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經濟面臨巨大挑戰 調結構需邁出實質性步伐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6日 10: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瞭望新聞週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12,結構調整關鍵年

  2012年,中國經濟的真正壓力既不在速度也不在物價,而在於結構調整能不能邁出實質性步伐

  文/《瞭望》新聞週刊記者尚前名

  在接受《瞭望》新聞週刊專訪時,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範劍平談到,此次國際金融危機並沒有完全過去,而且還留下不少後遺症,有可能使未來5年的世界經濟都會處於緩慢、低速的增長狀態。

  對於2012年的中國經濟,范劍平認為,真正的壓力既不在速度也不在物價。

  “雖然今年物價和經濟增速會呈現出雙雙回落的態勢,但都不會過於劇烈,不會超出國家宏觀調控的預期範圍,經濟潛在的增長速度仍在8%~9%左右,真正的挑戰在於調結構能不能邁出實質性步伐。”

  他進一步表示,“現在有人預測2013年的經濟增速有可能降到7%~8%,我想即使真的如此,那也是調結構、轉方式需要付出的代價。但我相信,經過這一輪調整,中國經濟仍會沿著平穩較快的發展軌道前行。”

  外部面臨巨大挑戰

  雖然具體人數尚未公佈,但蘇格蘭皇家銀行將對其全球銀行和資本市場部門進行大規模裁員似乎已成定局。按照其首席執行官史蒂芬海斯特的説法,這一措施是為了減少公司對投資銀行部門的依賴,以控制風險敞口。

  而在不少專業人士看來,這是歐債危機向金融機構蔓延的又一例證。

  “不確定因素很多,尤其是歐債危機,可能是2012年世界經濟中最不確定的因素。”談及今年面臨的外部挑戰,范劍平談到,今年3、4月份,歐債將迎來一個還本付息的高峰,所以歐盟現在必須要和時間賽跑,儘快出臺一個真正能夠讓各方接受、市場又認可的解決方案。

  “在目前這種決策機制下,很多人擔心歐盟很難找到一個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即使到時候真的採取了一些措施,也可能只是一些臨時性的緩解措施,把矛盾往後推移,仍然不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如果真是這樣,世界經濟可能會更糟糕。”范劍平表示。

  美國目前的經濟狀況似乎有了一些好轉的跡象,但在他看來,同樣不容樂觀。

  “這主要是由於近年來美國的發展方式出現了問題。”他談到,從歷史經驗來看,世界經濟要想真正走出此次危機,關鍵的一個因素是要靠科技創新,依靠新興産業帶動。

  “我們知道,就科技創新而言,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美國一直是世界範圍內走在最前面的國家,這也是其經濟一直能夠傲視群雄的主要原因。然而,近年來美國過於注重金融創新,而忽視了科技創新,因此它在新興産業培育方面沒有太大進展。”范劍平進一步談到,這就導致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即美國經濟結構在需要向上調的時候,反而出現了許多向下調整的動作。

  “比如説,在危機發生後美國政府提出要再工業化;比如説,美國為了保護本國産品、加大出口,高舉貿易保護主義和投資保護主義的大旗。這些動作對世界經濟的復蘇都是非常不利的,也使得一直作為中國經濟增長重要發動機之一的出口可能在未來對經濟增長的支撐能力有所下降。”

  挑戰,幾乎成為關於2012年中國外部經濟環境預測的核心詞。

  調結構需邁出實質性步伐

  除了外部環境的挑戰增加,國內的一些因素也會給穩增長帶來一定壓力。

  在范劍平看來,大的影響可能來自於對房地産市場的調整。他向本刊記者談到,當前房地産市場開始出現一些實質性的變化,價格停漲的城市越來越多,2011年11月還首次開始出現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雙雙負增長的情況。隨之鋼鐵、有色等産品價格也停漲,乃至開始下降,不少鋼鐵企業、有色企業通過停産檢修來削減庫存,並帶來工業用電需求的下降。

  “所以,如果我們要讓房地産調整到位的話,恐怕經濟增速在2012年還會有一個繼續回落的壓力。”他説。

  儘管如此,范劍平仍堅信堅持房地産調控不動搖,是中國經濟實現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必要措施。

