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0日 11: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王儒林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並請省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一、實施“十二五”規劃實現良好開局

  2011年,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各級政府組織全省人民,凝心聚力,團結奮鬥,攻堅克難,開拓創新,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各項事業取得了新的成績,“十二五”規劃實現良好開局。

  ——經濟總量跨上歷史性新臺階。全省地區生産總值突破萬億元大關,實現10531億元,比上年增長13.7%,這是我省發展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8.8%。民營經濟主營業務收入增長30%以上,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50.5%,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成為全省經濟的“半壁江山”。

  ——發展質量進一步提高。一般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地方級財政收入達到1620.1億元、850.1億元,分別增長34.3%、41.1%,增幅創分稅制改革18年來的最高水平。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突破1000億元,增長30%以上。單位地區生産總值能耗預計下降3.5%,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實現全年減排目標。

  ——內生增長動力切實增強。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完成7441.7億元,增長30.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7.5%。外貿進出口額達到220.5億美元,增長30.9%,實現四年翻一番。投資、消費需求的強力支撐,增強了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糧食産量躍上新的階段性水平。農業生産獲得大豐收,糧食總産達634.2億斤,再創歷史新高,比上年增産65.7億斤,佔全國增量13.3%,連續兩年保持每年60億斤以上增量,提前一年實現增産百億斤商品糧規劃目標。

  ——城鄉居民生活繼續改善。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9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510元,分別增長15.5%和20.4%。“八路安居”工程實現從城鎮到農村、礦區、林區、墾區全覆蓋,48.11萬戶家庭住房條件得到改善。“暖房子”工程增量擴面,68.87萬戶城市居民受益。全省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保險覆蓋面超過3162萬人次。

  一年來,貫徹落實省委決策部署,圍繞全省發展、改革、民生、穩定的大局,突出重點任務,強化推進措施,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大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統籌推進力度。堅持用工業化推動城鎮化,用城鎮化帶動農業現代化,用農業現代化有效解決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中的一系列問題,努力促進“三化”深度融合、互動發展。圍繞推進工業化,制定實施支柱優勢産業躍升、戰略性新興産業培育和特色資源産業提升計劃,一汽大眾MQ200變速箱等一批項目啟動和建成投産,推進“雙百”技術創新工程,開發新技術、新工藝、新産品2650個,多産業支撐經濟增長的格局初步形成。在汽車産業增長明顯放緩的情況下,食品、裝備製造、醫藥、電子信息等産業高速增長,對工業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深入開展質量興省活動,紮實推進品牌建設和標準化建設,新增中國馳名商標14件,國家質檢中心增至13個。推動服務業加快發展,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0.9%,旅遊總收入增長26.8%,現代服務業比重進一步提高。圍繞推進城鎮化,推動長吉一體化,蓮花山區域開發建設全面啟動,九台空港、卡倫新城等節點城鎮建設順利推進,區域信息共享取得進展。中部城市群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作用進一步提升,區域中心城市、縣城、特色小城鎮建設明顯提速。開展了城鄉雙向一體化、土地增減挂鉤等試點。編制完成全省城鎮體系規劃及各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圍繞推進農業現代化,深入實施增産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落實各項補貼政策,開展糧油高産創建活動,增加糧食高産作物播種面積,推廣增産增效技術,實施玉米膜下滴灌110萬畝,有效提高了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大力發展棚膜蔬菜、林蛙、食用菌等園藝特産業,啟動人參標準化種植基地和示範園區建設,我省獲准起草人參種子種苗國際標準。畜牧業穩步發展,規模化養殖比重達到80%。農産品加工業進一步壯大,銷售收入增長18%。全面推進水利改革發展,老龍口水利樞紐投入使用,哈達山水利樞紐並網發電,引嫩入白、大安灌區主體工程基本完成,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全線啟動。西部土地整理和中東部農村土地整治示範項目進展順利。接續實施了第二個十年綠化美化吉林大地規劃。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縣域經濟加快發展。

  (二)深入實施投資拉動、項目帶動和創新驅動戰略。正確把握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和産業導向,充分利用各種條件,推進項目建設。全年實施3000萬元以上重大項目3695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252個,竣工投産1980個。長春輕軌4號線投入試運營,長春地鐵1號線等項目開工。吉林至草市、通化至新開嶺、營松高速撫民至靖宇段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新增高速公路400公里,通車總里程達到2250公里。加強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啟動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實現縣縣建成污水處理廠目標。“氣化吉林”和“數字吉林”工程啟動。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創新型吉林建設科技行動計劃和“雙十”、“雙百”工程,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8項、發明專利1168項。4戶企業被認定為國家級創新型企業。國家創新藥物孵化(吉林)基地啟動,玉米國家工程實驗室以及空間、光電技術等4家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落戶吉林。組建了人參、鎂合金、動漫3個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新能源汽車和碳纖維産品下線。省生産力促進中心、長春中俄科技園被認定為國家級技術轉移示範單位。

