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0日 11: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夏寶龍2012年1月12日在浙江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浙江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省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全面落實省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決議 “十二五”發展開局良好

  2011年是國內外形勢錯綜複雜的一年,也是我省克難攻堅、奮力推進轉型發展的一年。省政府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共浙江省委的堅強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實施“八八戰略”和“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總戰略,大力推進“全面小康六大行動計劃”,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績,勝利完成省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實現了“十二五”發展良好開局。

  初步預計,全省生産總值32000億元,比上年增長9%以上;地方財政收入3151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15.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0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3071元,分別增長13%和15.6%;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佔生産總值比重1.96%;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5.4%;城鎮新增就業9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3%;人口自然增長率4.07‰;為民辦實事十方面任務全面完成。

  一年來,我們啟動實施“十二五”規劃,著力穩增長、抓轉型、控物價、惠民生、促和諧,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程上又邁出了新步伐。

  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面對經濟運行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切實把握工作主動權,部署落實一攬子政策措施,增強了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和協調性。著力抓好有效投資,加強基礎設施和重大産業項目建設,出臺加快水利改革發展實施意見。嘉興電廠三期、紹諸高速公路、合溪水庫等工程建成,杭甬、寧杭、杭長客運專線,六橫電廠、仙居抽水蓄能電站、浙東引水蕭山樞紐工程等項目進展順利,固定資産投資增長24.8%。推進“浙貨萬里行”活動,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7.4%。積極培育出口品牌,加強重點出口基地和境外貿易促進平臺建設,外貿出口增長19.9%。著力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設立10億元省級財政中小企業再擔保資金,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小微企業支持,落實差異化信貸政策措施。努力減輕企業負擔,清理取消31項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符合轉型升級要求的小微困難企業相關稅費,實行社會保險“五緩四減三補貼”政策。落實穩定物價和調控房地産市場政策措施,抓好“米袋子”、“菜籃子”工程建設,推進農産品現代流通綜合試點和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加強煤電油運調度,物價漲勢得到有效遏制,城市房價逐步合理回落。

  “三大國家戰略”全面啟動。認真貫徹國務院部署,積極謀劃,狠抓落實,形成合力推進的良好局面。加快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制定實施試點方案和政策意見,設立10億元海洋經濟發展專項資金和10億元海洋産業基金,編制海洋新興産業發展、重要海島開發利用與保護等規劃,舉辦首屆中國海洋經濟投資洽談會、港航物流服務體系建設推介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設紮實推進,東北亞港口物流信息實現互聯互通。抓好舟山群島新區建設,制訂新區發展規劃和三年行動計劃,一批重點項目啟動實施。開展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建立省市聯動、部省合作機制,編制改革試點實施計劃,探索新型貿易方式,出臺海關聯網監管等措施,為國際貿易營造高效便利的環境。

  産業結構調整加快。堅持增量優化與存量提升並舉,加快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動産業轉型升級,促進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穩步提高。加強糧食生産功能區和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培育提升農業主導産業,農業科技進步和産業化經營成效明顯,“三位一體”農業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建成糧食生産功能區123萬畝,啟動建設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區137個、主導産業示範區298個,糧食等主要農産品生産穩中有升。編制實施省級産業集聚區系列規劃,強化推進機制和保障措施。制定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意見,整合設立5億元財政扶持專項資金。推進146家龍頭骨幹企業培育和42個産業集群示範區建設,抓好1010個重點技術改造項目。高新技術産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3.4%和12.1%。制定實施服務業重點行業發展規劃和扶持政策,建設40個現代服務業集聚示範區,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穩步推進,服務業增加值增長9.5%。加快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省建設,青山湖科技城、未來科技城等創新平臺建設加快推進,重大科技專項和成果轉化工程深入實施,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和海外引智計劃全面啟動。財政科技投入增長18.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科技活動經費支出增長30%,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長35%。

  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積極推進新型城市化,加強新農村建設,支持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努力提高發展的均衡性。全面實施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加快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建設,推進200個中心鎮改革發展和27個小城市培育試點。啟動美麗鄉村建設行動計劃,優化鎮村規劃佈局,加快培育823個中心村,建立完善3萬多個村級便民服務中心,改造建設41.4萬戶農村住房,改善135萬農村居民飲用水條件,全面完成通村公路建設任務。編制全省主體功能區規劃,謀劃山區發展新舉措。制定實施新一輪支持欠發達地區發展政策,對12個重點欠發達縣給予特別扶持,山海協作、結對幫扶、異地搬遷等工程紮實推進,低收入群眾脫貧增收成效明顯。欠發達及海島地區發展環境穩步改善,衢州、麗水、舟山市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取得新進展。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以“811”生態文明建設推進行動為抓手,促進可持續發展。強化重點領域監管,實施節能降耗十大工程、污染減排六大工程,建築、交通節能等專項行動進一步展開,重點流域、區域、行業和企業污染整治全面加強。強化行業準入和源頭控制,啟動單位生産總值能耗和能源消費總量雙控工作,加強新建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健全行業環境準入制度,抓好25個循環經濟試點基地建設。強化落後産能淘汰,深入實施鉛酸蓄電池全行業排查治理,推進電鍍、製革、化工等重污染高耗能行業整治提升,依法取締、關閉一批不達標企業,淘汰落後的水泥産能1040萬噸、造紙産能16.1萬噸和印染産能2.1億米。強化生態環境保護,部署實施清潔水源、清潔空氣、清潔土壤專項行動,抓好首個“浙江生態日”系列活動,環境風險防控和執法監管繼續加強,飲用水源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紮實推進。八大水系、運河和主要湖庫地表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2.3個百分點,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

