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新聞1+1]龍江河鎘污染,如何索賠?(20120203)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3日 22: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9d0479c3e002418cbad0591c3b65f40c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廣西河池市市長 何辛幸:首先代表河池市人民政府誠懇接受社會公眾的批評,並向龍江下游群眾和社會公眾表示最真誠的道歉。

    133萬尾魚苗,4萬多公斤成魚,237個養殖戶,廣西龍江河鎘污染損失巨大。

    字幕提示:聲音來源:養殖戶甘德新

    甘德新:我養魚的人工費都不要了,我都投資一萬多了。

    最危險的時刻過去,公眾關心的賠償工作又該如何展開?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 郭聲琨:要採取壯士斷臂的決心依法處理,這個毫不手軟。

    賠償範圍有多大?賠償金額會有多少?兩家涉嫌排污企業有這個能力嗎?

    字幕提示:聲音來源:廣西河池市市長 何辛幸

    何辛幸:看出我們政府部門的監管上缺失缺位的地方。

    2011年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新增公益訴訟制度》,而廣西龍江河鎘污染的索賠訴訟又將如何展開?

    《新聞1+1》今日關注:龍江河鎘污染,如何索賠?

    主持人 董倩:晚上好,歡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今天距離廣西鎘污染事件已經過去了20天,在今天下午的記者會上,當地公佈了9名公職人員嚴重失職問職的情況,我們從這個名單上可以看出來,受到處理主要都是當地一些環保系統的人士。那麼再加上此前已經受到處理的9名企業的相關管理人員目前已經有18人受到了控制或處理。那麼目前情況下,可是損失究竟有多大?相關的工作才剛剛展開,我們來關注一下。

    根據柳州市委宣傳部官方微博今天下午4點更新的監測數據,各個測點所得到的結果都符合國家水質標準,柳州市的自來水情況也全都符合。專家稱,由於在洛東有效阻擊,已經明顯減慢,污染團的移動速度已經明顯減慢。這應該是廣西龍江河鎘污染處置傳來的好消息。也在今天下午,污染事件的負責人處理結果也首次公佈,其中環保以及行政系統的9名官員受到了從記過到撤職的處理。

    廣西監察庭副廳長 雷永達:自治區紀委監察廳將繼續深入調查,對嚴重失職、瀆職或利用職權進行權錢交易等事件背後的腐敗問題,無論涉及什麼單位、什麼深,將一查到底,絕不姑息,絕不手軟,絕不遷就,堅決予以懲處。

    對於此次污染,廣西河池市市長也在2月2日正式向全社會做出了公開道歉。

    字幕提示:2012年2月2日 新聞

    廣西河池市市長 何辛幸:在此,我首先代表河池市人民政府誠懇接受社會公眾的批評,並向龍江下游群眾和社會公眾表示最真誠的道歉。

    最危險的時刻已經過去,接下來此次污染事件的事後處理就會提到議事日程,特別是那些因污染而受到牽連的居民以及養殖戶的損失問題。污染發生後,來自河池市有關部門的調查,由於河水鎘超標已經導致大量養殖戶的魚類死亡。來自河池市政府的通報説,截至2月2日統計,此次龍江河鎘污染事故共致拉浪到三岔河段魚類死亡133萬尾魚苗,成魚4萬多公斤,涉及養殖戶237戶,對於養殖戶的損失當地政府已經承諾將幫助他們向肇事污染企業進行索賠。目前政府部門的主要工作是:及時開展污染水域漁業資源受損失的情況調查和評估、進一步進行養殖魚類損失價格的評估、及時公佈賠償程序以及確保養殖戶的生産生活。而此次賠償的責任主體也已經浮出水面,他們分別是金城江區鴻泉立德粉材料廠和廣西金河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兩家企業,目前9名相關責任人已經被依法刑事拘留。

    廣西龍江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新聞發言人 馮振年:鴻泉廠沒有建設污染防治設施,利用溶洞惡意排放含高溶度鎘污染物的廢水。金河冶化廠通過岩溶落水洞將鎘濃度超標的廢水排放入龍江河。

    同樣來自當地政府的數據,此次鎘污染事件發生後,有關部門共排查涉及重金企業和經營戶145家,他們當中責令整改或關停取締的有11家,排查小企業、小作坊74個,原礦、原渣堆放點90多個。這些企業在2月5日前都會依法予以取締。顯然,一次鎘污染事件暴露出了更多的問題。

