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去年CPI增長超預期目標 萬元定存一年虧190元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3日 06: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綜合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去年CPI同比增5.4% 超過4%的預期目標

  CPI

  2011年12月CPI同比增4.1% 創15個月新低;全年食品價格上漲11.8%,是拉動CPI 上行的主要因素。

  專家預測,展望2012年,總體來看物價漲幅將比2011年有所回落。受通脹走向降溫,今年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都將持續放鬆和更為積極。

  國家統計局昨日發佈報告,從2011年全年的情況看,我國CPI比2010年上漲5.4%,高於年初設定的4%目標。2011年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4.1%,為2010年9月以來最低水平,且為去年7月觸及6.5%的三年高點後連續第五個月回落。

  專家預測,受通脹走向降溫,今年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都將持續放鬆和積極的影響, 股市滬綜指昨天微幅收跌,預計春節前大盤將維持震蕩盤升走勢。

  分析:

  去年通脹兩頭低中間高

  高盛高華中國宏觀經濟學家宋宇昨天對本報記者表示:去年11月份之前的幾個月總體需求增速低於趨勢水平是CPI和PPI通脹率持續回落的主要原因。

  中郵證券宏觀分析師邱雲波表示,2011 年食品價格上漲11.8%,是拉動CPI 上行的主要因素。非食品中煙酒、醫療保健和居住類價格漲幅也較大(見圖表)。2011年CPI 走勢呈現兩頭低、中間高的態勢,自7 月份觸及6.5%的高點後,緊縮政策使CPI 不斷下行。預計今年通脹壓力將有所緩解,全年CPI 將回落至3.5%左右;2011 年PPI上漲了6%。

  走勢:

  節日因素本月CPI將反彈

  種種跡象顯示,1月中國的CPI增幅將再度攀升。據國家統計局分析,去年1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漲幅中的翹尾因素消失,新漲價因素為4.1個百分點。進入1 月份,農業部的農産品批發價格指數也繼續走高,而商務部公佈的食品價格擬合環比也創出了近半年以來的最高周環比漲幅,總體來看,1 月份食品價格將面臨較大的上漲壓力。

  國務院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昨天也在公開場合表示,2012年1月CPI增幅很可能會出現反彈。國海證券分析師範小陽表示:1 月份由於季節性因素和春節因素的影響,CPI 有反彈的可能,初步預計在4.2%附近。從歷史上看,1 月的環比漲幅均明顯高於12 月。但這種由於季節性和節日因素影響帶來的CPI 反彈已經在市場的預料之中,而且從明年上半年的走勢來看,CPI 回落的趨勢並沒有改變。因此,1 月CPI的擾動不會對市場造成太大的影響。

  儘管年末食品價格有所抬頭,但中國12月CPI增速仍連續第五個月回落,並創下15個月新低。通脹如預期下滑,為政策放寬預留更多空間。分析師普遍預計,接下來政策面還是以微調為主,存款準備金率下調只是時間問題,最早可能在農曆春節前。

  預測:

  政策放寬有更多空間

  摩根大通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朱海斌昨天對本報記者表示: 通脹壓力緩解的正面消息為決策者將政策重點轉移至關注增長提供更多空間。預計春節前夕,央行會將存款準備金率下調50個基點,很可能在本週內下調,以緩和季節性因素(中國新年前夕的現金需求以及1月增加的財政存款)帶來的流動性壓力。未來,貨幣政策將偏向適度寬鬆。

  瑞穗證劵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沈建光表示,今年貨幣政策料將持續放鬆,財政政策將更積極,今年是投資A股的好機會。

  專家預測

  物價漲幅將進一步回落

  “4.1%的漲幅在預料之中,物價回落態勢進一步確立。”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室主任張曉晶分析判斷,物價走勢難以背離中國經濟增速回落帶來總需求回落的大勢。專家們普遍認為,隨著中國經濟增速回落態勢的確立,物價從總體態勢看,漲幅將進一步回落。但當前價格調控仍不能掉以輕心,未來價格走勢也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2011年全年,我國CPI比上年上漲了5.4%,超出年初4%左右的調控預期目標。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認為,這説明當前我國面臨較為長期的溫和通脹的壓力,勞動力價格、資源價格等成本推動壓力將在較長時期內存在,價格調控要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

  輸入性通脹因素還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王軍分析,雖然世界經濟不景氣總體上降低了對大宗商品的需求,美元走強也有利於壓低大宗商品價格,但伊朗等地緣政治的不確定因素,使得石油價格仍然存在猛漲的可能性,中國面臨的輸入性通脹壓力充滿不確定性。

  “展望2012年,總體來看物價漲幅將比2011年有所回落。不過成本推動的價格上漲壓力將長期存在,穩定物價依然是一項重要任務。”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中心研究員蔡志洲説。

  網友算賬

  炒股不如賣舊報的收益

  昨天,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1年CPI總水平比上年上漲5.4%。這不僅僅高於年初設定的4%目標,而且吞噬了幾乎所有投資人的賺錢夢想。

  2011年,如果你將手裏的一萬元投資白銀,去除通脹因素、匯率因素後,虧損額是2040元;如果買了黃金,賬面上虧損額219元;如果投資中國上證A股,最後手裏只剩下7292元;而這些都還沒計算交易成本。如果投資者什麼也不買,把錢存一年定期,一萬元也會沒了190元。實際上,中國老百姓已經持續22個月負利率——也即一年期定存利率連續22個月低於同期CPI(俗稱物價)漲幅。

  有網友打趣稱,去年炒股不如賣報紙,年化收益率14.4%。一位網友昨天在微博上表示:“昨天我媽和我説,她年初訂了兩份報紙,共花了180元。到年底的時候這兩份報紙賣廢紙共收入206元,折合年化收益率為14.4%。這可比銀行存款利率和CPI的漲幅都高不少。估計就算炒股也不會比這個收益率更高。投資賣報紙吧!”

    【相關解讀】:

    12月CPI漲幅穩中回落 節日因素推高食品價格

     CPI穩步回落 “倒V形”曲線顯示調控成果   

    中科院預計我國今年GDP增長8.5% 或將前高後低

熱詞:

  • CPI
  • 預期目標
  • 食品價格
  • 貨幣政策
  • 財政政策
  • 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