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商務部密集預警 中企“走出去”步入風險高發期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3日 08: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進入2012年,伴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熱潮,投資面臨的風險也在累積。近期,商務部密集發佈針對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風險預警。

    投資必然伴隨風險,不過專家表示,考慮到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增速迅猛的態勢,在世界政治與經濟都存在巨大變數的2012年,風險更加值得警惕。中國企業走出去正步入風險高發期,亟待構築“走出去”風險防控體系。

    風險

    中國海外投資風險警報頻發 已步入風險高發期  

    進入2012年,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活動越來越活躍。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1月,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87個國家和地區的355家境外企業進行了直接投資,實現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43 .76億美元,同比增長59.9%。

    而伴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熱潮,海外投資面臨的風險也在累積。近期,商務部密集發佈針對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風險預警。《經濟參考報》記者據公開消息初步統計,僅今年1月至今,商務部駐亞洲、歐洲、西亞、非洲的機構就發佈了相關預警提示信息近20條。

    “在不斷發展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當前‘走出去’戰略實施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既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安全、風險等方面的挑戰。”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日前特別指出。據介紹,近年來,隨著“走出去”規模擴大,中國境外企業項目和人員不斷增加,到去年年底,境外企業已經有18000多家,在外人員約120萬人,資産總量超過1.5萬億美元。

    今年以來,國際政治經濟形勢日趨複雜多變,西亞北非局勢動蕩不已,歐債危機持續發酵,社會治安環境令人擔憂。年初伊始,我境外施工人員接連發生遭劫持和綁架事件。1月28日29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劫持,31日25名中國工人埃及遭劫持。如此高頻率的突發襲擊事件引發了各界對海外結構和人員安全的高度關注。中國産業海外發展和規劃協會副秘書長和振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中國企業“走出去”在近期比較突出的風險主要還是來自政局動蕩。

    除此之外,來自海外的壁壘也有增多的跡象。一位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受到歐債危機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將投資的目光轉向歐洲,尤其是以品牌和技術為目的的並購明顯增多。而這樣的並購一向難度更大、阻礙也更多。

    有海外媒體觀點稱,中國增長迅速的海外投資恐會遭遇明顯而有力的障礙,因為(海外)雖對中國資金存在迫切需求,但面對一擁而上的中國資金,又存在不安。並稱對資金需求迫切的歐盟就有著複雜的政治障礙以及對中國投資的挑剔。

    據悉,今年1月,法國成立了11個委員會,對核心産業進行監督,包括汽車、航空航天、海軍和鐵路運輸、奢侈品、消費者行業、科技、醫療和可再生能源行業。而意大利也將效倣法國式的策略,在被視為具有戰略重要性的行業(如能源、電信、科技、防務和食品)挫敗不受歡迎的外國並購進行討論。

    投資必然伴隨風險,在複雜的政治和經濟環境下,我國企業海外投資的壓力會進一步加大。專家表示,考慮到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增速迅猛的態勢,在世界政治與經濟都存在巨大變數的2012年,風險增多更加值得警惕。中國企業“走出去”正步入風險高發期。

    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研究室副研究員李眾敏對記者表示“走出去”就會有風險,這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説貨幣價值不穩定帶來的匯率風險、外匯管制等政策風險、立法議會的審查抵觸等風險都是經常遇到的。從表現上來看,近期風險確實增多了,尤其是非洲拉美等區域的政局動蕩要特別注意。之所以感覺風險多了這也是因為我們在海外的資産規模大了,在之前並沒有這麼大的規模。

    短板

    風險防範能力亟待提高

    專家表示,除了外界環境的客觀原因之外,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風險也來自自身的原因。主要是企業國際風險防範能力不足,具體體現在:國際化經營能力普遍不足,國際化人才的短缺,企業的經營層對國外的法律環境、經營環境往往不熟悉。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邵寧日前就對媒體表示,的確有少數中央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出現了虧損,並指出,造成虧損的原因在於境外經營風險防範體系不健全,境外資産管控體系不完善,國際化經營人才短缺、經驗不足。

    以海外並購為例,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師陳叢威長期關注企業海外並購領域,她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中國海外並購交易數量與交易金額保持顯著增長,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企業的海外並購失敗率也一直為全球最高。其中的風險除了外界環境之外,還有企業自身的原因。