    何辛幸:我想這和我們的(政府)很多方面工作不到位有很大的關係,看出我們的政府部門監管上還有缺失缺位的地方,包括我們(政府)履行職責上有很多不到位的,我們也要通過這次發現的問題對我們整個行政執行力的提升,對我們這個隊伍的建設要下更大的功夫。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 郭聲琨:要採取壯士斷臂的這種決心,一些環保設施三類處理工程不配套的要堅決地關閉,對一些違法排污的(企業)要堅決打擊、依法處理,這個毫不手軟。

    董倩:剛才短片中郭書記説了一句話,就是要拿出壯士斷臂的決心。郭書記前兩天還有一個表態,就是發生此次鎘污染事件並非偶然,而是長期監管缺失的必然反應。那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郭書記他為什麼這麼説。首先我們按照這個事情發展的規律,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確定這件事情的罪魁禍首到底是誰。那麼我們看距離事發到現在二十多天的時間過去了,現在能夠確認的是兩家企業與這次污染是有直接的關係。我們先來看這兩家企業都是誰。首先是一家叫做鴻泉立德粉材料廠,這是一家小廠。那麼它主要平時的工作就是提取重金屬銦,這個鎘是它在提取重金屬時的一種伴隨的産品。那到底這樣的一家小廠能夠掀起多大的浪來?那兒就像當地的環保局的局長説,他説,可以確定他是違法生産,違法排污了,但是企業産品規模有多大、鎘的産量有多大、能夠造成多大的污染還有待專家組進行調查和評估,這是這家民營的小企業。

    我們再來關注第二家已經確認與污染有直接關係的企業,它叫金河礦業。這是一家有色金屬礦及碳材冶于一身的綜合體,能查實的是廢渣堆放是存在問題的。但是這個企業的負責人幾次聲明自己,就是我把堆的廢渣全部都融在了這個江裏,也不可能造成這麼大的污染,那現在的問題是,是這兩家企業一次排放還是多次排放,還是説有其它的企業也參與排放?那麼就像當地的河池市委副書記秦賓(音)在2月1日接受新華社採訪的時候説了一句話,他説,目前還要根據産量、産能,還有未處理的廢水的鎘含量才能夠最終確定造成這次事件的排污企業,所以污染源的調查還沒有結束。

    董倩:那關於這次污染事件的最新情況,我們馬上來連線這次剛剛從廣西報道回來的本台記者童盈。童盈你在當地採訪的時候看到這個排污企業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

    本台記者 童盈:我們去了幾家企業,其中第一個去的就是現在涉嫌排污企業嫌疑最大的鴻泉立德粉廠,這家企業本身是一個以立德粉作為環評批准生産的企業,但是在生産期間卻擅自改變了自己的工藝,生産了重金屬銦的元素,所以在期間有鎘的産出。我們在廠區中調查採訪的時候就發現這個企業不大,有幾臺冶煉爐,最重要的設施就是冶煉爐和反應池,還有一些壓濾機,廠區內比較零亂,還有重要的設施就是我們在廠內發現排污暗道,這條暗道也是通往一個溶洞,也就是地下河重要的通道。那麼這個企業是有環評手續,但是它擅自更改了,如果從它的工藝來講,據環保專家説它是屬於咱們國家命令禁止和淘汰落後的小冶煉,也就是不允許它存在的。

    董倩:童盈你看,據你到當地的採訪,這是一家小企業,那麼它改頭換面,它私自生産之後,當地相關的部門為什麼沒有及時能夠發現和制止?

    童盈:這也是我們在調查中比較重點調查的,在我們採訪河池市環保局的時候,他們就表示環保是屬於屬地管理,也就是這家企業應該金河區環保局來監管。那麼金河區的表態是説,由於這個企業大門經常緊閉,監管人員無法進入,所以在它2007年生産至今長達五年的時間都未曾有監測人員進入過。不過像這樣的説辭很難解釋它監管的漏洞,因為從環保監察常規的理念來看,像這樣的冶煉企業是有高高煙囪的,它的排煙和正常的排煙都不同。另外,這個企業我們發現有很多電源的箱子,如果仔細查看他的用電記錄也能夠發現這是一個正在運行的企業。另外,在這個企業的周邊不到六米的地方就是龍江河了,如果監管人員認真地去監測周邊的水樣的話,也不難發現一些跡象,所以這些調查都表明當地的監管部門確實有這個失責的原因在。

    董倩:童盈你們在當地採訪時候,就觀察到你能目測到污染的情形是什麼樣的?