  (三)推動重點領域改革和對外開放取得新進展。加快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省所有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面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全部實現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醫保“議價談判”率先在全國實施。紮實推進金融改革創新,集安益盛、吉林永大成功上市,吉視傳媒首發申請獲批,盛京銀行長春分行、華夏銀行長春分行、安盟(中國)財險吉林分公司和安邦人壽吉林分公司、一汽汽車金融公司運營。吉林銀行多元化經營和社區銀行建設已見成效。新批8家村鎮銀行,86家小額貸款公司開業。新註冊成立16家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機構和11家股權投資基金。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工作,共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175.1億元。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全面完成,配套改革順利推開,農村義務教育債務化解任務全部完成,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全面啟動,開展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全省重點發行單位、出版單位、市(州)本級電影公司、電影院完成轉企改制。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我省首個國家級長春興隆綜合保稅區獲得國務院批准。中朝羅先經貿區規劃框架協議簽訂,琿春至羅津港二級公路整修、高效農業示範區等項目實施。中俄朝三國環形跨國旅遊投入運營。中俄琿卡鐵路口岸千萬噸國際換裝站奠基,中俄合作開發扎魯比諾港改造工程穩步推進,與濱海邊疆區的合作初見成效。成功舉辦第七屆東北亞博覽會、第十屆長春農博會、第八屆長春汽車博覽會等展會和首屆中國民營經濟(長白山)研討會。組織赴粵閩和東南亞、歐洲、北美等開展經貿交流活動,取得積極成果。全省引進外省資金和實際利用外資分別增長32%和18.8%。

  (四)全力辦好民生實事和推進社會事業發展。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十個方面民生實事全面完成。城鎮新增就業55.25萬人,公益性崗位穩定在11.86萬個,城鎮“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為零。全省企業最低工資標準、艱苦崗位津貼補貼分別提高22%、38%。增加市縣機關事業單位津貼補貼,落實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分級職務工資,兌現人民警察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補貼。企業退休人員養老保險、城鄉低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助完成提標。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試點縣(市)分別達88.3%、85%,比全國平均高28.3、25個百分點。將51萬名關閉破産國企和國有改制企業退休人員納入職工醫療保險,“老工傷”人員納入工傷保險統籌管理工作有序推進,解決了44.9萬名廠辦大集體職工和21.06萬名“五七家屬工”參保續保問題。做好穩定物價工作,建立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挂鉤的聯動機制,向全省242萬低收入群體發放價格臨時補貼7700萬元。保障性住房開工率達到105%。教育、文化、廣電、新聞出版等民生項目及城市報警與視頻監控設備安裝都實現或超過預期目標。統籌發展社會事業。化解高校債務29.3億元,增加省屬普通高校編制7206名。實施農村骨幹教師培訓、特崗計劃、碩師計劃成效顯著。影視、戲曲、歌舞等創作生産水平整體提升,長影世紀城二期工程等一批大型文化産業項目和文化産業園區相繼開工建設。創建計劃生育幸福家庭活動經驗在全國推廣。大力支持國防和駐吉部隊建設,隨軍家屬就業、支持部隊信息化建設等取得突破性進展,全省掀起雙擁共建新熱潮。民族宗教、地方誌、測繪等工作取得新成績。對口援建黑水任務基本完成,援藏工作紮實推進,援疆工作深入開展。

  (五)切實維護社會穩定。推進平安吉林建設,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行為,全省刑事案件發案率下降8.3%,命案偵破率達到92.4%。網上追逃專項督察“清網行動”位居全國第2名,逃犯撤網率達90.8%。完善“五位一體”合力治邊機制,邊境地區保持穩定。實施人民調解防護網工程,化解矛盾成功率達到98%。監獄佈局調整和信息化建設成效顯著。高度重視信訪工作,著力解決徵佔地補償、企業分離辦社會、軍轉幹部安置等10個方面突出問題,全省信訪總量、集體訪批次分別下降21.6%和18.1%。深入開展安全生産責任落實年活動,安全生産繼續保持穩定態勢。在全省縣級以上政府全部獨立設置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以食品安全大檢查、大排查、大整改為載體,組織開展乳製品、食用油、病死畜禽、小作坊與食品攤販等11項專項整治,完成為期兩年的藥品安全整治任務,食品藥品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校車安全管理得到加強。積極應對日本福島核泄漏環境應急事件,有效維護了環境安全。

  同時,加強政府建設。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地方性法規草案7部,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批評、意見和政協提案566件。制定政府規章8件。全年公開政府信息55.6萬件,授理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1.1萬件。積極推進政府績效管理。規範財政資金使用管理,對1699個單位進行了審計和審計調查,認真整改發現的問題。切實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進一步整治和建設經濟發展軟環境。在46個省(中)直部門深入開展群眾評議軟環境和政風行風工作,30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全部納入行政審批“直通車”辦理。省政務大廳受理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辦結率達到99.3%。全省政務大廳基本建立了電子監察系統,有效地強化了對服務行為的監督。

  這些成績令人振奮、來之不易,是吉林廣大幹部群眾艱苦努力、拼搏進取的結果,凝結著各個方面的心血和付出。我代表吉林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各級幹部、老同志,解放軍駐吉部隊、武警官兵和公安幹警,中直各單位,表示衷心的感謝!向省人大、省政協、省法院、省檢察院、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向港澳同胞、台灣同胞、廣大僑胞以及所有關心和支持吉林發展的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回顧過去的一年,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新舊矛盾交織,老工業基地長期積累的體制性、結構性難題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破解,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不強;中小企業困難較多,資金短缺矛盾突出;農業基礎還不穩固,縮小城鄉差距任重道遠;物價總水平仍呈高位,穩控壓力較大;城鄉居民收入增長難度加大,一些群眾的利益訴求還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還大量存在,維穩任務仍然繁重;政府自身建設和公共服務還需進一步加強等等。對於這些問題,我們高度重視,正在採取有力措施,盡最大努力加以解決,爭取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績。

熱詞:

  • 吉林省
  • 政府工作報告
  • 2012年
  • 王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