    “舉例來説,中國光明食品對澳大利亞Sucrogen的收購沒有成功,就是因為 缺 少 專 業 的 團 隊 導 致 未 能 對Sucrogen作出正確估價及談判不力,過早地公開收購信息,結果不止收購過程中屢屢碰壁,還不得不以失敗告終,被新加坡豐益國際漁翁得利。”她説。  

    陳叢威提出幾點參考成功案例形成的建議:首先國內企業需要具備一定的基礎和實力,了解並且精通行業運作,之後還要對海外企業進行深入了解,明確收購的目的。第二,國內企業在進行海外並購之前需要將所有問題和解決方法思考清楚,這樣遇到了問題就不會手忙腳亂。另外,交易成功之後,企業要知道如何建立優秀的管理團隊。最後,要善於學習。

    李眾敏建議説,企業應該首先立足國內市場,提高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力。如果真的需要海外投資,那就應該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小步慢走,多做多研究。“很多大企業在研究上都是非常不夠的。投資海外之前應提前研究清楚當地的政策、經濟形勢、投資環境及法律、勞工方面,尤其是勞工方面我們經常出問題,如勞工對就業的要求、政府的政策、利潤匯回的限制等必須搞清楚”。

    “2012年雖然存在各種風險,並不是説風險存在就會阻礙中國企業對外投資。”和振偉表示,一方面,中國企業已經認識到了這種風險,如利比亞問題出現後,企業意識到政治風險問題,從而提高了規避意識。而且,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經驗越來越多,從教訓中學到很多“不能因為存在風險就停止對外投資,畢竟風險大可能利潤就大。從大方向來看,現在對中國企業走出去是一個有利時機。正因為出現問題,才出現很多商機。當企業遇到生存問題的時候,就必須解決某些原來不能解決的問題,也就存在許多機遇。所以中國企業應該充分抓住這種機遇。”

    他建議説,企業在投資之前可以做好預案,盡可能選擇風險低的國家,再次,企業在走出去之前可以做好投保,出現問題可以通過保險渠道獲得補償。

    保障

    聯合構建風險防控體系

    頻發的風險,無疑也給政府部門提出了更多要求。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日前介紹説,在指導企業防範安全風險方面,商務部從前幾年開始就已經著手構建一套“走出去”風險防控體系。

    據介紹,這個體系主要有四個內容:一是加強基礎工作。商務部開發運行了對外投資合作統計系統,覆蓋90%以上的在外企業、項目和人員信息。一旦境外出現問題,能迅速掌握信息,為妥善處置境外安全事件提供有效保障。

    二是建立預警制度。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熱點地區安全形勢的監測分析研判,及時發佈預警

    三是強化監管措施。對到高風險國家設立企業和實施項目,進行安全審核。

    四是提供政府公共服務。定期發佈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國別貿易投資環境報告,給企業防範境外風險提供指導,組織企業境外有關人員進行境外安全培訓,商簽雙邊投資保護協定,幫助企業解決遇到境外風險問題等等。

    “前不久商務部發佈了《境外中資企業機構和人員安全管理指南》,這就是建設‘走出去’風險防控體系的一項重要工作,主要目的是為了指導企業建立科學的境外安全風險管理體系,加強事前管理,有效規避和控制風險。”沈丹陽説。

    李眾敏對此評論稱,風險防範體系還需要多個相關部門的聯合“比如外交部必須得參與,因為很多時候發生風險靠經濟層面是解決不了的,必須要靠外交手段。其次,政府和各個部門必須擔負起保證海外投資利益的責任,發生風險時,我們必鬚髮出聲音,甚至直接和對方進行交涉,表達我們的關注。”

    和振偉表示,政府可以採取措施有效幫助企業防範風險。目前,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都在為企業走出去的項目做核準,在這個過程中,政府應提醒企業注意風險因素。一方面核準這些項目是否符合我們境外投資的導向和制度要求,另一方面看資金來源是否有保障,也要注意參考國別指導目錄,使我們國家企業健康地走出去。此外,不僅政府,還有各種機構,都應該做出努力提高企業的風險意識。

    □記者 孫韶華 實習記者 王世鈺

熱詞:

  • 商務部
  • 密集
  • 預警
  • 中企
  • 走出去
  • 步入
  • 風險
  • 高發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