    童盈:好,當時我們去的時候這個企業已經勒令停産了,它的主要負責人有一部分已經被刑拘了,還有一部分在逃。那麼我們在企業的周邊來看,企業比較零亂,廠區內沒有任何的環保設施,污水、廢水的都沒有處理的設施。我們又繞到企業的周邊來看一下,它是在喀斯特地貌的大山裏,雖然掩藏的比較深,但是其實也不難發現。不過我們轉到它周邊的河域來看一下,往上遊看水色是不一樣的,雖然有這麼長時間,但還是有明顯的區別。後來我們又調取了一些資料,我們在問當地的環保局説,這個事故發生後有沒有在周邊檢測中有鎘的元素?他們説在29號做第一次檢測的時候是有鎘的檢出,但是未超標,現在情況是這樣。

    董倩:好,謝謝童盈。

    一方面我們要關注是誰造成了這次污染;另一方面我們更關注的是這次污染到底傷害到了誰。

    柳州市柳城縣唐義平以打漁為生,鎘污染事件發生後,一大家子生活陷入困境。

    龍江河沿岸的廣西河池,宜州市德勝鎮的漁民人去船空無事可做。

    柳州市柳城縣鳳山鎮柳江江邊,40歲的張永生望著龍江方向發呆。他説,打漁6年了,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

    人去船空,無事可做。打漁為生的漁民們最怕這樣的污染事件。133萬尾魚苗,4萬公斤成魚死亡。面對巨大的損失,237戶養殖戶難過而焦急。

    拉浪電站漁業隊漁民 黃亞四:這兩天這個(污)水來了,不敢打了,這個水有毒,魚也沒有了,都沒打。

    42歲的漁民黃亞四在這裡生活了26年,他説,這次的污染是他經歷最嚴重的一次。如果算上投放的飼料、魚苗成本至少要損失十幾萬,這樣的損失在這裡的每一個養魚戶都要面對。這裡的漁業隊一共有47戶漁民,以捕魚為生,有7戶是網箱養魚戶,一共養了三萬多尾。如今,已有60%-70%的魚類死亡,損失慘重。而面對巨大的損失,漁民們最著急的當然是賠償。

    字幕提示:2012年2月1日廣西金河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廣西河池金河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李孟凡:我們很自信地説這個不是我們的,因為我們也算過,這裡面都是很少的含量,你説滲下去也不至於,因為它的污染是一波一波下去的,肯定是有人偷排,我們不存在偷排,滲漏是不可能的。

    字幕提示:2012年2月1日 鴻泉立德粉廠

    廣西河池市金城江區環保局紀檢組長 藍群峰:他們生産的時候,按照原先,説是生産立德粉和一些化工産品,但是後面他們擅自改變生産原料和工藝,這次是排查之後才發現的是生産銦。

    記者:銦跟我們現在了解到的鎘有什麼關係呢?

    藍群峰:都是金屬,可能有並存在一起的。

    廣西金河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由於渣場堆放不符合要求,被環保部門初步認定為排污企業。而鴻泉立德粉廠則是因為非法排放污染物,在公佈的名單排序上排到了最前面,成為目前嫌疑最大的排污企業。儘管責任由官方認定,但是廣西金河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卻一再否定。

    字幕提示:聲音來源:本台記者 童盈

    童盈:這次龍江河超標最高的時候達到80倍,究竟是企業一次性排放還是長期排放造成的?專家還在論證當中。究竟是哪一家企業違法排污還是多家企業違法排污?至今還在調查之中。

    責任的最終認定還需要等待,再看這兩家企業的規模,廣西金河礦業股份有限股份公司2004年10月成立,是一家國有控股企業,當時公司的註冊資本為10.8億元,擁有固定資産總額是7.58億元。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公司全年營業收入確保目標11億元,奮鬥目標13億元,利潤總額確保目標8千萬元,奮鬥目標1億元。而鴻泉立德粉廠是一家民營企業,2007年開始投入生産。去過現場的記者告訴我們,這是一家小作坊式的企業,規模很小。這樣的兩家企業如果責任最終認定,究竟有沒有賠償的能力?怎麼賠償?能賠償多少?此次污染事件後面的工作還有很多。

    字幕提示:聲音來源:廣西宜州市漁民 唐桂榮:你問我怎麼補貼這個錢,我們要求,反正要求是有,但是希望他們真的能幫助我們解決,我們也不知道怎麼賠償,我又沒有辦法。

    董倩:説到一個賠償的問題,在這次嚴重污染事件發生之後,為了使得下游的城市居民的飲水安全不受到危害,那麼當地政府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來進行了相關的工作,那這方面花的鉅資由誰來補上?這是一方面。再來看這些養殖戶,我們先看一組數字,這是新華社提供的,截止到2月2日最新統計,龍江河宜州拉浪至三岔段共有不同規格133萬尾魚苗、4萬公斤成魚死亡,涉及養殖戶237戶,網箱758箱。

