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統計局:2011年CPI同比漲5.4% 新年不穩定因素仍在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3日 04: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國家統計局12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5.4%。其中,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4.1%,以持續5個月的回落態勢“收官”,畫出一條拋物線,但食品類價格同比漲幅擴大。

  專家認為,近期物價上漲主要由節日因素所致,今年穩定物價的壓力將明顯減小,但其中也有國際形勢不明朗、成本上升、通脹輸入壓力可能增大等一系列不穩定性因素,物價上漲壓力猶存,物價調控需建立長效機制。

12月CPI漲幅穩中回落 節日因素推高食品價格

  在去年12月份的CPI上漲因素中,食品類價格同比上漲9.1%,其中肉禽及其製品價格上漲16.6%,豬肉價格上漲21.3%,影響價格總水平上漲約0.64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9%,環比下降0.1%。

  國家統計局表示,去年1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漲幅中的翹尾因素消失,新漲價因素為4.1個百分點。

  中投顧問宏觀經濟研究員白朋鳴説,前期對CPI推動作用明顯的豬肉、水産品價格漲勢放緩,加上歐美主權債務危機影響持續,導致國際大宗貨物價格回落,而翹尾因素也逐漸減弱,國內緊縮性效應日益凸顯,因而去年12月份CPI同比漲幅繼續回落。

  雖然CPI持續回落,但近期的食品類等價格不斷上漲,引來一些民眾的擔憂。去年12月份,食品價格環比上漲1.2%,同比漲幅已由11月份的8.8%上漲至9.1%。

  據卓創資訊分析師劉麗介紹,近期生豬價格的節日效應明顯,河南以及山東等地出現較大幅度上漲。其中,山東臨沂生豬價格自元旦後以平均每天0.1元/斤的速度上漲。

  商務部數據顯示,重點監測的食用農産品價格連續9周上漲,上周(1月2日至1月8日)18種蔬菜批發價格比前一週上漲7.5%。商務部認為蔬菜價格的上漲主要受低溫雨雪天氣影響蔬菜的生長和運輸影響,肉類價格上漲主要是因為消費需求旺盛。

  山東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衛國説,近期食品類價格上升主要是因為今年春節相比往年有所提前,帶動去年12月份的價格上漲比往年同期要快。

CPI漲幅繪就一條倒“V”字形曲線

  縱觀2011年全年CPI漲幅走勢,物價總水平高位運行,6月份開始連續4個月CPI保持在同比漲幅6%以上,7月份更是達到年內“峰值”6.5%的漲幅,創下37個月以來新高,之後逐月回落,12月CPI同比漲幅4.1%,是CPI同比數據15個月以來的新低。

  從“新高”到“新低”,只用了四個月的時間,2011年物價繪就了一條倒“V”字形的曲線。而在背後,國家的調控政策付出了巨大努力,不斷收緊的流動性、大力度的財政補貼和不斷完善的生産保障制度等都對平穩物價起到重要作用。

  山東眾合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付軍説,目前公司共養殖2000頭豬,其中母豬約460頭,這兩天剛領到母豬補貼,每頭100元,共計4.5萬元,這讓他對養豬有了更足的信心。

  為有效平抑菜價,商務部去年7月份會同北京市開設了4家週末蔬菜直銷市場,組織京郊農民及專業合作組織進城售菜,直銷市場的蔬菜平均較周邊菜市場和超市低出20%至30%。之後,各地開始推廣週末菜市場,田間地頭的新鮮蔬菜直接進入更多普通社區。目前,上海、重慶、濟南等20多個城市也啟動了蔬菜直銷市場建設工作,濟南市區已設置近百個以車輛銷售形式為主的菜農週末蔬菜臨時直銷點。

  同時,各地財政資金也在大力支持“菜籃子”工程。去年山東省財政籌集資金8750萬元,啟動實施“菜籃子”産品生産扶持項目,重點佈局在距中心城市較近的優勢産區,支持建設265個水果、蔬菜、肉蛋奶及水産品標準化生産基地,切實提高“菜籃子”産品的綜合生産能力和應急供應能力。

  為支持生産,我國的農産品補貼和保障制度正在完善。國家去年出臺“棉花保護價”政策,以標準級皮棉每噸1.98萬元的最低收儲價不限量收購。“如果沒有國家收儲,今年的棉價不知道要跌到什麼程度,現在雖然每斤也只有3元多,但還是差不多能保本。”山東臨清市金郝莊鄉棉農金明海説。

  張衛國説,去年下半年我國CPI快速回落既有翹尾因素逐漸消失影響,也有各種調控措施取得積極成效,而這一系列措施將對我國的物價長期穩定起到重要用。

新年物價預期走低 但不穩定因素仍存

  專家普遍預測,今年我國物價上漲壓力將明顯降低,預計全年CPI漲幅在4%左右,但國際形勢不穩定、各國央行採取的寬鬆貨幣政策、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不斷出現的農産品價格大幅波動都將對控物價帶來不穩定因素,因此物價上漲壓力依然存在。

  尚未完結的歐洲債務危機和一些新興經濟體增速放緩使得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在去年價格普遍下跌,將大大降低最終消費品的傳導因素。中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同比增速由去年7月的7.5%回落至12月的1.7%。

  糧食乃“百價之基”。據國家糧食局初步統計,2011年全國糧食總産量達到57121萬噸,比2010年增産2473萬噸,增長4.5%。同時,糧食儲備已經超過40%,有充裕的庫存基礎,這為我國的食品價格穩定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作為上一輪CPI快速上漲的主要“推手”,生豬價格近來走勢整體明顯改觀。劉麗認為,從生豬存欄量及能繁母豬數量來看,上半年的生豬供應量還會增加,從而帶動肉價走低。整體來看,豬肉價格不會成為今年拉動CPI上漲的重要因素。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總體而言,2012年通貨膨脹不會成為宏觀經濟運行中的主要矛盾,考慮到前期對CPI推升作用明顯的豬肉等食品價格漲幅開始回落,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調,前期國內貨幣政策收緊後的滯後效應正在繼續發揮作用等因素,預計2012年CPI同比漲幅將在3%左右。

  但一些專家和機構認為,未來控物價也存在一些不穩定因素。中國銀行發佈的全球經濟金融展望季報指出,隨著歐債危機的進一步加劇和全球經濟保持低迷,全球央行開始聯手釋放流動性,以及未來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出臺還將刺激大宗商品價格出現高位震蕩格局。

  張衛國説,今年貨幣政策仍不能過度放鬆,應注重建立長效機制,特別是防止農産品價格“過山車”行情,各地區農業主管部門需要對當地的農産品種植進行合理指導,科學佈局,儘早建立市場信息公開平臺,使市場信息與種植情況形成有效對接。在應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及國內勞動力上漲方面,則需不斷調整經濟結構,不斷提高勞動生産效率,促進經濟集約化發展。

熱詞:

  • CPI
  • 漲幅
  • 卓創
  • 菜籃子
  • 食品價格