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去年CPI同比增5.4% 專家稱警惕物價形勢出現反復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3日 08: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國家統計局12日公佈,2011年12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4.1%;2011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5 .4%。儘管自2011年7月以來,CP I漲勢持續回落,12月4 .1%的水平更是創下自2010年10月以來15個月新低,但是全年5.4%的漲幅遠超年初《政府工作報告》中設定的4%目標,持續的負利率狀態讓市場上呼籲非對稱加息的聲音再起。

  回落

  通脹壓力進一步緩解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2011年12月我國CPI同比上漲4.1%,食品價格同比上漲9.1%,拉動CPI上漲2.8個百分點左右;非食品價格上漲1.9%,拉動CPI上漲1.3個百分點左右。

  相較于之前幾個月,2011年12月CPI降幅有所趨緩。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陸志明認為,12月CPI同比增速下行放緩的主要原因是:受節假日季節性因素影響,食用價格環比上漲1.2個百分點,而非食品價格繼續下行態勢。“但從運行週期的角度來看,CPI漲幅放緩的趨勢並未改變。”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院副教授孫咏梅持同樣觀點。她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2011年12月份CPI同比上漲4.1%,連續5個月回落,表明物價回落態勢已經確立,經濟已從之前的“通脹上行、增長過熱”態勢發生轉變。當前的物價回落受以下幾個因素影響:一是我國經濟增速整體回落帶動了物價的回落。二是政府宏觀調控政策對控制物價上漲産生了明顯的效果。三是房地産投資下滑,促進了物價的下行。儘管如此,未來價格走勢也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隨著2011年12月CPI漲幅創下15個月新低,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副主任胡遲認為這使2012年宏觀調控政策的運用有了較大的迴旋餘地。

  他説,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基本沒有“出乎意料”。一方面,2011年全年CPI漲幅比上年上漲5.4%,略高於年初制定的4.0%的物價目標;另一方面,12月份CPI同比上漲4.1%,創15個月新低,CPI同比回落的態勢得到延續。物價上漲得以控制的原因首先是採取一攬子調控措施,在較短時間內穩定了食品的價格,且非食品類價格也得到有效控制。因此,雖然總體上全國CPI略高於年初目標,但在2011年國內外錯綜複雜的經濟形勢下,已經實屬不易,而且物價上漲的勢頭得到抑制為2012年的經濟運行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反彈

  今年仍將處於高位

  儘管CPI漲幅已經持續5個月回落,但是市場普遍預測2012年1月物價漲勢可能出現反復,全年也仍將處於較高水平。

  中信證券12日發佈的研究報告表示,由於今年春節在1月份,預計受此影響,1月CPI將出現小幅反彈,預計同比上漲4.3%。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賀強預計,由於2012年1月將迎來元旦、春節兩節,這時居民購買力比較旺盛,物價可能會出現反彈。

  從全年來看,儘管今年CPI漲幅有很大可能將比2011年下降,但是多方普遍認為仍將處於高位。北京大學經濟係副主任蘇劍表示,雖然現在的CPI有所回落,但通貨膨脹的壓力對於我國還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存在。當前形勢下,工資和原材料價格都在上漲。我國經濟要發展,所以勞動力需求將進一步上升,但是隨著“劉易斯”拐點臨近,新增勞動力在減少,這就造成勞動力短缺,工資上漲。同時經濟發展使得對能源、資源的需求上升,進而帶動相關價格上漲。

  “2011年12月的C P I漲幅是4.1%,依然高於市場預期。所以,2012年我國需要繼續警惕通貨膨脹,若能將CPI控制在4%左右已不容易。2012年我國將面對‘溫和’的通貨膨脹。”蘇劍對記者説。

  孫咏梅認為,總體來看,2012年物價漲幅將比2011年有所回落,通脹的壓力將繼續得到緩解。不過成本推動的價格上漲及輸入型通脹壓力將長期存在,穩定物價、去除通脹依然是一項重要的長期的艱巨的任務。

  經濟學家厲以寧認為,2012年C PI同比漲幅還可能達到或者接近5%,物價走勢是前幾個月略高,隨後逐月大體保持平穩的狀態。

熱詞:

  • CPI
  • 物價上漲
  • 利差水平
  • 物價漲幅
  • 物價走勢
  • 物價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