    就像剛才短片中提到的那樣,確認的這兩家企業能不能賠得起這麼多的錢?那接下來我們看,昨天河池市副市長在新聞發佈會上就説了這麼一番話,她説當地政府將幫助養殖戶對污染企業進行索賠,現在已經展開調查。那麼這樣的一個表態當然很好,但是我們來看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的湯維建教授在去年説了這麼一句話,他説“公共利益受損往往與相關行政機關管理缺位有關,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公共利益受損,相關行政機關難辭其咎。因此,由相關行政機關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往往”動力不足“。”他們在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方面動力不足,反過來想,在幫助養殖戶向企業要回自己利益的時候動力就足了嗎?要想索賠,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確認到底有多大,我們注意到在這次有一個叫做中華環保聯合會的社會組織參與到了這次的調查還有證據收集工作中來。

    董倩:接下來我們馬上連線中華環保聯合會環境法律中心督查訴訟部部長馬勇。馬勇您好。

    中華環保聯合會環境法律中心督查訴訟部部長 馬勇:您好。

    董倩:首先你給我們講一下,你們在調查中了解到當地養殖戶的損失大概有多少?

    馬勇:我們主要是在宜州懷遠鎮羅山村的龍江河段做了調查,當地的養殖戶大概是40多戶,那麼初步的保守估計,他的直接損失大概在400萬-500萬之間,因為當地的養殖戶絕大部分養的是竹魚,這種魚是三年的生長期,當地養殖戶的魚苗絕大部分都是去年購置的,也就是説去年和今年這兩年全部是純的投入而沒有産出,明年才有收益。

    董倩:馬先生,我想問您一下,當確認了這些養殖戶的損失之後,接下來你們要做的是什麼?

    馬勇:接下來,因為現在政府也表態要去調解工作,我們會配合政府來幫助漁民去協調、處理,如果説協調不成的話,我們將會幫助老百姓通過法律的途徑幫助他們去索賠。

    董倩:現在你們能不能確認,也就是魚類的大量死亡跟鎘污染之間就是有一個密切的因果關係?

    馬勇:應該説這次死魚跟這次事件有密切聯絡的,因為之前在龍江河段沒有發生過這麼大規模的死魚事故,並且環保部門已經排除了也就是溶解氧導致魚類死亡的原因。所以我們知道溶解氧是魚類生存最主要的條件,因為這次發生了鎘污染事件之後,使得造成了大規模、大面積的死魚,所以應該説跟這次事件是有密切聯絡的。

    董倩:好的,謝謝馬先生。

    我們再回過頭來提一下,因為剛才我們已經説了河池市副市長在前兩天已經表態要幫助養殖戶進行索賠,但是結果如何值得關注,因為就在不久以前,廣東信宜市政府就有一個狀告紫金礦業要求他們索賠。那麼一起來了解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對於養殖戶的損失,廣西河池市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市長黎麗在昨天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承諾,政府將幫助養殖戶對污染企業進行索賠。事實上,近期這樣的承諾並不罕見。

    2011年9月25日,紫金礦業分公司潰壩致信宜下游多個村莊遭災。10月9日,廣東省信宜市政府一紙訴狀將紫金礦業兩家子公司告上法庭。政府方面訴稱,兩家公司的尾礦庫潰壩事件給信宜市造成了重大的人員死亡和財産損失,請求法院判令被告賠償經濟損失人民幣1950萬元。對此,中國政法大學污染受害者幫助中心律師高尚濤(音)認為,“不管信宜政府動機為何,起訴的舉動客觀上維護了受害民眾利益,值得鼓勵。”今年1月4日上午,廣東省信宜市人民法院就開庭審理了信宜紫金礦業潰壩事件引發的民事賠償系列案中第二批共15件損害賠償糾紛案,該批案件從開庭至今已持續數日,記者獲悉,信宜紫金再次提出了調解意願。與此同時,信宜紫金還透露,雙方就該案焦點問題的爭議繼續僵持不下。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 王燦發:比如像這次水污染找到了哪些是污染企業,哪些是老百姓,賠償多少,政府部門包括環保部門是可以作為中間人來進行調整。那麼雙方都接受了,讓他們之間達成一個協議,而不是説政府部門跟企業簽訂一個協議。

    董倩:如何挽回公眾的損失,恐怕有兩條腿:一方面要依靠政府,讓政府成為一個中間人協調雙方的關係,最後達成共識。另外一方面可能要走公益訴訟這樣一個道路。

熱詞:

  • 央視網
  • 視頻
  • 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