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焦點訪談 >

[焦點訪談]阻擊鎘污染(20120207)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7日 20: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88b26a61ffef4757bca3d9249130f949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CCTV-1

    2月07日  19:38

  重播:

    CCTV-1

    2月08日  06:10

     

    CCTV-新聞

    2月08日  01:45

     

    CCTV-新聞

    2月08日  05:30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焦點訪談):1月1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龍江河被發現遭受嚴重鎘污染,這對沿江居民和下游廣西柳州市370萬人的飲水安全構成威脅。一場在龍江河上進行的鎘污染阻擊戰就此展開。那麼,這次鎘污染到底是如何發生的,它又留給我們怎樣的教訓和啟示呢?

  鎘濃度最高峰值一度超標80倍

  2012年1月15日,廣西龍江拉浪水庫庫區漁業養殖出現死魚現象,在勘察死魚原因的過程中,河池市環保局對水體進行了一次常規檢測,竟然意外地發現水庫庫區鎘濃度最高峰值一度超標80倍,也正是這一發現,使一場嚴重的鎘污染事故的“蓋子”得以在第一時間被揭開。

  隨著對涉及重金屬生産企業的逐一排查,有兩家企業先後進入了執法人員的視線,而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在企業排水溝渠或附近都檢測到鎘濃度嚴重超標。

  如果説第一家涉嫌鎘污染的企業僅僅是一家地下黑作坊的話,那麼第二家企業就具有了相當的規模,它的廢渣堆積場據估算有十萬噸左右含有鎘的廢渣。這些廢渣外面雖然有圍墻,但它底下沒有做防滲處理。由於廣西當地有地下溶洞和地下河相連,並且地下溶洞非常複雜,洞中套洞,專家説:“下雨(水)往哪去,就這個堆場下面還連著漏斗,要漏到地下水去。”最終造成了洩露事故。

  發生在河池的鎘污染,如果不立即堵截,將直接威脅到下游沿岸居民的生活以及廣西最大的工業城市柳州的生活用水。1月18號淩晨,河池將鎘污染情況緊急通報給下游的柳州市。柳州立即組織力量趕往上遊兩市的交界點進行監測,並且在當晚的柳州新聞中向公眾公佈了情況。

  柳州市環保局長甘景林説:“兩個小時監控一次,就發現這個斷面超過國家輕微超標,我們要求龍江段這50公里沿線的老百姓,暫時不要飲用龍江河的水。”  

    河池市市長何辛幸也告訴記者,他們把三岔和洛東電站的庫容也騰空了一些,“來容納後面的(污染)水團,為了儘量減緩它向下游,減緩向下游的速度,推遲這個時間。”

  雖然爭取到一些時間,可是隨後的測算結果卻令人擔憂,鎘污染物總量達到20噸,被污染河水鎘超標80多倍,如何在短短的百公里龍江河段盡可能消除污染,減少對下游的威脅,成為人們關切的課題。

  科學消除污染 保障用水安全

  龍江鎘污染治理,借鑒了自來水廠凈化水工藝,就是在龍江五條大壩出水口處投放絮凝劑,使水中游離的鎘離子經過化學反應變成絮狀物,沉澱到河底,從而達到消除水體中鎘污染的目的。1月20日,河池在龍江受污染河段的5條大壩上開始投放絮凝劑。此後,國家環保部調集的國內江河污染治理專家趕赴柳州,確保以科學的手段消除污染、保障沿岸居民用水安全。廣西自治區政府統一指揮河池、柳州兩地的治污行動。

  為了確保柳州的飲用水安全,1月19日,柳州最大的柳西水廠緊急聯絡供應商,採購凈水物資。隨後,國家住建部也派出城市水處理方面的專家趕到柳州。

  住建部水處理專家張金松告訴記者:“進廠的水,它的鎘在0.002毫克/升到0.003毫克/升,國家規定標準是0.005毫克/升,就是完全符合國家的標準。我們設置了一共是五道防線,來保證城市供水的安全,其實目前只是啟用了這兩道防線,那麼就已經保證了這個鎘的濃度(進廠時),由0.002毫克升到0.003毫克升,這樣已經做到(出廠時)儀器無法檢出。”

  1月24日,被污染河水的峰團到達柳州境內的糯米灘水電站,這也是柳州上遊的最後一道防線,所以在這裡,指揮部設計了更穩妥、更精確的治理方法,以確保河水水體內鎘污染濃度不超過柳州柳西水廠的處理能力。

  相關人員介紹,在糯米灘電站主要通過化學降解和稀釋手段降低鎘污染濃度,以達到國家標準。從1月20日龍江河段各投放點緊急投放藥劑,到2月4日柳州糯米灘電站暫時停止投藥,一場長達半個月的鎘污染攻堅戰終於告一段落。而在這期間,很多人也在不斷地反思,為什麼這樣一場嚴重的鎘污染事件會突如其來,類似事件是否還會發生呢?

  “絕對不能再讓這種事情重演。”

  面對污染企業,河池市環保局副局長黃河告訴記者,“這是一家國有股份制企業。這樣一個企業應該是在我們日常的監管工作當中的。”但他也承認,面對這樣一家國有股份企業,“力量也不夠”。

  河池市是有色金屬之鄉,每年的有色金屬産業會向地方政府貢獻12.6%的GDP,可是粗放型的生産經營,不僅浪費了大量資源,也破壞了環境。一家已經加工很長時間的地下黑窩點,一家已經長期存在的國有控股企業,從這兩家涉嫌污染的企業身上,我們看到了多年來企業無視法律,環保歷史欠賬沉重的事實。

  採訪中,河池市市長何辛幸告訴記者:“我們一定痛下決心,必須要改,改變我們的經濟發展方式,下最大的努力,轉變産業結構。絕對不能再讓這種事情重演。”

  目前,龍江河鎘污染阻擊戰已經告一段落。河水鎘濃度峰值的逐步降低,證明清除這次鎘污染的措施是科學有效的。今後,根據實際情況的發展,專家們還將對污染處置後的長期影響進行跟蹤。這場嚴重污染事件,看似突如其來,但隱患卻早露端倪。為了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有關部門對違規企業實施有力、有效的監管,已不僅僅是一份職責,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

熱詞:

  • 央視網
  • 視頻
  • 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