  社會建設全面加強。加快實施富民惠民十大工程,推動民生事業取得新突破。完善就業政策支持體系,開展大學生創業引導和就業服務,重點幫扶人群就業援助進一步加強。健全養老保險制度,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標準,全面建立高齡老人生活補貼制度,有效解決一批養老保險歷史遺留問題。加快醫療保障制度建設,醫保“一卡通”全面推行,所有市縣新農合、城鎮居民醫保人均籌資標準達285元以上,政策範圍內住院報銷比例繼續提高。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城鄉低保標準與物價上漲聯動機制。推進新型社會福利體系建設,建立孤兒和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20.9萬套。開展13項國家級教育改革試點,推進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計劃,建立普通高中助學金制度,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穩步實施,高校學科專業建設繼續加強。完成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三年五項重點任務,提前一年全面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紮實推進。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啟動文化産業發展“122”工程,“文化下鄉”和“千鎮萬村種文化”活動持續開展,杭州西湖文化景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成功舉辦第八屆全國殘運會,我省代表團榮登總分榜和金牌榜首位。做好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婦女、兒童、老齡、民族、宗教、外事、對臺和僑務等工作取得新成績。深化“平安浙江”建設,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綜合試點。狠抓安全生産責任制,協助做好“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處置工作,生産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保持“三下降”。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開展濫用食品添加劑、“地溝油”等專項整治,“十小”整治和規範工作取得新成效。健全防災減災體系,抓好“強塘固房”工程,有效應對歷史罕見的流域性大洪水等自然災害。國防建設、國防動員、國防教育、民兵預備役和人民防空工作得到加強,軍政軍民團結更加鞏固。

  改革開放紮實推進。堅持以改革求發展、開放促轉型,健全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著力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舉辦首屆世界浙商大會,制定鼓勵民營經濟提升發展、支持浙商創業創新政策,跳出浙江發展浙江、回歸浙江反哺浙江、合心合力強浙江的氛圍進一步形成。健全國有資産監管體制,加快省屬企業改革重組。深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綜合配套改革,開展中農辦農村改革試驗聯絡點工作。謀劃建設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和民間財富管理中心,啟動麗水農村金融改革試點,出臺民間融資管理指導意見和小額貸款公司改革發展等政策。加強招商選資,深化與央企戰略合作和項目對接,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實際利用外資116.7億美元,引進省外項目資金640億元。貫徹國家區域發展戰略,認真實施長三角區域規劃,加強援藏援疆援青等對口支援,有效拓展了國內合作交流空間。

  政府自身建設邁出新步伐。著眼于加強和創新政府管理,努力轉職能、提效能,取得積極成效。大力推動政風建設,召開四級政府領導幹部大會,對政府公務員倡導“六戒六要”,推動行政機關加強自身建設。開展“雙服務”和“百組”基層調研活動,竭力為企業、基層排憂解難。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省政府網上辦事大廳和電子監察系統建設紮實推進。健全財政預算管理制度,開展政府績效管理試點,政府性債務審計和融資平臺監管全面加強,地方政府自行發債工作進展順利。堅持重大事項向人大報告和政協通報制度,辦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做好政府立法工作,開展政府規章、規範性文件清理,規範執法部門行政處罰裁量權。推進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深化工程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開展地方財政專戶清理整頓。從嚴控制行政經費,公務接待、因公出境、公務用車等費用得到有效壓縮。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共浙江省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省人民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團結拼搏的結果。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和外來建設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浙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中央駐浙各單位,向關心和支持浙江發展的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台灣同胞、廣大僑胞和海內外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仍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政府工作與人民群眾期待還有差距,主要是: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加大,部分企業生産經營困難,産業層次較低、創新能力較弱、競爭力不強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物價上漲壓力依然較大,節能減排任務艱巨,制約發展方式轉變的體制機制障礙仍然突出;城鄉低收入群眾持續增收難度增大,欠發達地區發展基礎還比較薄弱,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社會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政府作風和效能建設需要繼續加強,一些工作人員為民服務意識、依法行政能力亟待提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極少數人甚至以權謀私、貪污腐敗。我們要直面人民群眾的關切,正視自身工作中的問題,切實採取措施加以解決,推動發展再上新臺階。

熱詞:

  • 浙江省
  • 政府工作報告
  • 2012年
  • 夏寶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