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0日 12: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馬飚作政府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自治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自治區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2011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是我區“十二五”良好開局之年,是實現大發展、大跨越的一年。面對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在自治區黨委的領導下,全區各族人民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團結拼搏,開拓進取,實現了地區生産總值等7項經濟指標超過萬億元,開創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地區生産總值首次突破1萬億元,預計達1.17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3%,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首次突破1萬億元,預計達1.02萬億元,增長30%。其中更新改造投資3000億元,增長35%;民間投資5700億元,增長40%。完成鐵路建設投資300億元,在全國排第2位。

  ——全部工業總産值、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及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突破1萬億元。預計全部工業總産值1.56萬億元,增長34%。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1.3萬億元,增長40%;主營業務收入1.2萬億元,增長30%;實現利稅首次突破千億元,達到1200億元以上。繼食品、汽車和冶金之後,新增石化、機械兩個千億元産業,使我區千億元産業達到5個。總産值超過百億元的園區達到23個,柳州汽車産業園區成為首個千億元産業園區。廣西交通投資集團成為我區首個總資産超千億元企業。

  ——財政收入首次突破1500億元,達到1542.49億元,增長25.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47.59億元,增長22.7%。

  ——各項存款和貸款餘額分別突破1萬億元。各項存款餘額1.35萬億元,增長14.5%;各項貸款餘額1.06萬億元,增長18.6%。保險業累計實現保費收入增長18%,增幅躍居全國前列。

  ——外貿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200億美元,預計達到227億美元,增長28.2%。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量排西部省區第一位。中馬欽州産業園成為中國和馬來西亞兩國政府合作的第一個産業園區。

  ——旅遊總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元,預計達1235億元,增長28%。

  ——農民人均純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達到5100元左右,增長12%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55萬元,增長10.5%。

  ——森林覆蓋率首次突破60%,達到60.5%。糖料蔗、桑蠶、木薯、木材産量繼續保持全國第一。

  我區在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道路上越走越寬廣。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著力加快發展千億元産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深入實施做大做強做優工業的決定,14個千億元産業銷售收入增長36%。加強企業技術攻關,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建設。中石化北海煉油異地改造、柳工提升裝載機核心製造能力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産,上汽通用五菱轎車新基地、東風柳汽乘用車基地、中石油含硫原油加工配套等一批項目啟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快速發展。柳州市、桂林市成為國家級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試驗區。引進富士康、冠捷、光寶、朗科、三諾等一批知名企業。加快推進北海電子産業園、桂林興安光伏産業園等一批園區建設。玉柴率先研發出我國首臺達到歐六排放標準的車用柴油機。小型企業上規模新增403家。

  (二)著力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狠抓糧食生産,加快發展優勢特色産業,抓好産銷對接,加強農産品質量安全。糧食産量1429.9萬噸,增産1.25%。我區成為全國木材戰略儲備基地。林下經濟産值230億元,全國林下經濟工作現場會在我區成功召開。全區新增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近200家。掀起水利建設新高潮,水庫除險加固開工559座,完工303座,水利固定資産投資165億元,實現歷史性突破。實施土地整治項目134個,新增耕地2291公頃。14個農村金融改革試點縣實現農村金融服務全覆蓋。提前完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任務。“一事一議”,“農事村辦”進一步深化拓展。

  (三)著力抓好投資和項目建設。開展重大項目聯審活動,抓好項目籌融資和用地保障,推進引入民間投資項目對接活動和招商引資大兌現活動,持續掀起交通建設新高潮。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凈增2300億元左右,創歷史新高。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4720億元,增長29.3%。合山電廠上大壓小第一台機組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産,龍門跨海大橋、桂海高速公路改擴建等項目啟動,防城港紅沙核電站等續建項目順利推進。南寧至欽州高速鐵路正式鋪軌。全區港口總吞吐能力約2億噸,其中北部灣港吞吐能力達到1.37億噸。高速公路總里程達2754公里,六寨至河池至宜州高速公路全線基本貫通。新增957個建制村通水泥瀝青路,全區通水泥瀝青路的建制村達到9357個。

  (四)著力加快城鎮化發展。實施擴權強縣,開展村鎮規劃集中行動,加強房地産市場調控。城鎮化率由上年的40.1%提高到42%左右。廣西規劃館建成開館,廣西美術館、銅鼓館加快建設,南寧五象新區規劃建設實現新突破。柳州汽車城建設全面展開。桂林世界旅遊城建設拉開帷幕。欽州濱海新城和其他中心城市新區依託産業發展,城市承載和輻射能力進一步增強。第一屆廣西園林園藝博覽會在柳州成功舉辦。城鄉清潔工程長效管理機制逐步完善。城鄉風貌改造工程深入實施。

  (五)著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50億元,增長18%。開工建設大型商品交易市場53個。加快發展金融、會展、諮詢等服務業。資本市場直接融資330億元,是上年的兩倍。成立廣西金融電子結算服務中心。桂林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域建設啟動。

  (六)著力促進“兩區一帶”區域協調發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生産總值增幅高於全區3個百分點。南寧電廠、欽州20萬噸溶劑油等一批重大項目投産,廣西金川有色金屬加工等重大項目加快推進。憑祥綜合保稅區一期封關運營。欽州保稅港區全面開港運營,成為我國第五個海港整車進口口岸。西江黃金水道、桂東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區加快建設。梧州年産30萬噸再生銅冶煉、桂林福達年産10萬噸精密鍛件等一批項目投産。桂西地區優勢資源開發加快,百色生態型鋁産業示範基地實施方案獲國家批復,河池南丹南方冶煉鋅銦技改、崇左龍州南華紙業漂白蔗渣漿等一批項目建成投産。