  “2008年以來,由於一些原因,計劃中的不少結構調整沒有展開,結果不僅某些落後産能保留了下來,甚至最近幾年,有些地方還在擴大。所以2010年節能減排任務完成得非常艱難,2011年的情況更不理想,前三季度單位GDP能耗下降1.6%,而目標是全年下降3.5%,相差甚遠。”

  在他看來,前幾年房地産市場過於火爆,是拉動鋼鐵、水泥等高耗能産業反彈的主要原因。

  “表面上看,這些行業的産能過剩問題得到了緩解,但從長遠來看此種發展模式難以為繼。”范劍平提到了國際市場上的一個新變化,即美國去年已經成為了成品油凈出口國,儘管原油還在進口,但原油的海外依存度在下降。

  范劍平進一步談到,房地産過於火爆的另一大弊端,就是影響到了資金的流向,實體經濟,尤其是科技創新吸引不到應有的資金,製造業過早地出現了空心化的苗頭。

  他告訴本刊記者,在“十一五”規劃確定的22個重要指標,大部分都完成得非常好,但是科技研發投入佔GDP的比重這一指標,規劃要求到2010年底達到2%,但實際上只達到1.75%。

  “對房地産的調整是我們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一個重要舉措。”他説。

  對於市場上存在的結構調整會否進一步“拖累”本已放緩的經濟增長的擔憂,范劍平表示,過程肯定很痛苦,但該淘汰的必須淘汰,這個“破舊”過程非常重要。

  但他同時也強調,要想辦法培育新的增長點。

  范劍平認為,從這方面來説,中國具有很多有利因素。一方面,中國具有作為一個後發國家的優勢,可以在發達國家發展陷入低迷時實施趕超戰略。另一方面,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並且正處於城市化的加速發展期。如果能將這些轉化為經濟發展的潛力,就完全能夠支撐未來中國經濟的增長。”

  “我相信,經過這一輪的減速和結構調整,當經濟增長重新發力的時候,不會再在舊有的産業結構上實現復蘇,必然要在新的産業結構上重新走上快速增長的軌道。”他説。

  物價調控要重在“治本”

  “我們曾做過研究,在整個通脹形成過程中,成本推動佔第一位,大概佔39%,這個比重甚至超過了貨幣因素。而能夠被輸入型通脹所解釋的不到9%。”談及物價問題,范劍平表示,抗通脹一直是2011年宏觀調控的核心之一,從當前看,通脹壓力已有所減輕,但並不能因為物價的短期回落而認為我國的價格問題已經解決了。

  “實際上,引起我國價格波動的根源恐怕並沒有完全解決。”他提醒本刊記者,如果留意就會發現,新世紀以來國內三次大的價格波動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農産品或者説食品價格波動的頻率越來越快,幅度越來越大。

  他認為這背後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長期以來以家庭為單位的、分散的小農經營方式和目前城市化、工業化所支撐的大市場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嚴重。

  “小農經營不是一個企業化的生産組織方式,很難和現代金融、現代科技、現代流通等現代化要素實現對接,生産經營經常會陷入一種盲目狀態,不知道到底該種什麼?最終市場在哪?今年種了,也許意外地趕上價格漲,賺大錢,明年又種這個,就賣不出去,就賠錢。”他直言,“由於我們經常在控物價和保增長之間轉悠,結果不是熨平了週期,而是讓波動越來越頻繁。因此,千萬不能因為最近物價有所回落,就放鬆對這個問題的關注。實際上,要保證農産品價格不漲,功夫恰恰要下在價格最低的時候,要在這個時候保護農民積極性,讓農民不退出生産,才能使農産品價格保持穩定。”

  按照他的建議,國家應建立起價格穩定機制,不僅僅是在原有生産方式下,給點扶持,而是需要按照現代生産要求對農業生産方式進行改造,把農民按照專業化生産要求組織起來,形成越來越多的農業生産企業,和許多現代化要素結合起來,讓農業生産和農産品流通企業能夠建立起緊密的聯絡。

  “應當看到,農産品價格適當提高,是合理的現象。可問題是,現在這種大起大落,對農民和城市居民都是損害,所以我們今年的‘穩中求進’中間的‘穩’就包括了價格總水平的穩定。因此,我希望農産品價格即使繼續回落,也不能回落得太快,否則過幾年又會嘗到價格過低給我們帶來的負面影響。”他最後表示。

熱詞:

  • 范劍平
  • 結構調整
  • 經濟增速
  • 實質性步伐
  • 農産品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