出大山去上幼兒園,而由於這裡只有她和另一個小夥伴兩歲的適齡幼兒,所以早教點也未能深入到這裡。因此,這裡祖祖輩輩的孩子們都沒有機會接受學前教育。

    記者:叫什麼名字?你喝的是什麼呀?

    解説:由於聽不懂普通話,小連英沒有任何回答。無法獲得應有的學前教育,小連英只能學著大人的樣子去喂小羊。中午十分,小依琳的爸爸早已等在教室門口,準備接小依琳回家吃飯。

    王依琳的爸爸:今天學的什麼?

    王依琳:鋤禾日當午。

    王依琳的爸爸:鋤禾日當午,再有?

    王依琳:《弟子規》。

    解説:因為早教點離家不到一公里,以後小依琳每天中午都有充足的時間跟隨父親回家,吃上奶奶現炒的熱騰騰的飯菜。而這時在小連英家裏,奶奶正在燒火做飯,小連英站在一旁,偶爾會幫奶奶遞一下柴火。接著午後的太陽,孩子們正在早教點的院子裏開心地玩耍,而每個早教點配備的一名志願者和一名早教點所在村保育員正在旁邊看護著他們。而小連英和同村的另一位小朋友正在村頭玩耍,兩個小夥伴彼此相伴,看起來有那麼一點孤單。把一天的所學和弟弟分享,成為小依琳每天放學回家後的第一件事。接受了早教點的教育,小依琳變得愈加的活潑大方了。小連英認識外面世界的方式就是這臺電視機,每天她都會坐在電視機前看她喜歡的少兒節目,從她的眼神中似乎可以看到她對陌生事物的巨大好奇和嚮往。相同的一天,不同的地點,正發生著不一樣的故事,雖然小依琳沒有機會進入縣幼兒園,但是她從每天奔赴早教點的老師那裏,得到了就近又保質的學前教育,但大山中還有很多像小連英一樣,無法接受學前教育的孩子,當學前教育開始普及到農村,讓老師去找學生,這樣的實驗是否也是一種讓孩子安全成長的新路呢?

    主持人:其實在某種意義上講,鄉村幼兒園這個項目就是在嘗試合理規劃幼兒園佈局,而且也是量體裁衣地在解決孩子安全上學的課題。接下來連線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的秘書長盧邁,首先想請問一下盧秘書長,孩子不動,讓老師動,這樣做的好處體現在什麼地方?

    盧邁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農村迫切需要發展學前教育,有70%的農村孩子沒有這種機會,有兩種辦法,一種辦法辦小校車,接他們到鎮上上幼兒園,容易出事故就是這樣一種校車;另外一種辦法,學生不動,孩子不動,老師走,老師是成年人,他們有充分的時間、精力可以規避風險,所以小孩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這個高質量的學前教育,應該説是一種最合理的辦法。

    主持人:我們不妨算一筆賬,因為當地的人收入有限,他們必然要做一個權衡。如果在家裏等著老師上門提供教育服務和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鄉鎮的幼兒園去,接受這樣的服務的話,哪個交的錢更少一些?

    盧邁:山村幼兒園是不交錢的,而且還有一塊錢免費的課間點心,而上幼兒園有另外的好處,比如説全天的看護這種好處,山村幼兒園不具備,但是從教學質量上講,山村幼兒園比一般的民辦幼兒園來講都是有保證的。

    主持人:盧秘書長,我想問一下,因為我們看到這種模式不管對孩子還是對家庭來説都是非常好的,它有沒有具備可推廣性的這種可能呢?

    盧邁:我們在雲南和青海已經有200多個山村幼兒園在運行,今年4月9日,就是上周,我們在貴州松桃縣,已經啟動了100個山村幼兒園,這些幼兒園都受到了家長和社會的歡迎,每個點成本只有兩萬五千塊錢,這是國家和社會應該能承擔的,平均到每個孩子就是一年的成本1000塊錢。

    主持人:謝謝盧秘書長。其實今天又一次關注校車的安全,其實説到底校車的安全只是孩子能夠安全上學的一個部分,如果我們説孩子的安全最重要的要依靠什麼?要依靠整個社會對於這個問題的重視和責任,如果沒有這些,校車再安全,哪怕是把校車換成了坦克,該出事還是要出事的。今天的節目就是這樣,感謝您的收看,再見。
   

熱詞:

  • 新聞1+1
  • 學生安全
  • 校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