  (七)著力深化改革開放合作。成功承辦第八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商務與投資峰會、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20週年系列紀念活動、第六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亞洲政黨專題會議和世界客屬第24屆懇親大會。機電和高新技術産品出口、加工貿易出口和邊境小額貿易強勁增長。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廣西柳工設立6家境外企業,廣西有色、廣西大錳、廣西投資集團與南非、東盟拓展合作,廣西農墾承建的中國印尼經貿合作區紮實推進。中國-東盟商品交易中心揭牌。赴台灣花蓮縣舉辦2011年桂臺經貿文化合作論壇,台灣花蓮縣31個團組千人到廣西參訪,桂臺雙向互動交流合作取得顯著成效。桂港、桂澳合作深入推進。與西南、泛珠、長三角、環渤海灣等省、市、自治區的合作取得新進展。與央企合作紮實推進。全面推行自治區直管縣財政管理方式改革。三年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五項重點任務各項指標完成。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和綜合改革覆蓋1457個政府辦基層衛生機構。義務教育和基層衛生單位全部實行績效工資。積極推進戶籍制度、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投融資體制等改革。

  (八)著力推動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萬元生産總值能耗實現年度控制目標,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38%,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8.0%,氨氮和氮氧化物減排控制在國家許可範圍。污水集中處理率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均達65%。14個設區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8.7%,地表水水質達標率95.9%,13個省界斷面水質優良率100%。年度計劃減排項目全部建成。積極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大力實施清潔生産示範項目、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範項目和重金屬污染防治項目。組織起草並提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廣西壯族自治區漓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草案)、南寧青秀山保護條例(草案)等。全面實施“綠滿八桂”造林綠化工程,新植樹造林面積415萬畝。梧州、南寧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九)著力加快社會事業發展。千億元産業研發中心建設取得進展。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增長60%以上和50%以上。11項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全部啟動。資助學生236.36萬人次,解決12.84萬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問題。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全面完成三年職教攻堅工程。人才強桂戰略深入實施。新增1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實現了“零”的突破。開工建設北部灣大學。推進廣西文化産業城、廣西體育産業城等文化産業基地建設。全區公共圖書館、文化館、文化站全部向社會免費開放。新建成開放15家博物館。廣西綜合出版實力位居西部省區前列。建成800個村級公共服務中心、6628家“農家書屋”,6.6508萬個20戶以上自然村通廣播電視。一批文化産品和項目獲國家大獎或進入全國先進行列。防治艾滋病攻堅工程、母嬰健康“一免二補”幸福工程、地中海貧血防治計劃等重大疾病防控成效顯著。中醫藥、民族醫藥工作取得新進展。人口自然增長率9.2%。,全區88.3%的村委會開展了誠信計生,建成6993個村級人口計生服務室、新家庭文化屋。自治區第十二屆運動會在欽州成功舉辦。

  (十)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就業創業扶持政策,開展充分就業社區創建活動,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就業工作。新增城鎮就業5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7%;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90萬人。10項為民辦實事工程全面完成。140萬名60周歲以上農村老人按月領取養老金。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項社會保險參保人數累計2200萬人次。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均在96%以上。城鎮和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分別達60萬人和320萬人。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32萬套,改造農村危舊房20萬戶。率先在西部地區實施農村住房政策性保險。加大扶貧力度,建成村屯道路1230條,解決332.23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新建水庫移民新村564個。大石山區人畜飲水工程建設大會戰勝利完成。嚴格控制物價上漲,降低部分居民生活用水、民用管道燃氣價格及部分收費;實施臨時價格干預,建立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挂鉤聯動機制,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5.9%。

  切實加強社會管理和創新,不斷完善社會矛盾預防和化解機制,信訪總量、群體性事件起數和人數持續下降。依法打擊和防範各種犯罪活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平安創建活動取得實際效果。“和諧建設在基層”活動紮實有效。食品藥品安全工作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産形勢持續好轉。應急救援體系初步建立。

  一年來,民主法制建設全面加強。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結率100%。政務、村務、廠務公開取得新進展。依法治桂紮實推進,立法、執法、普法及法制監督、法律服務進一步加強。雙擁模範城創建活動深入推進。國防教育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不斷加強,邊海防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宗教、外事、僑務、人防、保密、統計、工商、稅務、供銷、郵政、通信、海關、檢驗檢疫、海事、氣象、地震、地礦、測繪、農機、哲學社會科學、政策諮詢、地方誌、檔案等工作取得新進展,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等事業取得新進步,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重要作用得到充分發揮。貫徹落實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經驗交流會在我區成功召開,我區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充分肯定。

  政府自身建設進一步加強。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完善重大決策程序和機制。紮實推進依法行政,加強政務服務中心建設,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市、縣、鄉政府換屆工作圓滿完成。加強廉政建設,切實把項目建成優質工程、安全工程、陽光工程和廉政工程。

  過去的一年,在複雜的國內外環境中取得這些成就,來之不易。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自治區人大和人民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各級各部門和全區各族人民團結奮鬥、頑強拼搏的結果,是區內外朋友大力支持幫助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自治區人民政府,向全區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中央各部門、駐桂部隊和兄弟省、市、自治區,向所有關心支持廣西發展的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海內外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電力供需矛盾突出,能源供應緊張;項目融資困難、用地矛盾突出,保持投資較快增長難度加大;受限電和原材料等要素成本價格上漲影響,部分企業生産經營困難;農業增産、農民增收難度大;新階段扶貧開發任務十分艱巨;節能減排壓力大;漲價因素較多,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難度加大;國際國內形勢複雜多變等。我們一定高度重視,千方百計加以克服和改進,把全區改革發展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熱詞: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政府工作報告
  • 2012年
  • 馬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